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這個成語,你一定聽過,講的是在呂不韋的權力鼎盛時期,招納三千門客著成《呂氏春秋》一書,并發表告示說如果能增改一字賜千金。“一字千金”由此演變成了一個用來形容文章不可修改、價值很高的成語。
古有“一字千金”,現代有“一字十萬”。中國文字博物館幾年前曾發布一篇名為《關于征集評選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的獎勵公告》的文章。當中提到,如果破譯一個全新未知的甲骨文,可獲得單字10萬的獎勵,如果糾正一個争議很大的甲骨文,可獲得單字5萬的獎勵。這個消息在當年引起轟動,不少朋友開玩笑說:“我去破譯十個八個的,就發财了。”
那麼問題來啦,學習中國字多年的你,多多少少對甲骨文也有了些了解,快看看下面這幾個甲骨文分别是什麼?(文末揭曉答案)
這些已經破譯的甲骨文,記起來尚且困難,更别說破譯新的甲骨文了。自從中國文字博物館将消息發出來,迄今為止,隻有兩個人收獲了獎金。要破譯一個甲骨文,到底有多難?
難點一:古人生活與我們不同
甲骨文,一種十分古老的文字,最早的甲骨文出土于我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經過鑒定,這是商朝時期的文化産物,距今已有3600多年曆史了。
甲骨文其實是商朝時期的占蔔記錄,古人對于占蔔一事十分敬畏。大到國家命運,小到孩子出生,都要占蔔過才行。甲骨文與古人生活息息相關,要破譯甲骨文,就要了解他們的生活,但商朝距今年代久遠,古人與我們的生活方式大相徑庭,要帶入古人的生活方式理解甲骨文确實很難。
難點二:有些文字消失了
我國文字經曆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之後才有我們現在使用的簡體字以及港澳台地區仍然沿用的繁體字。這些文字經過幾千年的演變,有的丢失,有的淘汰。
甲骨文中的字,哪些是如今有的,哪些已經消失,都需要經過反複驗證。
難點三:辨認單字缺少參考系統
甲骨文,其實是一套成熟的文字體系,可我們得到的很多資料,都已經殘缺。因此我們缺少可參考的成熟文字語言支持系統。
比如我們在讀文言文的時候,有的字或許不能理解它的意思,可是隻要上下文聯系起來,也不難猜出來。但我們并沒有成篇的甲骨文文章,能讓我們将單字還原到裡面。
難點四:未突破發音關
有專家認為,古人在創造甲骨文的時候,也是通過“形、音、意”三者得來的,也就是說,甲骨文除了文字本身的存在,還應該有它自己的發音。我們現在的很多文字,都還存在兩種,甚至多種讀音的情況,那麼甲骨文說不定也有。如果破譯了一個字的形,卻無法破譯它的音,就不能算是真正破譯到位了。
難點五:一字多義
我們在讀文言文的時候,會發現裡面有很多“之乎者也”,其中有的是代詞,有的是助詞,有的是主謂之間。那麼在甲骨文中,是不是一個字就隻有一個意思呢?這點需要研究。
還有我們每個人寫字都不盡相同,古人在寫甲骨文的時候,也會有筆法不同的情況。那麼甲骨文的一個筆畫或長或短,是代表其書寫的人不同,還是代表其字意就不同了呢?
當然,除此之外破譯甲骨文還需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隻有反複的驗證成功,才能取信于衆。
揭曉答案
從左至右依次為鼠、牛、虎、兔、龍、蛇,是不是和我們印象中的象形文字有些不同呢,這可能就是3600多年前,我們祖先眼裡的世界吧。
一起來看看
現有已經破譯的甲骨文
你能認識多少?
你還認識哪些甲骨文?
留言告訴我們
如果喜歡甲骨文系列内容歡迎點贊收藏,
下期我們繼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