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糖尿病能不能吃無糖

糖尿病能不能吃無糖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06 11:00:47

糖尿病能不能吃無糖?2019-11-16 10:39 李潔 糖尿病真的是吃糖多吃出來的?糖表示“不想再背鍋”做做家務就能代替運動了?遠遠達不到效果糖尿病人不能喝粥嗎?掌握技巧粥可以照喝……11月14日是第13個“聯合國糖尿病日”,在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舉辦的主題宣傳活動上,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内分泌科郭啟煜主任醫師就人們生活中常見的糖尿病防治誤區進行了披露看看這些平日被不少人奉為“科學”的健康謠言,有幾個把你給忽悠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糖尿病能不能吃無糖?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糖尿病能不能吃無糖(做家務等于做運動)1

糖尿病能不能吃無糖

2019-11-16 10:39 李潔

糖尿病真的是吃糖多吃出來的?糖表示“不想再背鍋”。做做家務就能代替運動了?遠遠達不到效果。糖尿病人不能喝粥嗎?掌握技巧粥可以照喝……11月14日是第13個“聯合國糖尿病日”,在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舉辦的主題宣傳活動上,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内分泌科郭啟煜主任醫師就人們生活中常見的糖尿病防治誤區進行了披露。看看這些平日被不少人奉為“科學”的健康謠言,有幾個把你給忽悠了。

謠言1糖尿病一定會遺傳

不一定!遺傳因素隻是裝上了“火藥”,是環境因素扣動了“扳機”。郭啟煜主任介紹,糖尿病确實有遺傳因素,父母有糖尿病,其子女發生糖尿病的風險顯著升高,屬于高危人群。但是,遺傳因素的貢獻是有限的,起決定作用的主要是後天的環境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首當其沖!因此,有遺傳易感性不可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遠離糖尿病。

謠言2少吃糖一定不得糖尿病

錯!糖不應再為糖尿病“背鍋”。郭啟煜主任介紹,糖尿病與吃糖并無直接關系,多吃糖未必得糖尿病,少吃糖未必不得。糖尿病的發病與遺傳因素、飲食不當、缺乏運動、肥胖、吸煙、酗酒等因素有關。如果胰島功能好,攝入再多糖也可以有效利用,血糖也不會升高。反之,若因多種原因導緻胰島功能異常,則少吃甚至不吃糖,也會有糖尿病的發生。

謠言3胖子才得糖尿病

那可不一定!糖尿病更“青睐”胖人,但對瘦子也絕不“嫌棄”。郭啟煜主任坦言,與瘦人相比,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幾率确實要更大一些。尤其是腹型肥胖者,腰帶越長,其離糖尿病的距離就越近。但這并不等同于隻有肥胖者才患糖尿病。如果瘦子有其他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也一樣可能患糖尿病。患糖尿病的瘦子可不在少數。

謠言4兒童糖尿病都是1型糖尿病

錯!過去,兒童糖尿病多為1型。但近年患2型糖尿病的兒童有明顯增多的趨勢。兒童患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可能與遺傳、肥胖、常進食高熱量、高脂肪的快餐食品和大量含糖飲料及活動少而喜歡長時間靜坐看電視、玩遊戲等因素有關。郭啟煜提醒公衆,預防糖尿病,應從娃娃抓起,從小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終身獲益。

謠言5飲食控制=饑餓療法

錯了!專家提醒,血糖達标不是餓出來的,控制飲食謹防矯枉過正。科學的飲食控制,強調既要控制好疾病,同時享受生活的樂趣。控制飲食并非是要忍饑挨餓,而是在保證糖友基本生理需要前提下,合理控制飲食的總熱量。

如果長期進食太少,攝入熱量無法滿足機體代謝需要,就會導緻身體消瘦、營養不良,甚至免疫力下降,反而有害健康。進食太少還容易發生低血糖,進而導緻血糖波動幅度增大,危害更大。

謠言6得了糖尿病與甜食、水果“絕緣”

肯定不是!糖尿病患者在合理控制總熱量和均衡營養前提下,沒有任何一種食物絕對禁忌。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況下,隻要合理控制好總熱量,這些還是可以适度攝取的。但切記千萬不要吃多哦!可作為加餐,放在兩次正餐之間食用。

