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在《列子臆說》一書中講到了一個“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故事。這個故事很有代表性,能反映出很多問題,該故事在莊子裡面也有講到過,寓意非常深刻,不知道你能聽出一些什麼,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過去的宋國有一個狙公,也就是一個喜歡養猴子的老頭。他養了非常多的猿猴。因為時間長了,慢慢地,老頭和這個猿猴的心靈相通了。也就是說他可以通曉動物的語言,能夠明白動物的手勢或者是它的叫聲,所表達的是一個什麼意思。同樣的,這些猿猴也能聽懂老頭所說的話。雖然這個人家裡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富裕,但是他還是把自己全家人的生活飲食都節省下來,喂養這一群猴子。
猴子很能吃,這個老頭自然知道,如果照這樣下去,肯定是不會長久的,自己就會越吃越窮,終于有一天,自己一定會供養不起的。于是,老人就想把猴子的糧食限制一下。但是又怕限制了之後,這些猴子不滿意。于是這個老頭就去跟猴子商量。他先說道:“與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說我每天早上給你們三個芋頭,晚上給你們四個,這樣夠不夠?
結果他的話音剛落,猴子們就咬牙咧嘴的發脾氣了,表示的就是不行,不夠。接着,老頭就再說了一句話:“與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他說你們不要吵,那每天早上給你們四個芋頭,晚上給你們三個,夠不夠?沒想到,此話一出,衆多猴子紛紛點頭,示意這樣就夠了。
其實這個老人很有智慧,他隻是故意地玩了一下文字遊戲,就讓猴子們上套了。總數還是七個,隻是調換了一下順序而已,為什麼朝三暮四,猴子們都不滿意,而朝四暮三,猴子們就很歡喜。也許是因為猴子們白天要活蹦亂跳,消耗的體力比較多,早上起來自然要多吃一點才夠,而晚上是休息,少吃一個也無所謂了。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同樣是一回事,改換一下說話的語氣和方式,或者調換一下順序,結果就大不一樣了。其實不僅是猴子如此,這個心理放在我們人身上也同樣是如此。不會說話的人,就算是一件好事,也被他說得一無是處,而會說話的人,就算事情本身不咋地,也能被他形容的繪聲繪色,效果卻出奇的好。
可見,說話的技巧和重要性非同一般,然而這隻是一種外相上的“術”而已,最根本的,我們要從這個故事中領會做人做事的智慧,南懷瑾大師就提到,群衆都是盲目從衆的,如果你講一個觀點,說這是古書裡面的,他也許就不聽了,因為他可能覺得過時,不中用等等,但是如果你中間給他夾個什麼英文,法文,帶點什麼科學理論,他就認為這個很先進,很了不起了,他就信了。
所以,人是很可憐的,但是又沒有辦法,必須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腳步不可,這樣才能根據衆生的根器去做出相應的引導。孔子說因材施教,對于不同的人就要用不同的方法,沒有千篇一律的标準。因此,絕對不可頑固不化,我隻用我的那一套,聽不聽,信不信随你,那是肯定行不通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