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山竹”來臨,廣州南沙體育館内,三位農民工正聚在一起嗑瓜子聊天
廣州市南沙體育館内,農民工臨時避難
9月16日,廣州市南沙體育館内,千餘名農民工臨時避難 新京報記者 周小琪 攝
南沙區位于廣州市最南端,也是全廣州受“山竹”影響最早、最嚴重的區域。9月15日起,占地17531平米的南沙體育館,成了千餘名農民工的臨時避難所。
今日13時許,南沙已出現11級大風。幾名農民工負着手,面帶愁容,站在玻璃門邊。門外風雨正盛,樹彎得直不起身來,折斷的枝幹和零散的樹葉落滿一地,又被風卷起。雨點大而密集,斜打在玻璃門上,沙沙作響。
場館内不讓抽煙,煙民們隻好聚集到男廁所,煙一陣陣地往裡飄。
進門是少兒館,風能貫進來,隻有稀稀拉拉幾個人靠牆半躺着玩手機。他們身後的牆上挂滿了孩子們的畫,畫上的向日葵和玫瑰驕傲地開着。
場館内,籃球場的位置密密麻麻鋪着幾百張涼席,幾乎無處下腳。此外,最擁擠的地方是飲水機和充電處。人們拿着杯裝泡面、水壺,擠在五台飲水機前,等着補充能量。充電處也站滿了人,數十個充電寶、手機和數據線纏繞在一起。
手機成了人們普遍的消遣,除了王小雲。王小雲認真地繡着十字繡,上面寫着“家和萬事興”五個大字,四周嵌了粉的、藍的、黃的牡丹花。
今年4月,年近30的王小雲和老公坐了三個多小時的高鐵,從貴州老家來廣東打工,幹的是牆面挂網的活兒。這是她頭一次碰上台風,也是頭一回來體育館避難。昨天傍晚剛下班,公司的大巴就把她和同事拉了過來,她沒來得及收拾行李,隻帶了這幅十字繡。晚上睡覺時,隻能用方便面紙箱勉強墊一墊。
同樣來自貴州的建築工田世強已經在廣東生活了十幾年,有着豐富的“避難”經驗。一聽說“山竹”要來時,他就卷好了鋪蓋,時刻準備着。“住這裡總比住闆房好,公司也提供了食物,不用擔心”。
50歲的瓦工黃榮和兩個朋友磕着瓜子,他們仨人年齡相仿,都是江蘇泰州人,去年一起來廣東,“攢錢給孩子買房”。在江蘇,台風司空見慣,但這次山竹來襲,他們都覺得“有點可怕”。
但這也是他們難得的休息機會。一年到頭,隻要不碰上極端天氣,他們幾乎沒有假期。昨天下午,他們仨背着涼席、被窩,路上買了一大包白瓜子,直接從幾公裡外的工地走了過來。晚上,仨人的孩子都打來了電話,叮囑他們注意安全。提到孩子,他們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停工幾天,少掙幾百塊,也覺得開心”。
新京報特派廣州記者 周小琪 攝影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