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脫貧攻堅戰上的那一抹稅務藍

脫貧攻堅戰上的那一抹稅務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22:48:33

脫貧攻堅戰上的那一抹稅務藍?最近,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軍給山東省郓城縣李集鄉劉浩村、湖南省汝城縣文明瑤族鄉三合瑤族村村民回信,感謝他們對稅務系統扶貧工作的支持、理解和認可王軍局長說,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鄉親們外出就業和村裡的産品銷售帶來了一些困難全國各級稅務機關會積極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切實發揮職能作用,想方設法助力鄉親們走上脫貧緻富幸福路,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脫貧攻堅戰上的那一抹稅務藍?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脫貧攻堅戰上的那一抹稅務藍(稅務鋪築脫貧路)1

脫貧攻堅戰上的那一抹稅務藍

最近,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軍給山東省郓城縣李集鄉劉浩村、湖南省汝城縣文明瑤族鄉三合瑤族村村民回信,感謝他們對稅務系統扶貧工作的支持、理解和認可。王軍局長說,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鄉親們外出就業和村裡的産品銷售帶來了一些困難。全國各級稅務機關會積極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切實發揮職能作用,想方設法助力鄉親們走上脫貧緻富幸福路。

日前,本報記者專程趕往劉浩村和三合村,親眼目睹這兩個稅務定點幫扶村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親耳聆聽稅務幹部與村民講述他們攜手并肩奔小康的奮鬥故事。

“地上銀行”遍地開花

走進湖南省汝城縣文明瑤族鄉三合瑤族村,誰能想到,眼前這個山清水綠、新居林立、馬路平坦的湘東南美麗鄉村,在幾年前還是一個“七裡深坑八裡凹,七天八晚走不到”的深度貧困村。

“這種變化,還要從兩年多前說起。”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駐三合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李海波向記者講述他初到三合村時的情況,“2018年初,我和3名稅務幹部來到三合村,爬山頭、進農戶,就是想盡快摸清這裡的情況,找到貧困的根源。我們發現,三合村山地多、平地少,搞扶貧産業很難以量取勝,最終我們決定要在提升當地特色農産品品質上下功夫、找出路。”

工作思路明确以後,工作隊請來農業專家,結合當地土壤、氣候等實際情況,引進先進技術,發展朝天椒、小黃姜、錐栗、金銀花、高山養生雞等産業,構建起短、中、長期相結合的種養殖産業格局。兩年時間,全村小黃姜、辣椒種植面積均已超過1000畝,錐栗、金銀花均超過300畝,土雞養殖超過10000隻,村民們親切地稱這些緻富産業為“地上銀行”。

工作隊還發揮稅務部門的獨特優勢,建立扶貧産業大聯盟,與當地農業龍頭企業開展精深加工合作,三合村自有的“三合尚品”品牌産品已銷往全國各地。

“王軍局長在回信中說到的辣椒醬,正是我們‘三合尚品’系列中的‘三合福醬’。”說起本村的辣椒醬,三合村黨支部書記陳招娣如數家珍,“今年5月,在稅務部門的支持下,我們的辣椒醬在京東穗來幫扶貧旗艦店上架銷售,憑借過硬品質和獨特風味,頭10天就賣出5萬多元。”

距離三合村1300公裡之外,在山東省郓城縣李集鄉劉浩村,同樣活躍着一支稅務駐村幫扶隊。劉浩村地處偏遠的黃河灘區,全村有40多戶貧困戶,是省定扶貧重點村。2019年9月,郓城縣稅務局派出的幫扶工作隊進駐劉浩村。

劉浩村氣候幹旱,雖然盛産西瓜、葡萄,但一直打不開銷路。今年是個豐收年,全村西瓜産量預計有60萬公斤,但受疫情影響,瓜果銷路不暢,村民們發了愁。

“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我們通過稅收大數據,篩選出幾家農産品批發零售企業,工作隊員們扛着100多公斤西瓜樣品上門推銷,最終幫助村民與企業簽訂了長期購銷合同。”郓城縣稅務局駐劉浩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黃慶新說。

