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是臨床常見的非特異性症狀,包括眩暈、頭昏、失衡及頭重腳輕感。
頭暈的主要表現有頭昏眼花、頭脹、頭重腳輕、天旋地轉感,可伴有乏力、惡心、嘔吐、耳鳴、失眠、情緒不穩等症狀。
眩暈
自身或周圍環境物體旋轉或搖動的一種主觀感覺障礙,主要表現為視物旋轉或自身旋轉感,多伴有惡心,嚴重時可有嘔吐、出虛汗、血壓升高等症狀。可見于梅尼爾病、前庭病變、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耳石症)、前庭性偏頭痛、腦幹病變等疾病。
暈厥前狀态
表現暈厥前發生的頭昏沉、眼前發黑、胸悶、心悸、乏力等症狀,多由心血管事件引起,包括低血壓、貧血、低血容量、低血糖、嚴重心律失常等。
失衡
指活動中有站立不穩或運動不穩的症狀,多見于帕金森病、共濟失調症、周圍神經病等。
頭重腳輕感
指陣發性或持續性的頭昏頭沉、大腦不清晰感,可有頭脹、頭部發緊感。常見病因為高血壓、精神因素、藥物不良反應。多見于過度勞累、睡眠不足,但充分休息後,可緩解。
根據發病原因,頭暈主要分為前庭系統疾病性頭暈和非前庭系統疾病性頭暈。
前庭系統疾病性頭暈
周圍性前庭系統疾病性頭暈:由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經顱外段之間的病變所引起。主要見于梅尼爾病、迷路炎、前庭神經元炎、藥物中毒、位置性眩暈、暈動病。
中樞性前庭系統疾病性頭暈:由前庭神經顱内段、前庭神經核及其纖維聯系、小腦、大腦等病變引起。主要有顱内血管性病變和顱内占位性病變,也可見于偏頭痛性頭暈、癫痫性頭暈、頸性頭暈、外傷後頭暈。
非前庭系統疾病性頭暈
主要是指精神疾患或其他疾患相關性頭暈,主要表現為自身不穩感,常伴有頭腦不清晰感。
精神疾患
精神疾患患者,常出現入睡困難、易激惹等焦慮症狀,易早醒、易疲勞、興趣下降等抑郁表現,心悸、納差、疼痛等軀體症狀表現,可伴有多汗、畏寒等表現,有時甚至表現為擔心平衡障礙的恐怖感。
其他疾患
其它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白血病、貧血等),内分泌疾病(如低血糖、甲狀腺功能低下或亢進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低血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眼源性(眼肌麻痹、眼球陣攣、青光眼等),中毒性疾病(如急性發熱性感染、尿毒症、重症肝炎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