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請點擊關注【鄉村關中】, 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精彩。
進入冬季了,天氣日益變冷,現在北方農民家家戶戶都在燒炕,特别是每天傍晚時分,燒炕産生的濃煙瞬間就彌漫村莊上空。可是,北方農民似乎一輩子都離不開熱炕,這不有句俗語說得好,“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這就是北方農民一輩子享有的天倫之樂!
的确,炕不僅是北方農民的休息場所,也是生活民俗的重要傳統。過去農耕時代,農民渴望“老婆孩子熱炕頭”小富即安的生活。如今,經濟富裕,冬季熱炕頭仍是農民生活當中不可小觑的重要生活方式。這個美美的滋味,城裡人無法體會得到。
冬天到,生爐子,燒熱炕,取暖暖。農民喜歡睡熱炕,中老年農民都會“盤炕”。東北農民蓋房子,房間空間足夠大,通常把鍋竈與土炕連通,形成“一間屋子半間炕”的布局。農家一日三餐燒火做飯時,同時,炕也都燒熱了,這一舉兩得,做飯燒炕兩不誤,實用,方便。這種生活方式,并沒因為農民經濟富裕、生活質量提高而被打破,現在依然大道其行。
可是,現在農民“盤炕”的材料不一樣了。過去農民用“麥草泥”打炕坯“盤炕”,這是名副其實的“土炕”。如今,建築材料增多,農民愛幹淨衛生,大多用水泥炕闆盤炕,方便,牢固,不易塌坑,且水泥炕闆薄,導熱性能好,廣泛采用。實際上,水泥炕闆盤的炕熱得快,涼得也快,需要增加燒炕的頻次;而用麥草泥打成的炕坯盤炕,土坯較厚,導熱慢些,可受熱均勻,保溫性能好,每每燒熱,通常從傍晚到第二天早上,炕上的餘熱仍然很好。
北方農民愛睡土炕,對身體好處多多。冬天寒冷,寒風凜冽,大雪紛飛,回到房間睡上熱炕,暖和舒服的滋味隻有農民知道。同時,睡熱炕能緩解疾病,有胃寒、關節炎、腰酸腿疼等畏寒症的農民,冬季非常難熬;可天天睡着熱炕,人體血脈通暢,腿腳輕松,減少緩解疼痛。尤其是中老年農民,冬天睡熱炕頭,舒暢無比。
可現在年輕農民結婚時,都買席夢思床,冬季用電熱毯取暖。可睡電熱毯,第二天早晨起床,人始終口幹舌燥,不适感強烈。往往沒過幾年,房間都又換回祖祖輩輩睡的土炕,這種情況在農村已經很常見。所以,農村人睡炕有益身體健康,具有保健解乏驅寒的功能,能舒筋活血、消除疲勞的重要作用。無論小孩、中青年人,還有老年人,都很适應這樣的生活休息方式,它是北方農民冬季取暖的最佳選擇。雖然,北方農民愛睡熱炕,可燒炕污染環境,難道他們不知道嗎?
最近幾年來,農村人居環境污染越抓越嚴,因為農民燒炕産生濃煙污染環境,許多專家說農民燒土炕已不适合現代農村生活需求,建議堅決取締,并用天然氣取而代之,這樣的農家生活幹淨方便,清潔衛生。可是,北方農民對專家的建議根本不買賬,反而極力挑戰專家“權威”,并說農村人居環境污染并非農民冬季燒土炕燒出來的。針對這種情況,究竟該怎麼辦?究竟是專家的權威更勝一疇,還是農民的說法有理?
那麼,關于北方農村土炕還能否堅持下去,這個話題争論不休,每年冬季被熱議不止。作為農民,當然喜歡睡炕,這就要從農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入手,燒炕雖有污染,但還遠遠沒有到達堅決取締的地步。況且,延續了幾千年的生活傳統,被一句“污染環境”趕出農民生活圈,恐怕不是每一個農民所能接受的吧?
其實,北方農民冬季睡熱炕,它是生活的重要方式,是内心的重要情結,更是一種文化傳承,還有他們心中根深蒂固的鄉土情懷。怎麼可能被這些“吃人飯,拉狗屎”的專家們所能感受得到呢?
對此,你有何高見?歡迎留言,讨論分享。原創作品,傳播知識。閱讀是習慣,打賞點贊是美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