據《人民日報》報道,11月21日,河南省安陽市一企業發生火災,造成 38人死,2人傷。
同樣是河南,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洛陽也發生了一場沖天大火。
據《宋史》記載,“晉惠帝元康五年閏月庚寅,武庫火。張華疑有亂,先固守,然後救災。是以累代異寶,王莽頭,孔子履,漢高斬白蛇劍及二百萬人器械,一時蕩盡。”
西晉惠帝年間,也即公元295年十月,西晉朝廷設在洛陽的武庫突然起火,時為司空的張華懷疑有人故意縱火,故按兵不動,待火因查明後,方才組織人員全力救火。可是,由于未能及時撲救,再加之當日狂風大作,緻使武庫中存放的王莽頭、孔子鞋和劉邦斬蛇劍以及可以用來武裝二百萬人的兵器铠甲及其他武器裝備全部毀于一旦。
《宋書》作者沈約認為,這場大火,預示“冢嗣将傾,社稷将泯”——晉朝将亡。事後,當事人張華和閻纂等人也認為,正是因為這場武庫大火,而導緻氐、羌、鮮卑、匈奴等“五胡”反。
為何沈約和張華等人皆認為,這場大火導緻了晉朝的滅亡并開啟了“五胡”亂華的序幕?
我們先來盤點一下在大火中所毀的衆多寶貝。
第一件,王莽頭。王莽被司馬遷和班固定義為漢朝最大的亂臣賊子。西漢末年,也即公元8年十二月,裝孫或僞裝多年的王莽終于撕下假面具,篡漢建立新朝。新朝果然面貌一新。王莽上台伊始,即腦洞大開,大刀闊斧,改弦易轍,先後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和外交等諸多方面,全方位、全天候、無死角地推行了一系列新政,由于這些舉措過于超前或者大大超越了當時生産力發展水平,再加之地震、蝗災、幹旱、瘟疫、黃河決口等天災人禍的頻頻光顧,緻使王莽治下的新朝,短短十幾年便崩盤——山河破碎,江山闆蕩,經濟倒退,民不聊生,全國各地的農民揭竿而起,展旗推鋒,摧枯拉朽,勢不可擋。公元23年九月,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被殺,新朝滅亡。
新朝滅亡後,王莽頭顱被漆,并被取新朝而代之的東漢武庫收藏。本來,王莽是亂臣賊子,其頭顱稱不上國寶,但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後,為了“庶為鑒戒,昭示将來”,顯示武功,震懾不規,故将王莽頭顱藏于武庫。東漢滅亡後,王莽之頭又被取東漢而代之的曹魏政權當成了寶貝收藏。曹魏滅亡後,王莽之頭又落入西晉武庫。至此,已近三百年。一件傳世三百年的物件,哪怕是一雙臭不可聞的襪子也會成為文物珍寶。于是,王莽的頭顱也便順理成章地成了國寶。
第二件,孔子履。即孔子穿過的鞋子。據司馬遷所著《史記》記載,孔子“海拔”有一米九有餘,這在當時甚至現在看來,絕對是個無可争議的長人巨人。由此可以推測孔子的一雙腳和腳上所穿的鞋子也絕對十分的可觀,因此,收藏這樣一雙鞋子,其在美學、考古和文物上的價值自然不容多言。再加之這雙鞋子還承載着多重的文化内涵。
史載:孔子被魯定公罷免相位後,便穿着這雙大如小船般的鞋子,帶着十幾個弟子周遊列國,修仁行義,傳禮布教,推銷求職,長達十四年。孔子去世後,除了留下數百卷書籍、一輛又破又舊的馬車和一雙較為完整的鞋子外,别無長物。西漢武帝年間,漢武帝接受了彼時的大儒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了表示對孔子的尊崇和懷念,漢武帝下令尋找孔子的遺物。此時離孔子去世已達三百餘年,孔子的後人找來找去,找到這雙孔子曾經穿過的鞋子,送到了長安,遂被漢武帝奉作國寶,藏于武庫。此後,代代相傳,先後曆經西漢、新朝、東漢、三國,傳到西晉時,這雙鞋子已傳世達六百餘年。
第三件,高祖斬蛇劍,這件寶貝據稱是漢高祖劉邦使用過的佩劍。相傳一次酒後,劉邦在返家的途中,路遇一條五尺多長的白蛇卧于路中,劉邦一時無法通過,遂借酒壯膽,拔出佩劍,一劍将白蛇斬為兩段。第二天,當劉邦村人路經此地時,發現一年過七十的老妪守在白蛇旁哭哭啼啼,并口口聲聲:“向者赤帝子過,殺之。”劉邦村人懷疑老婦欲借蛇碰瓷,伸手就打,可是,轉瞬間,老妪竟倏忽不見。
村人回村後,将此事告訴了家人,又經三傳兩傳傳到劉邦耳中,自此之後,劉邦便認天将降大任于己,于是,便趁陳勝、吳廣起義之機,招呼自己一衆小夥伴,拉出一支隊伍,仗劍走天下,并最終推翻了暴秦,挫敗了項羽,建立漢朝。此劍不僅給劉邦帶來了好運,也助力劉邦“革命”成功。因此,建國後,這把頗具現實和象征意義的佩劍,搖身一變成了寶貝,成為了一件不可多得的神物聖物,并被鄭重地收藏在大漢的武庫中,後來這把寶劍便如傳國玉玺一樣,成為天賦神授的見證和政權正宗的象征,而為曆朝曆代統治者所珍視和珍藏,傳到西晉時,這把寶劍已面世了五百餘年。
