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3 15:0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鄭培庚
清明時節,正是螺蛳最肥美的季節。
幾天前,朋友圈裡看到一句話:“清明螺,賽肥鵝。”據說,這個俗語來源于過去買不起鵝的人家,每到清明前後就下河塘摸半盆螺蛳,用清水養兩天,然後剪去尾端,放點蔥姜辣椒煮熟,肥美的螺蛳也能抵得上鵝肉的鮮美。“這個時期的螺蛳不僅泥腥氣小,且養了一個冬天,肉質肥美。更關鍵的是,這時候的螺蛳還沒有産子,殼裡沒有小螺蛳,不會一口吸下去,滿嘴小螺蛳殼,是一年之中最适合吃螺蛳的季節。”近日,記者在上虞區陳溪鄉陳溪村村民何麗方帶領下,下河塘摸螺蛳。
何麗方說,每到清明時,她會自己下河塘摸螺蛳,運氣好時能摸上來一大盆,拿回家用清水養兩天,然後夾去尾端,放點蔥姜辣椒爆炒,回家做個醬爆螺獅、螺蛳肉炒韭菜。
對于大多數市民來說,炒螺蛳也是酒桌上必不可少的佳品。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的時候,各大排擋、燒烤店裡都少不了炒螺蛳的身影。甚至在一些大酒店裡,身價親民的炒螺蛳也因人們的喜愛,登上了大雅之堂。
螺蛳雖好吃,但吃之前一定要注意清理幹淨。螺蛳生長在湖泊、池塘、水田和緩流的河溪中,一般都會有寄生蟲,且螺蛳體内的髒東西比較多,不易清洗。因此,市民在加工前,一定要用清水養一養,讓螺蛳将髒東西吐掉,烹饪過程中必須經過高溫炒煮直至熟透才能食用。此外,螺蛳屬于涼性食物,體質弱的人,尤其是胃腸道不好或者消化不良的老人和小孩應當少吃或不吃。吃螺蛳最好隻吃硬的頭部,尾巴不要吃,尾部是螺蛳的腹腔,主要是腸子等内髒,同時尾部的重金屬含量要高于頭部,不衛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