郭啟煜主任建議“糖友”們,可優選升糖指數較低(GI<55)的水果,如蘋果、梨、櫻桃、草莓、哈密瓜、桃等。

謠言7糖尿病人不能喝粥

錯!郭啟煜主任表示,“喝粥不是問題,問題是怎麼喝。”糖尿病患者當然可以喝粥,但需掌握一些技巧。喝粥确實影響血糖,但相對短暫。喝粥後,血糖升高速度快,但下降的速度也快。

喝粥技巧:少喝純大米粥;煮粥時加一些豆類或雜糧;别煮時間太長;放涼再喝;搭配蛋白類和蔬菜類食材一起食用;先吃菜再喝粥;限量喝粥,放慢進食速度慢慢喝,通過血糖監測了解血糖變化;這裡需要提醒的是,血糖居高不下或波動幅度較大時,謹慎喝粥。

謠言8“無糖食品”可以随意吃

不可以!有糖無糖是相對的,不要被表面的名稱或概念所迷惑。無糖食品雖然在生産中沒有添加蔗糖,但食品本身依然含有大量澱粉,會在體内轉化為葡萄糖。無糖食品不可能起到降血糖的作用,糖尿病人如果吃多了血糖同樣會升高。無糖食品可以吃,但不可以多吃。

謠言9喝酒降低血糖可以長期喝酒

當然不可以!郭啟煜主任介紹,某些患者少量飲酒後确實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這并不能成為可以長期喝酒的理由。酒精與2型糖尿病的發生存在一定的關聯,長期過量飲酒顯著增加患糖尿病風險。同時,糖尿病患者過量飲酒,會增加其發生心腦血管疾病、脂肪肝、肝硬化、胰腺疾病、胃腸疾病、認知功能障礙和老年癡呆等的風險。

此外,糖尿病人飲酒會可導緻低血糖,尤其當空腹飲酒時。特别是使用胰島素或胰島素促泌劑治療者。低血糖危害更大,甚至會危及生命。專家建議,糖尿病患者最好忌酒,若無法做到,一定少飲。

謠言10做家務就是運動

這個觀點不确切。做家務确實也是一種運動,但又不完全等同于運動。做家務相對單調,動作重複,易疲乏,耗能有限,所以,絕不能以家務代替運動。

郭啟煜介紹,運動講究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頻度和運動方式。運動強度要達到靶心率,運動時間以達到靶心率20-30分鐘為佳。此外,運動頻度以每周運動3-4次最适宜,一旦運動間歇超過3天,則運動鍛煉的效果及累積作用就會減少。

謠言11沒有症狀不必監測血糖

錯!沒有症狀也必須定期監測血糖!沒有症狀不代表沒有高血糖。不能根據自己的主觀感受來決定是否監測血糖。積極監測血糖,才能更有效地控制好血糖,才能遠離并發症。

謠言12單靠保健品就可治糖尿病

有的保健品可能确有一定的輔助降血糖的作用,但并不能作為糖尿病治療的主要手段,降血糖還是要依賴正規的降糖藥物。糖尿病最有效的治療還是“五駕馬車”,即營養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健康教育和血糖監測,這是糖尿病的五項綜合治療措施。保健品不在此列。

謠言13血糖高無症狀可不吃藥

大錯特錯!無症狀不代表沒問題。如果血糖控制不達标,即使沒有症狀,也需要進行藥物治療。高血糖,不管有沒有症狀,都會促進并發症的發生和發展。

糖尿病的危害就在于并發症。高血糖的危害是全方位的,幾乎沒有死角。糖尿病治療主要目的在于預防并發症,而非緩解症狀,即使症狀緩解,仍需治療。

謠言14血糖降下來就能自行停藥

當然不是!除少數患者外,絕大多數患者血糖降下來後,仍需堅持藥物治療。自己擅自停藥,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動與反彈,這樣反而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郭啟煜主任提醒“糖友”,能否停藥必須去醫院就診,聽取醫生的建議,由醫生根據具體病情進行決策。即使醫生同意停藥,也仍需注意控制飲食和運動,同時密切監測血糖的變化。

