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元大都城垣水關遺址

元大都城垣水關遺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1 21:27:53

#曆史#​#古城#​#古牆#​

昌平城牆

為曆代昌平縣城、昌平州城城牆,自西漢置縣後數易其址,均位于今北京市昌平區境内。

元大都城垣水關遺址(城與牆三十七昌平城牆)1

曆史

昌平為西漢置縣,最早與軍都縣同屬上谷郡,自西漢至北魏初其城址位于今址東南、溫榆河北岸(今沙河鎮辛力屯村一帶),北魏初裁撤昌平縣入軍都縣,東魏天平年間複置昌平縣,屬平昌郡,并将縣治改設在始建于戰國末期的原軍都縣故城,位于今址西南(今馬池口鎮土城村一帶,原軍都縣則改在今興壽鎮東、西新城村一帶新建,稱軍都縣新城)。約在唐代建中年間昌平縣治又自軍都故城遷至距今址西八裡的舊縣村一帶,建城名白浮圖城。元代皇慶二年(1313年)一度再遷縣治至其西南六裡的新店,約在至正年間仍遷回原址。

元大都城垣水關遺址(城與牆三十七昌平城牆)2

為加強對皇陵的守備,明代宗景泰元年正月辛巳(1450年1月18日)下令于天壽山南修築護陵城,名永安城,内駐長陵、獻陵、景陵三衛官軍,城周十二裡(實一千四百九十二丈九尺八寸,約4777.536米),高二丈一尺(約6.72米),近正方形,東、西、南三面均設甕城,城内設十字街。景泰二年十月己卯(1451年11月7日)昌平縣治、儒學、倉庫等自舊縣村遷至永安城(州志載為景泰三年遷址),以永安城兼作護陵城與昌平縣城。萬曆元年(1573年)陵衛增多,又在舊城南與之相連新築一城,城周八十四丈五尺(不含舊城南牆,約270.4米),高一丈七尺(約5.44米)。崇祯九年(1636年)兵部侍郎張元佐将舊城南牆拆除,用其磚石修補東城門樓,兩城遂合為一城,城周共十裡二十四步(約4838.4米),長方形,護城河深、寬均約兩丈(約6.4米)。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重築城牆,增高至三丈(約9.6米),護城河深八尺(約2.56米)、寬三丈(約9.6米)。

自1954年起開始拆除城牆,至1986年東、西、南、北四條環路建成後原城牆已拆除殆盡。

元大都城垣水關遺址(城與牆三十七昌平城牆)3

現狀

西漢至北魏初的昌平城位于今沙河鎮辛力屯村一帶,已無迹可尋,其東側有上下東郭村,即因城而得名,1985年曾在辛力屯村附近發現漢墓,或與城址有關。東魏至唐代的昌平城(軍都故城)位于今城區西南8公裡、馬池口鎮土城村一帶,俗稱“土城”,為長方形,南北0.75公裡,東西0.5公裡,僅存部分夯土城牆,2003年公布為昌平區文物保護單位。唐代至明初的昌平城(白浮圖城)位于今城南街道舊縣村一帶,原城牆材料在永安城的後續修葺過程中被逐漸拆取,至清代已不見舊城痕迹,村南尚存植于唐代的國槐,其後有觀音庵,為村内曾有的15座祠廟中僅存的一座,其它如紀念狄仁傑的狄梁公祠等今已不存。

元大都城垣水關遺址(城與牆三十七昌平城牆)4

明景泰之後的昌平城(永安城)位于今城北街道城區中心,原城牆已不存,其框架被建于1978年-1986年的東、西、南、北四條環路代替(其中西環路、北環路建于原護城河上,東環路建于原城牆基上,南環路建于原城牆外),原舊城南城牆則位于今政府街南側,今鼓樓東、西、南、北街即原舊城内的十字街,此外城内仍保留了大量與駐兵相關的胡同,如城南的康陵衛胡同、城中的長陵衛胡同、城北的永陵衛胡同,以及草場胡同、營房胡同、東、西盔甲胡同、大将軍胡同、帥府牆胡同等,另一些胡同則與昔日的廟宇有關,如文廟胡同、紅廟胡同、七聖廟胡同、龍王廟胡同、鐵佛庵胡同等。原東門外有松園廣裡許,遍植松桧,無一雜樹,以便向陵區内移植補缺,今僅存松園路地名。

元大都城垣水關遺址(城與牆三十七昌平城牆)5

原鼓樓東、西、南、北街交叉處曾建有谯樓(亦名鼓樓),明天順三年(1459年)由天壽山守備廖镛奏建,為城内的重要地标,1971年因阻礙交通被拆除。此外城内的主要建築包括霸昌道署(其址今為昌平區法院,已無存)、昌平縣署(其址今為昌平區政府,已無存)、文廟(其址今為昌平二中,大成殿于1995年因擴建校舍被拆除,現僅存兩棵柏樹)、燕平書院(其址今為昌平區檢察院,已無存)、城隍廟(僅存後殿,位于今昌平郵政局院内,為昌平區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解體大修)和關帝廟(現存前、後殿各三間及抱廈一間,位于昌平一中内,為昌平區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大修)等。

元大都城垣水關遺址(城與牆三十七昌平城牆)6

#北京頭條#​#旅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