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睡不着是種社會病,每個人的一生中,也許都有過失眠的體驗,偶爾的失眠不是病。如果是長期失眠,那就是個比較嚴重的疾病,時間久了,全身是到處都不爽。許多人開始并不會是很在意,往往都是拖到後來積重難返時,才會去想起來就醫。
除了因疾病引起的失眠,其它的失眠都應該是心病。誰聽說過還不谙人事的孩子會失眠,懂事後就難免會有心病,有放不下的心事,恐怕就難免會有失眠。還有患認知功能障礙症(癡呆)的患者不會失眠,有的隻是睡眠颠倒,是變成晝眠夜醒而已。
大腦是個非常耗能的器官,其重量僅為體重的2~5%,但消耗的能量,卻高達整體的20%以上。大腦為了休息,睡眠是必不可少的行為,人的一生中,幾乎是1/3的時間,都花在了睡眠上。睡眠能促進體内各種激素的分泌,有助于消除身心疲勞,還可以調整植物神經的平衡和功能,消除精神壓力等。
睡眠可調整生活節奏,使體内的各種激素水平保持在良好的狀态,并能夠預防肥胖和代謝綜合征等慢性生活習慣病。睡眠也對皮膚美容和減肥有很大的作用,睡眠中分泌的激素,可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此外,還能分泌控制食欲的激素,預防攝入過多,有助于減肥。
睡眠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記憶固定”。人在睡覺中大腦會整理記憶,清理白天發生的各種信息,把有用的信息固定在大腦裡。“記憶固定”,是指将白天獲得的信息保存在腦中,避免遺忘。有人做過實驗發現,在睡眠良好和睡眠不足的兩組人群中,睡眠良好組因“記憶幹擾”較少,所以記憶力是更強。
何謂“記憶幹擾”,是指記憶信息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清醒狀态大腦會不斷地有新的信息輸入,前面記憶的信息會從大腦中被排擠出,但在睡眠中因無新的信息進入,所以不會出現“記憶幹擾”。也就是說,為了避免“記憶幹擾”,促進“記憶固定”,良好的睡眠是必不可少。
睡眠時間過短有損健康,但并非是說睡得越長越好。睡眠時間的長短,會随着年齡而變化,當然是因人而異,不過成年人的睡眠時間一般為7~8小時,而65歲後則減為6小時左右,除了嬰幼兒,少兒每天應該是8~9小時。并且,個人的睡眠時間也會随着季節而變化,夏季日照時間長睡眠時間較短,而日冬季則較長些。
睡眠分為“快速眼動睡眠”和“非快速眼動睡眠”兩種。快速眼動随眠是在睡眠中,眼球在閉眼的狀态下快速活動,此時身體在休息,大腦還在運轉,通常做夢是在此睡眠周期。“非快速眼動睡眠”,是指不伴随眼球運動的睡眠,是更深的睡眠,此時大腦停止一切活動,像冬眠一樣完全休息。
人通過深度睡眠來消除大腦的疲勞。睡眠過淺的原因,與這二種睡眠周期相關。快速眼動睡眠時身體在休息,但大腦是在活動着,非快速眼動睡眠是大腦和身體都處于休息的狀态。因此,淺睡眠者,雖然睡得較好,但因缺乏非快速眼動睡眠周期,是種長時間處于快速眼動睡眠的狀态。
快速眼動睡眠和非快速眼動睡眠以90分鐘周期交替,一般一個晚上會重複3 ~5次。簡單來說,快速眼動睡眠是淺睡眠,而非快速眼動睡眠是深睡眠。也就是說,左右睡眠質量和睡眠滿意度的,是非快速眼動睡眠。非快速眼動睡眠時間過短,會出現夜裡夢多,起床後會感到疲倦。
怎麼也睡不着,躺在床上30分鐘以上難以入睡,就是失眠。睡眠良好的标志是:入睡後15分鐘内入睡;半夜不醒,一覺睡到天亮;早上起床的時候,神清體爽;白天不會犯困。其中如有一個不符合的話,可能就是睡眠有問題了。睡覺的事情非小事,所以如何改善和提高睡眠質量很重要。
首先,壓力、擔憂等心理上的不安,環境的變化,都會導緻快速眼動睡眠時間變長,睡眠變淺。因此切忌急躁,怎麼也睡不着的時候,越是焦慮,頭腦就越清醒。從清醒過渡到睡眠,植物神經系統,是從交感神經興奮轉換到副交感神經興奮,如果想着必須睡覺,就會高度緊張,處于交感神經興奮的狀态。如此,會陷入越來越睡不着的惡性循環,所以最重要的是放松。