這第四件,其實不是一件,而是二百萬件或二百萬套。即可以滿足二百萬人同時使用的武器裝備,它不僅包括刀槍劍戟,弓箭弩矢,也包括盾牌盔甲、攻防器具,如飛樓沖車,等重武器,甚至還包括諸葛孔明發明的木牛流馬、孔明燈、筒袖铠帽等等若幹力器神器。這些器械裝備當然不是晉朝所獨自置辦,而是自漢代以來,曆朝曆代一代一代置辦和積攢下來的家底和家當,其價值和重要性要遠遠大于以上三件寶貝,其對晉朝乃至以後中原王朝的繁榮昌盛和興衰成敗皆有着難以估量的作用和意義,可就是這樣一些不可多得且價值連城的寶貝卻在這場大火中被燒得一幹二淨。正是基于此,所以沈約和張華等人便認為,晉朝将亡,“五胡”将反。
後來的事實也證實了沈約和張華等人預言的正确性。在西晉朝之前,特别是自西漢中後期,直到東漢及後來的曹魏,甚至包括王莽的新朝,中原王朝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軍事上,皆對以“五胡”為代表的異族部落或政權保持着絕對的優勢,落實到戰場上,基本上是碾壓或吊打對方,或者勝多敗少。
即便是三國時,魏蜀吳三個小一号的國家,在與“五胡”等異族政權的交戰中也保持着全勝的記錄。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官渡之戰後的第七年,挾戰勝袁紹之餘威,親率大軍北伐烏桓,一戰而勝,統一北方。
建興三年(225年)春,在劉備托孤後的第二年,諸葛亮親率大軍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獲等民族分裂勢力。蜀軍長途奔襲,縱橫馳騁,短短三個月,就先後打敗雍闿軍,七擒七縱孟獲。與魏、蜀同時代的東吳也在這期間先後數十次修理收拾過頻頻作亂的山越等分裂勢力,并将其打得七零八落,落花流水。正是基于這一系列的勝利,才使得中原王朝在“五胡”或一衆異族面前,始終保持着一副神聖不可侵犯的高大形象。
反觀“五胡”等一衆部落首領或政權,也在心理和行動上,對中原王朝始終保持着一種敬畏之心,不僅不敢輕易言戰,或觊觎中原,且甘願俯首稱臣,哪怕千裡萬裡,也要送質取信,貢獻示好,接封受号。正如《宋書》的作者沈約所言:“魏代分離,(“五胡”)種落遷散,數十年間,外郡無風塵之警,邊城早開晚閉,胡馬不敢南臨。”
這種一邊倒的大好态勢和局面一直延續至西晉前期。西晉建國後,當時的北方、西方、南方,甚至東方的倭奴等異族政權或國家,皆紛紛向西晉遣使納貢,俯首稱臣,接受封号。可是,在西晉第一個皇帝司馬炎去世後,局勢發生了逆轉,由于晉朝内卷内讧,也即由于賈南風的幹政亂政和随之而來的“八王之亂”以及地震、幹旱、内澇和蝗災的頻頻光顧,人禍天災,導緻晉朝的國力呈斷崖式下降,軍事力量大大削弱,社會和民族矛盾嚴重激化。
恰在此時,公元295年又來了一場莫名其妙的大火,将武庫中的軍火和軍事裝備燒得一幹二淨。被壓抑了若幹年的匈奴、鮮卑、羯、羌、氐等為代表的一衆胡人貴族首領,瞅準了晉室的命門軟肋,看到了入主中原的機會,并肆無忌憚、放心大膽、明火執仗地對西晉動刀動槍。
“至于晉始…元康以後,風雅凋喪,五胡遞襲,翦覆諸華。及涉珪以鐵馬長驅,席卷趙魏,負其衆力,遂與上國争衡矣。”
大火後的第九年,也即公元304年農曆十月,氐族領袖李雄首先發難,占領成都,自稱“成都王”,史稱成漢。當年十一月匈奴貴族劉淵起兵離石,立國稱帝,史稱前趙,後來,羯族出身的石勒、氐族出身的苻堅等等一個個部落首領先後粉墨登場,輪番上陣,全部将槍口對準了西晉,蠶食土地,驅趕百姓,擄掠财物,立國稱帝。在這期間,西晉軍幾乎被“五胡”碾壓吊打。無奈中,西晉大量世族與百姓紛紛南渡。公元316年西晉滅亡。次年,皇族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史稱東晉。
五胡亂華三百年的序幕也就此拉開,直至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方使中國結束了近三百年動亂和分裂的局面。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叢中笑
參考文獻: 房玄齡《晉書》、沈約《宋書》、司馬光《資治通鑒》、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