謠言15二甲雙胍具有肝腎毒性

錯!廣泛流傳的謠言,也依然是謠言。郭啟煜主任介紹,二甲雙胍是一種經典降糖藥物,曆史悠久,久經考驗,價廉易得,應用非常廣泛。二甲雙胍确實是經過肝腎代謝,但并不損傷肝腎,隻要肝腎功能正常,就可以正常使用,一般不會導緻肝腎功能異常。

但是,必須提醒的是,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謠言16胰島素具有成瘾性

純屬無稽之談!胰島素是一種由人體胰島β細胞的生理性激素,是人體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糖尿病高血糖的主要原因在于體内胰島素的絕對缺乏或相對缺乏。胰島素治療就是補足體内缺乏的胰島素,屬于補充治療,或替代治療。有些患者長期接受胰島素治療,是因為病情的需要和胰島功能的顯著下降。胰島素是最強的降糖藥物,糖尿病治療最有效的武器,應及時啟動。

謠言17糖尿病嚴重了才打胰島素

錯!胰島素并非是糖尿病嚴重後才用。而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應用。及時啟動,及時強化。

其中,1型糖尿病,一經診斷,即應啟動胰島素治療,而且往往需要終身接受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藥治療基礎上,若血糖仍未達标,即可啟動胰島素治療。

此外,新發病2型糖尿病患者如有明顯的高血糖症狀、發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可首選胰島素治療。

新診斷糖尿病患者分型困難,與1型糖尿病難以鑒别時,可首選胰島素治療。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症狀得到顯著緩解、确定分型後再根據分型和具體病情制定後續的治療方案。

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出現無明顯誘因的體重顯著下降時,應該盡早使用胰島素治療。當口服降糖藥效果不佳或存在口服藥使用禁忌時,也需使用胰島素。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妊娠、圍手術期等,也需要選擇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謠言18得了糖尿病就活不長

不一定!郭啟煜主任介紹,“糖友”的壽命,取決于糖尿病的控制情況。如果長期控制不佳,會導緻各種急慢性并發症,成為緻殘緻死的重要原因。但若控制得當,糖尿病人照樣可以健康長壽。

患了糖尿病不用害怕,隻要肯努力,積極控制好糖尿病,長壽不成問題。

文/本報記者李潔

健康人群40

最好每年測血糖

近日,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舉辦聯合國糖尿病日主題宣傳活動,并發布了《全家動員糖尿病防治倡議》,呼籲公衆“全家總動員”,以家庭和個人健康為中心進行健康管理,重點關注健康生活方式和血糖定期檢測,提倡知曉個人及家庭成員血糖水平。

“三多一少”糖尿病典型症狀要留心

随着人口老齡化和生活方式的變化,糖尿病已成為一種常見疾病。調查顯示,我國18歲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從2002年的4.2%迅速上升至2012年的9.7%。據估算,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超過9700萬,糖尿病前期人群約1.5億。

糖尿病看似“溫和”,可别小瞧它的危害。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質代謝異常。長期高血糖還可引起多種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腎、神經損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導緻殘疾或者過早死亡。糖尿病的并發症也不可小觑,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等等。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為特征的代謝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出現糖尿病典型症狀并符合以下任何一個條件的人,此外,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負荷2小時血糖≥11.1mmol/L,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防“糖”有妙招“動”“吃”兩平衡

糖尿病有時來得悄無聲息,不過也并非無迹可尋。會上發布的糖尿病防治倡議書中提出,家庭成員中如有:超重與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兒(出生體重≥4kg)生育史等,為糖尿病高危人群,應提醒家人及早預防。

“倡議”提出,健康人群從40歲開始每年檢測一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議每半年檢測一次空腹血糖或餐後兩小時血糖。

據了解,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使超重肥胖者體重指數達到或接近24,或體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發生糖尿病的風險下降35%-58%。

因此,“倡議”中建議在家庭日常飲食中,養成防“糖”好習慣。比如控制總熱量,保持“收支”平衡;均衡營養,掌握粗細搭配;合理安排食物重量,定時定量進餐;少食多餐,一日3-6餐;高膳食纖維飲食,幫助減肥和通便;飲食清淡,低脂少油,少糖少鹽;限制飲酒,堅決戒煙。

同時,将運動融入工作和生活。比如老年人在家避免久坐電視前,适量增加室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工作時避免久坐不動;每周至少有五天,每天半小時以上的中等量運動。

文/本報記者李潔

責編:李青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