“必須早點睡”的焦慮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不要太過度拘泥于睡眠時間,适當的睡眠時間是因人而異,有的人需要長時間睡眠,而有的人短時間就已經足夠。另外,睡眠也會受季節和身體狀況的影響,所以隻要白天不犯困,就可以确認是睡眠時間充足。
與睡眠有關的時間,如果要講究的話,那就是起床的時間,養成定時起床的習慣更重要。據稱人的生物鐘是25個小時,所以容易産生遲睡,抱着“困了就睡”的心态就可以。失眠時既然難以入睡,抱着将錯就錯的心情,可以做點事情,比方說讀書打發時間也可以。但是,這時很重要的一點是,絕對不要看表,也不要光線刺激。一看表,就更睡不着了,需要注意才是。
睡眠過頭可能會适得其反,感到疲勞和睡眠不足的時候,比平時多睡1~2個小時也沒有問題。這個時候最好是不要改變起床的時間,把睡覺的時間提前比較好,如果起床的時間過晚,體内生物鐘就會向後偏離,睡眠節律容易被擾亂。
真的是睡不着,有許多的方法都是可以嘗試。為了緩解壓力,可以養成“睡前做這個就能睡着”的習慣,被稱作“入睡儀式”。要點是,能讓自己松一口氣的事情,簡單并且能夠堅持。例如,上床後做個深呼吸,把在意的事情寫在紙上等,可以嘗試各種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并維持。
睡前溫暖一下眼睛,會有較深的放松感,容易入睡。有研究數據顯示,将眼睛加熱到約40℃時,能加快四肢的血液循環,促進散熱,從而獲得深度睡眠。從上床到入睡的時間,一般是10~20分鐘。在床上的時候一邊溫暖着眼睛,一邊慢慢的打盹入睡,如果能養成這樣的習慣,也會成為“這樣做就能睡着”的良好的入睡儀式。
使用“睡眠小物品”幫助入睡,被輕飄飄的,手感好的東西觸摸,緊貼,包圍的話,因為舒服的觸覺會産生安心感。摸一下就能夠令人心情平靜下來的物品,對順利入睡也很有效,特别是女性,抱着自己喜歡的抱枕或布娃娃等“睡眠小物品”,都會很舒心。有人用毛毯或毛巾被蓋住臉就會很心定。
過于柔軟的床墊、過高的枕頭、過沉重的被子等,這些平時都沒有在意的不良寝具,有時會降低睡眠質量。如果睡着腰或背疼,可以墊個墊子,肩或頸部疼痛的話,調整或換個枕頭試試。另外,還有數據顯示,睡眠時僅僅是穿睡衣就能比着運動服時睡覺,可以縮短入睡的時間。
改善卧室的環境,可以保證睡眠質量,卧室的環境也十分重要。首先是光線,睡覺時一片漆黑,醒來時自然明亮的房間是最理想的狀态,如果是使用遮光窗簾或厚窗簾,最好能留出一點空隙來。盡量保持卧室的空氣清潔也很重要,所以要經常打掃衛生,必要時使用空氣淨化器等。
入睡前飲食會妨礙睡眠,所以晚餐最好是在睡前3小時結束。晚餐應以蛋白質為主,蛋白質是身體修複的材料,是保證優質睡眠不可缺的血清素的材料。作為生成血清素的原料色氨酸,是人體内無法生産,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必需氨基酸,攝入的色氨酸會在腦内分解成血清素。
話雖說是如此,空腹也是會降低睡眠的質量。所以肚子餓得睡不着的時候,可以用熱飲來提升内髒的體溫,體溫開始下降的時候,自然就會産生睡意。推薦選擇飲溫熱牛奶等不含咖啡因的飲料,或者少量攝取奶酪或蛋制品,這些食物都富含對睡眠有益的色氨酸成分,在緩解空腹的同時,還能助眠。
還可以聽聽能夠使自己放松的音樂,被稱為治療音樂,能夠引起副交感神經興奮的音樂,有助于身心放松。盡量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相對節奏較緩慢些的,如輕音樂和古典音樂等,即使是傾聽鳥鳴,或者是江河湖海河與溪流的聲音,隻要是聽着舒坦的皆會有益。
提高睡眠的質量,生活習慣、飲食、睡眠環境和睡眠習慣等等,皆很重要。隻要平時注意這些因素,就能逐步提高睡眠質量。睡不着多數為心病,許多事情都是欲速則不達,沒有必要寄希望于一下子能全部改善,要一點一滴地逐漸緩解并改變。但是,如果是持續了二周以上的失眠,那還是建議去就診一下會更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