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書主要分為大篆和小篆。小篆非常明确,它是秦始皇兼并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政策後的統一規範文字,因此又名“秦篆”。秦丞相李斯所制《峄山碑》為小篆開山之作,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大篆有兩種含義,一類是小篆之前的文字統統歸入到大篆裡,比如:甲骨文、玺文、金文、籀文等。另一類特指籀文,因其着錄周宣王時代的《史籀篇》而得名。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大篆真迹,就是深藏于故宮博物院内的“石鼓文”最為知名。
從甲骨文到籀文,其間演變較大,風格非常多樣,因此我們建議篆書的學習從嚴謹規範的小篆入手,上可承大篆,下可啟隸、草、真、行,這樣上下貫通的書體定位,才能為我們的書法練習奠定較強的包容和拓展空間。
吳大澂小篆《540說文部首》
學習小篆,識篆是道門檻。因此我們首選《說文部首》來進行入門練習,一方面熟悉和掌握小篆筆畫基本功,另一方面也為識篆提供了專門的教材。《說文部首》有不少名家的作品,我們在本系列文章中将以清末吳大澂的範體給大家進行講解和分析,吳大澂是清末一位著名的考古專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其作品嚴謹規範,用筆精煉淳厚,作為小篆入門教材,不失為明智之選。
我們先看《說文部首》開篇的四個字:一、上、示、三。
這幾個字很明顯都由直畫構成,直畫的三種形态也都有呈現,他們分别是:橫畫、豎畫、斜畫。無論何種線條,無非都由“起、行、收”三個部分構成:
一、橫畫:
逆鋒起筆,逆鋒起筆的目的有兩個:(一)藏鋒,保持小篆線條的“圓起”風格,使之起筆圓潤,中鋒立起;(二)蓄力,逆鋒動作猶如回收出拳,為下一步行筆做好充分準備。正常情況下橫畫向右行筆,因此逆鋒起筆為欲右先左。
起筆立鋒後,鋪毫保持中鋒行筆,不急不緩,自始至終穩定行至末端。行筆時鋪毫盡量不要超過筆毫的一半,一般筆毫按壓到二分筆位置較為合适,壓得過低,筆毫失去彈性,線條則失去活力,提得過高,初學者難以控筆。
橫畫的書寫(動圖)
行筆要做到筆毫抵紙,如同摁壓水中浮球,要始終保持對它的控制力,也有人比喻掃地澀行,道理如出一轍。
當行筆至末端,輕駐(不是頓筆),緩緩提筆聚鋒收起,讓末端呈現自然的圓形,也可以輕駐後作适當的回鋒,兩種形式都可練習。但回鋒收筆切忌動作過猛,更不可為了收圓而進行描畫。
二、豎畫、斜畫:
豎畫的起、行、收和橫畫的方式完全一樣,隻産生了方向上的改變,而行筆的方向有别。
豎畫的書寫(動圖)
斜畫的書寫(動圖)
因此針對各種直畫,還可以進行針對性的八面出鋒練習,具體方式見下圖,從中心起筆:
直畫,是小篆線條入門最基本的練習手段,看似簡單,但因為很多人是第一次接觸,因此交作業時難免問題最多,從我們小篆班同學的作業當中可以見到以下這些典型問題,供大家分析:
學員初學作業問題
圖A的問題在于起筆不自然,過分追求起筆的形态而導緻過猶不及,因此形成一個墨團。
圖B的收筆形成出鋒,沒有做到厚重的圓收效果,在小篆中顯得格格不入。
圖C的幾處收筆沒有很好的完善,形成挫筆的突然斷裂,這樣的練習就沒到位。
書社學習
書法學習,欲速則不達,因此從零開始學習,找到正确的練習方法非常重要,也才是最有效率的手段。借此開篇,希望和喜歡小篆的書友共同分享這系列的内容,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這裡是習之堂,希望能夠得到大家更多的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