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7月24日至25日暴雨大雨中心區域已确認,大暑節氣天氣偏冷?看老祖宗留下的農村諺語咋說的?
今天是7月24日,大暑節氣的第2天,我國有大面積的雨水。大暑節氣本應該是一年最炎熱的一個節氣,開啟了上蒸下煮的天氣模式,屬于桑拿天氣。可雨水偏多使得氣溫有所下降,局部地區大風降溫較為嚴重,比往年的大暑節氣要偏涼。
從昨天進入了大暑節氣,我們這裡下了兩天的雨,天氣非常的涼爽。似乎有秋天的感覺,出門還需要穿上厚衣服,雨水打在臉上,風一刮涼飕飕的。似乎不是進入了三伏天的節氣,這主要是降雨多造成的,因為雨水會帶走大量的熱量。
根據中央氣象台預計,7月24日~25日,新疆沿天山、黑龍江南部和東部、吉林、遼甯北部、内蒙古中東部和東北部、甘肅東部、山西西部、河北北部、北京、河南、湖北、安徽南部、四川東部、雲南中西部、西藏南部等和東南部等地區有小到中雨。
暴雨、大雨的中心主要集中在吉林東部、河南南部、雲南西部等地區有大到暴雨。強降雨過程中伴有雷暴大風降溫,等強對流天氣發生,局部地區會造成洪澇災害。
最近兩天雨勢漸漸增強,北方和我國西南地區的雨水較多,南方氣溫偏高,進入了桑拿天氣。但總體上來說進入了大暑節氣,也進入了三伏天,氣溫相比往年要偏冷許多,主要是雨水較多的原因形成的。
今年大暑天是否偏冷?看農村諺語是咋說的?
“大暑時節天亦涼,立秋之前要穿棉”
大暑是我國二十四節氣的第12個節氣,也是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到來意味着炎熱至極,桑拿天氣開啟,雷暴天氣增多,空氣濕度大,水分蒸發快。
立秋是大暑後緊随的節氣,也是秋季的第1個節氣。立秋并不代表着天氣涼爽,但是早晚的溫度差較大,早晚的氣溫相對低一些。尤其是出現立秋以後的秋老虎天氣,那是非常悶熱的。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說,大暑節氣天氣比較涼爽,預示着立秋以後要穿棉衣取暖。大暑節氣變得涼爽,主要是因為陰雨連綿的天氣較多,烏雲遮住了太陽,太陽輻射的熱量被雲層吸收,地面的雨水蒸發,帶走了空氣中大量的熱量才出現了這種天氣涼爽的情況。
今年三伏天共計40天的時間,立秋是8月7日到7月22日,三伏天結束的時間是8月24日。所以今年是秋包伏,“秋包伏,熱死狗”,今年大暑節氣應該炎熱,目前隻是陰雨連綿的天氣,影響了天氣狀況,使得氣溫有所下降。
綜上所述,7月24~25日兩天的時間裡,我國東北、西南地區又形成新一輪的降雨,大暑節氣變得涼爽。随後雨勢将向東向南推移,在我國形成大面積的降雨過程。随着雨勢不斷的擴大,未來3天南方的高溫天氣即将結束,又迎來了陰雨連連的天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