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八,與杜牧争項羽能否卷土重來?
王安石七絕《烏江亭》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猶在,肯為君王卷土來?
注:
烏江,在今安徽和縣。相傳當年項羽與劉邦經過五年楚漢相争,項羽垓下大敗,逃至烏江自刎。百戰二句,言劉項經過百餘場戰鬥,項羽在垓下最後失敗,大勢已經無法挽回了。江東二句,意謂江東雖然還有許多年青才俊,但誰還會跟着項羽卷土重來再奪天下呢?肯,豈肯?怎肯?指不肯。
譯
經過多次戰争戰士早已灰心,
垓下大敗決定局勢無法挽回。
江東故地雖有許多青年才俊,
誰還再肯跟着霸王卷土重來?
評:
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寫過一首七絕《題烏江亭》,對項羽烏江自刎表示同情。他從軍事家的角度看問題,說兵家之勝敗不能預料,若回江東,重招兵馬,說不定能轉敗為勝。
王安石這首七絕,站在政治家的角度分析問題,反駁了杜牧的觀點。他說數百次征戰,讓人民受盡疾苦,讓戰士失去鬥志,項王已經失去民衆擁護,誰還會願意跟着他争奪天下,卷土重來呢?
這就是王安石與唐代杜牧因項羽而相争的事。他們各從不同立場,不同角度分析曆史事實,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客觀地說,王安石的見解确實要比杜牧的看法更勝一籌。
附:唐杜牧七絕《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注:
不期,不可預知。男兒,男子漢。江東,指長江下遊江蘇安徽一帶,項羽從這裡起兵抗秦。卷土重來,喻失敗後,重新整頓,再圖恢複。
譯:
勝敗本是兵家常事不可預期,
忍辱負重才能算是真正男兒。
江東子弟本來就是人才濟濟,
重新開戰結局如何亦未可知。
評:
杜牧曾為《孫子兵法》作注,看問題常用軍事家的眼光。他認為戰争千變萬化,勝負難以預料。失敗者若能忍辱負重,重新開始,仍有希望奪取最後勝利。杜牧這是用“翻案法”作詩,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的抱負。這首詩也是杜牧的名篇之一。不過,王安石《烏江亭》是從政治家的角度,從民心向背的角度,王安石對于曆史事件的認識似乎比杜牧更為深刻全面。
附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