記者看到,在劉浩村旺衆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村民們正忙着摘果、搬運。“多虧了稅務局的同志,今年每畝地能多掙4000多元!”村民羅永超抹去臉上的汗,露出幸福的笑容。

“黃金脈絡”四通八達

盛夏的山東,驕陽似火。劉浩村新建的8眼機井投入使用,1号機井裡抽上來的水,正源源不斷地流進田裡。

劉浩村是有名的“旱包子”,3000多畝耕地中有近1/4是旱地。往年,村民們隻能從河裡抽水,由于水渠年久失修,“跑冒滴漏”現象嚴重,灌溉效率低下。稅務駐村幫扶工作隊到來後,隊員和村幹部一道,一趟趟地跑相關部門,争取來25萬元打井資金。“今年有了機井,莊稼再也渴不着了,一畝旱地少說也要比往年多掙500多元!”村民羅永中對未來日子充滿希望。

協調工程款修繕危橋、投入資金改造村委會大院、升級村文化廣場……昔日髒亂差的劉浩村,如今已舊貌換新顔。

在湖南三合村,稅務駐村工作隊也将目光投向村裡的基礎設施建設,他們創新項目建設方式,鼓勵村民投工投勞,激發村民内生動力。近三年來,村民在村内承建小項目30個,節約資金100多萬元,增加務工收入70多萬元。據統計,工作隊先後協調争取到近3000萬元資金,建設異地搬遷安置點,修建水泥路、排水溝、機耕道等基礎設施。

“運輸方便多了,機耕道修到了山上,修到了田邊,收莊稼再也不用人背肩扛了!”“别人來買雞也方便,我們送雞也方便!”“以前村路坑坑窪窪,小汽車根本開不到家門口,現在村裡有60多輛小汽車哩!”……村民們向記者說起三合村的新變化,都露出發自内心的笑容。

水,在幹涸的田地裡流淌;路,在崎岖的高山上貫通。稅務部門駐村幫扶工作隊一步一個腳印,織就了一張四通八達的“黃金脈絡”,幫助鄉親們走上幸福路。

挖出窮根 栽上“富苗”

真扶貧,真脫貧,始終是稅務駐村工作隊開展扶貧工作的立足點。

為了給劉浩村的貧困戶謀求長遠的“生計”,郓城縣稅務局駐村幫扶工作隊積極幫助貧困戶解決就業問題。在稅務工作隊的聯系協調下,先後已有32戶貧困戶成功就業。

一年前,52歲的貧困戶羅永照靠幾畝薄田生活,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在工作隊的幫助下,我入股了村裡養殖場,養起了肉牛,每年都能有一萬多元的收益。”羅永照說。

在湖南三合村,李海波始終在思索,如何為村民留下一筆永久的“财富”。今年5月,稅務部門投入100萬元資金,正式建立三合教育激勵基金,這筆基金每年的分紅和利息收入将用來對村裡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獲得各種技能證書的村民以及教育負擔比較重的家庭等給予獎勵和幫扶。“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最有效的方式,即使以後工作隊撤離了,這筆基金還可以為村裡的教育事業服務20年。”李海波說道。

在稅務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助力下,三合村、劉浩村貧困戶已全部脫貧摘帽,村民們的生活也“芝麻開花節節高”。如今,三合村人均年收入從2017年的3000元提升至現在的9000元以上,村集體收入每年超過30萬元;劉浩村的40多戶貧困戶全部脫貧,人均年收入也從幾千元增至17000多元。

劉浩村、三合村的脫貧攻堅故事,是全國稅務系統助力打赢脫貧攻堅戰的縮影。正如王軍局長在給村民的回信中所說,目前全國有一萬多名稅務幹部正奔波忙碌在脫貧攻堅一線,為創造美好生活、打赢脫貧攻堅戰而努力着、奮鬥着。隻要我們大家心手相連,不懈奮鬥,就一定能夠奪取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

作者:實習記者 王君星 本報記者 張同鵬 肖江浩 通訊員 李海波 劉文芳 王昌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