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沙果和雞心果

沙果和雞心果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02:12:50

沙果和雞心果(頓丘花紅沙果)1

頓丘花紅(沙果)

黎雲昆/文

頓丘,河南清豐古稱,曹操曾任過頓丘令;花紅(Malus asiaticaNakai),薔薇科,又名沙果、林檎、蘋婆、頻婆、萘等,是一種類似蘋果的水果,味道甜美, 也是我國最古老的水果品種之一。

“頓丘花紅”,是清豐的特産(圖1)。

沙果和雞心果(頓丘花紅沙果)2

圖1

清豐縣陽邵鄉霍町村東黃河古道沙丘上,有一株千年以上的古花紅樹,号稱“霍町花紅”,這便是最古老的“頓丘花紅”了。

古花紅樹生長在高出地面的沙丘上(圖2)。

沙果和雞心果(頓丘花紅沙果)3

圖2

沙丘前,當地人專為“頓丘花紅”建有一廟(圖3)。

沙果和雞心果(頓丘花紅沙果)4

圖3

廟前立有石碑一塊(圖4)。

沙果和雞心果(頓丘花紅沙果)5

圖4

碑文如下:

“霍町花紅(頓丘花紅),位于清豐縣陽邵鄉霍町村東黃河古道沙丘上。六十年代前該村(應為樹)生長旺盛,枝繁葉茂,占地一點二畝,年産花紅二千公斤左右。後因無人管理,人為破壞,使其失去大半,實乃憾事。

頓丘花紅,現今樹高六點五米,東西長十八米,南北長二十九米,覆蓋面積為約為半畝左右,被市文物局列為古樹重點保護對象。頓丘花紅,年代已久,相傳楊貴妃逃難時經過此地,品嘗後贊不絕口,臨死前還提出要吃頓丘花紅。”

此碑立于2013年10月。碑文前半段講述了當年古花紅樹的風采,上世紀六十年代前枝繁葉茂,後人為破壞,失去大半。

碑文後半段講了兩件事。一是,頓丘花紅現今的狀況;二是,楊貴妃逃難時經過此地,品嘗後贊不絕口,臨死前還提出要吃頓丘花紅。

楊貴妃逃難的過程是這樣的: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十二日,唐玄宗在得知潼關失守,河東、華陰、上洛等郡守将皆棄城出走後,決定逃往成都。六月十三日唐玄宗、楊貴妃及太子一行于淩晨自禁城延秋門(西門)倉皇出逃,當時親王,妃主、皇孫以下多從之不及。他們于次日,即十四日,達到馬嵬驿(今陝西興平市西北23裡)。當日,楊貴妃便死于馬嵬驿的兵變。

楊貴妃從逃出長安至死亡僅有兩天的時間。在這萬分危機的關頭,楊貴妃根本沒有時間,也不可能繞道河南,跑到清豐品嘗頓丘花紅。而況,這時的河南那已經成為安祿山占領,成為淪陷區。

2018年農曆10月10日,廟前又立了一座新的石碑(圖5),

沙果和雞心果(頓丘花紅沙果)6

圖5

碑文如下:

“霍町花紅,又稱頓丘花紅,位于清豐縣陽邵鄉霍町村東黃河故道沙丘上。六十年代前,占地一點二畝,産果約二千公斤。一九六零年,該樹被砍掉大半。今樹高六點五米,冠幅東西十八米。南北二十九點三米。覆蓋面積零點五二畝。仍枝繁葉茂。

頓丘花紅,年深歲久,果實鮮美。吃過霍町花紅的人,百病消失,助人興樂。傳說唐朝楊貴妃在逃難中,臨死前提出要吃頓丘花紅,食後缢死。這個故事說明該樹年代已久,曆史活文物,綠色老壽星。為保護千年古樹,個人相贊,刻碑銘記。損壞名木,千古罪人。保護古樹,人人有責。讓國寶霍町花紅樹,世世代代永葆常青。

王培勤撰文 一九九九年十月

公元二零一八年農曆十月十六日立”

此碑文對古花紅樹的描述與2013年10月所立碑文基本相同。但對楊貴妃的故事卻做了修正。前碑文講,楊貴妃逃難時路經此地,顯然與史實不符。于是,将此段改為楊貴妃臨死前想吃頓丘花紅,吃罷慨然赴死。

但這樣描寫仍舊有問題。

楊貴妃死于天寶十五年農曆六月十四日,即公元756年7月15日。花紅果子成熟的時間應為8月至9月,也就是說楊貴妃臨死前即便有這個閑情逸緻,想吃花紅,也吃不到,因為果子還沒有成熟。

唐玄宗與楊貴妃,這對公公與兒媳演繹了中國曆史上最甜美的愛情故事,這個故事千百年來不斷地被人們所傳頌。一直到今天,“貴妃醉酒”依然是“國戲”中的絕唱。在高力士像拖一隻狗一樣将楊貴妃從唐玄宗身邊帶走,并被活活勒死的時候,楊貴妃恐怕沒有那個閑情逸緻提出什麼要吃水果的要求了。

不過,清豐人還真的認準了楊貴妃就是吃過頓丘花紅。他們在生長古花紅樹的沙丘前所修建的廟,供奉的就是楊貴妃(圖6)。

沙果和雞心果(頓丘花紅沙果)7

圖6

那麼,楊貴妃真的吃過頓丘花紅嗎?

