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2019年7月7日
農曆六月初五
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
小暑
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暑表示炎熱的意思
此時雖然能感覺到熱,但還不是最熱
所以稱為“小暑”
這時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結束
盛夏開始
民諺常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期間即将進入三伏天
高溫天氣來了!
古人把小暑分為“三候”
一候溫風至
小暑到來後,
廣袤的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
所有的風中都帶着熱浪
趙春亮 攝
二候蟋蟀居宇
又五日後,由于天氣炎熱
蟋蟀離開了田野
跑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氣
三候鷹始鸷
再過五日
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
更多地選擇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李靖海 攝
小暑之時
清涼與美食不可辜負
這時正是芒果的成熟生産期
人們往往喜歡吃一些甘甜的芒果
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
藕具有清熱、養血等效果
适合夏天食用
李曉春 攝
也是在小暑期間
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來了
俗話說,熱在三伏
“伏”有伏藏的意思,應少外出以避暑氣
民間也有度過伏天的辦法
那就是多吃清涼消暑的食品
劉玉桃 攝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這種吃法是為了使身體多出汗
排出體内的各種毒素
“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
據說徐州人入伏吃羊肉
稱為“吃伏羊”
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
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
綠樹濃蔭,時至小暑
悶熱的季節到了
夏季養生以“心靜”為宜
調節情緒,少吃生冷食物
此外,也不妨讀幾首夏日小詩
來消消暑吧
中新社記者 陳骥旻 攝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
脫巾挂石壁,露頂灑松風。
鮑贛生 攝
楊萬裡《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傳,無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涼麥正秋。
遠山欹枕見,暮雨閉門愁。
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
王苗 攝 圖片來源:CTPphoto
《夏日》
清·喬遠炳
熏風愠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
斷續蟬聲傳遠樹,呢喃燕語倚雕梁。
眠攤薤簟千紋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适,無煩珍重碧筒嘗。
《和答曾敬之秘書見招能賦堂烹茶二首》
宋·晁補之
一碗分來百越春,玉溪小暑卻宜人。
紅塵它日同回首,能賦堂中偶坐身。
韓蘇原 攝
小暑節氣,雖然天氣炎熱
但柳葉輕拂,滿池荷花飄香
也自是一幅夏日小景
盛夏時節,萬物生長
你準備好迎接它了嗎?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上官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