唐張鷟撰《朝野佥載》載:“貞觀(唐太宗李世民年号)中,頓丘縣有一賢者,于黃河渚上拾菜,得一樹栽子大如指。持歸,莳之三年,乃結子五顆,味狀如柰,又似林檎多汁,異常酸美。送縣,縣上州,以其味奇,乃進之,賜绫一十匹。後樹長成,漸至三百顆,每年進之,号曰‘朱柰’,至今存。”

因此可知,這号稱“朱柰”的“頓丘花紅”在唐貞觀年即已作為貢品了。

宋朝李昉《太平廣記》轉引《洽聞記》載:“唐永徽(唐高宗李治的第一個年号)中,魏郡臨黃王國村人王方言,嘗于河中灘上,拾得一小樹栽,埋之,及長,乃林檎也。實大如小黃瓠,色白如玉,間以珠點,亦不多,三數而已,有如缬,實為奇果,光明瑩目,又非常美。紀王慎為曹州刺史,有得之獻王。王貢于高宗,以為朱柰,又名五色林檎,或謂之聯珠果。種于苑中。西城老僧見之雲:‘是奇果亦名林檎。’上大重之,賜王方言文林郎,亦号此果為文林郎果。俗雲頻婆果。河東亦多林檎,秦中亦不少。河西諸郡。亦有林檎。皆小于文林果。”

臨黃縣,北魏初置,北宋端拱元年 (988) 廢,治所在今河南範縣臨黃集,該地距今之清豐縣界僅二十幾公裡。曆史上,臨黃縣設縣之時,便屬頓丘郡。因此,此種林檎也即“頓丘花紅”。當時,有人将此花紅獻與紀王——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李慎。李慎又以此進貢給他的哥哥唐高宗李治。唐高宗“大重之,賜種果人王方言文林郎,号此果為文林郎果。”,因此可知,“頓丘花紅”在唐高宗時作為貢果是可以肯定的。

唐太宗、唐高宗兩朝均将“頓丘花紅”作為貢果。唐玄宗李隆基是唐高宗與武則天之孫,“頓丘花紅”作為貢果延續到天寶年間也是十分可能的。因此,楊貴妃吃過“頓丘花紅”,并不是空穴來風。

花紅是很好的水果。清汪灏《禦定佩文齋廣群芳譜》載“來禽,一名蜜果,此果味甜,能來衆禽于林,故有林檎、來禽、蜜果之号。”花紅富含蛋白質,脂肪,糖,粗纖維,無機鹽,并含有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花紅最宜鮮食,也可沏茶、泡酒,還可加工制作成果脯、罐頭、罐裝果汁飲料等。

三國魏明帝曹叡曾以花紅賜諸王,陳思王曹植為此寫下謝表。

北朝楊炫《洛陽伽藍記》記載,白馬寺浮圖前柰林實“味殊羙冠于中京,帝至熟時常詣取之,或複賜宮人,宮人得之轉饷親戚,以為竒味。得者不敢輙食,乃厯數家。”因此可知,花紅确為人們所喜愛。

花紅作為水果還有止咳化痰、潤喉開胃的功效。

花紅也是可以觀賞的水果。明袁宏道瓶史:“林檎蘋婆,姿媚可人,潘生之解愁也。” 潘生即指潘安,西晉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潘安美姿儀,被譽為“古代第一美男”。花紅貌比潘安,确非一般水果可比。

花紅樹作為大喬木,也有很好的觀賞效果和庇蔭效果。

《禦定佩文齋廣群芳譜》轉引《燕都韋園記》載:“去園(韋園)裡許,有柰子古樹,婆娑數畝。春時花盛開,望之如雪。三夏葉特繁密,列坐其下,微雨烈日俱不到,被蔭若夏屋。” 韋園即韋公寺,花紅春時花開如雪,夏日庇蔭如屋,确是京城人們賞花休閑的還去處。

對于韋公寺花紅描寫的更精彩的是明朝的劉侗,他在《帝京景物略》寫道:“寺(韋公寺)南觀音閣,蘋婆一株,高五六丈。花時鮮紅新綠,五六丈皆花葉光。實時早秋,果着日色,焰焰于春花時。實成而葉竭矣,但見垂累紫白,丸丸五六丈也。” 由此可見,花紅樹不僅在于春季的花時燦爛,而且,秋時果色鮮紅,冬季紅果仍高挂枝頭,實為京城一大景觀。

韋公寺,在左安門外二裡,明武宗朝常侍(太監)韋霦建。今已不存。遺憾的是,此花紅樹也就不在了。

頓丘花紅是花紅中的上品,而且豐産。現今在現代化農業的管理條件下,一般花紅樹株行距按三乘四米計算,每畝44棵。畝産也就1500公斤。而“頓丘花紅”在六十年代前,經營管理條件并不是很好的情況下,一株樹的産量就是2000公斤。

頓丘花紅在唐代就已經是一大緻富樹種了。據唐張鷟撰《朝野佥載》載:“德、貝、博等州,取其(頓丘花紅)枝接,所在豐足。”

德,即德州;貝,即貝州,北周始置,治武城縣,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縣西北,宋慶曆年間廢;博,即博州等州。也就是說,今河北、山東一帶均有“頓丘花紅”的引種。且種植“頓丘花紅”的百姓們都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可見當時頓丘花紅已經作為一個富民的産業來發展了。

“頓丘花紅”是很好的果樹、觀賞樹、長壽樹、緻富樹,可以在我國很多地區廣泛種植。

不過,現今清豐的“頓丘花紅”古樹已僅餘部分殘根斷幹,所幸尚有新枝從中生(圖7)出,但已然沒有古樹的蹤影了。因此,清豐的“頓丘花紅”古樹亟待搶救性的保護,此外還應創造條件進行古樹的無性系擴繁,以便培育可以推廣種植的苗木。

沙果和雞心果(頓丘花紅沙果)8

圖7

“頓丘花紅”有很好的文化内涵與産業發展前景。應當将“頓丘花紅”繼續弘揚光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