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漢人以前把父親稱呼為“爹”,但是在北方有相當一部分人會把父親稱為“大”,這是承襲哪裡的叫法呢?追溯曆史,這種稱呼的來源是來自北方的少數民族,比如匈奴、鮮卑、女真、契丹、蒙古等等。但是這些多民族的背後則是戎胡和匈奴。那麼這些稱父親為“大”的人其實則是匈奴人或者胡人的後代嗎?
除了“大”之外,北方還有一個稱呼“大爺”。我們今天聽見的“大爺”主要是指父親的哥哥們,比如什麼二大爺,三大爺等等。這種稱呼在河北一帶很是流行。另外山東地區也有這樣的稱呼,但是他們的“大爺”指的卻是嶽父,一般情況下,隻要夫妻正式結婚之後呢,女婿就就将嶽父稱為“大爺”。
但是有意思的是,在古代“大爺”也完全不是這些意思。
這個我們先從“爺”說起。背過《木蘭詩》的朋友應該都記得這麼一句,“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我們都知道花木蘭是替父從軍,那麼這裡的“爺”自然就是父親的意思。衆所周知,《木蘭詩》是南北朝時期的民歌,其中這個北朝分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之後便是隋唐。所以通過《木蘭詩》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當時的古代父親是稱為“爺”的。
但是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木蘭詩》裡說的是“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也是這一句表明了木蘭所在的地方其實應該是少數民族,縱觀曆史我們知道當時統治北方的應該是鮮卑族,所以木蘭很有可能是鮮卑族的女子,而這個“爺”的稱呼也是來自鮮卑。
另外《木蘭詩》在後面還有一句“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出征時還是大汗,怎麼回來就變成天子了呢?想必這裡是因為大汗打了勝仗,坐上了皇位的緣故。雖說木蘭從軍是個虛構的故事,曆史上并沒有這個人,但是藝術都是來源于生活,在這裡我們還是可以考證“爺”這個稱呼的來曆實際是和少數民族有關的。
鮮卑人把父親稱為“爺”,但這個叫法卻并非叫鮮卑人首創。《廣韻》有記載言:“爹,羌人呼父也。”羌族,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老的民族源于古羌,古羌對我國曆史發展和民族統一的形成有着十分深遠的影響。
古羌的民族語言被稱為羌語,它屬于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其中還分為北部和南部兩種方言。羌人曾被秦國趕到甘肅、青海一帶生活,之後他們又在東漢時期遷徙到河套地區生存。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甯夏以及内蒙一帶。可能“爺”這個稱呼就是這個時候帶過去的。
說完“爺”的來曆,我們再來說說一開始提及的“大”。“大”這個稱呼在我國北方很常見,但與甘肅、山西地區不同的是,這裡的人把父親稱為“阿大”。
那究竟為什麼我國北方有這麼多地區都把父親稱為“大”呢?
我們平時看的影視劇,古代的人都會把父親稱呼“爹”,不管他們生活在哪個朝代,除了滿人會把父親稱為“阿瑪”外,其他人一律都是喊“爹”,然而實際上,大部分的北方人都是把父親稱為“大”然而實際上,“爹”和“大”都不是古代漢人的稱呼!
“爹”可以拆分為父和多,這裡多不是父親多的意思,“父”自然是指父親,“多”則是指“多個子女”。所以“父”與“多”的真正意思是“有三個以上子女的父親”。
在我國古代, “三”為“多”,所以在當時能被稱為“爹”的人,一般是生育了三個以上孩子的父親。那麼隻生了一個孩子的怎麼辦呢?他們肯定就不能稱之為“爹”了。這時“大”這個稱呼就出現了。“大”就是隻有1個或2個孩子的父親!
根據一些資料,我們猜測“大”這個稱呼很有可能來自于“達”,“達”是什麼意思呢?現在的意思是到達的意思,而古代 “大”就是“達”。
“達”在古代最早并不是這麼寫,而是大字下面一個羊——羍,古語有言“羊子初生名為羍”,其實就是小羊羔的意思。
羍這個字最早出現在《詩經·民生》中。“誕彌厥月,先生如達。”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女人生孩子非常不容易,但是姜嫄生的第一個孩子(後稷,周族始祖)卻十分的容易,像羊生崽一樣的簡單。當中還有“厥初生民,時維姜嫄”這麼一句,這裡的意思大緻是當初先民生下來,是因姜嫄能産子。所以後人就把羍看成是順當、順利的意思。也正是因為這樣錯誤的翻譯,讓達有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意思。
按照詩經裡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 “羍”其實正是來自源于羌。要知道,羌族就是一個崇拜羊、以羊為圖騰的民族,所以北方各部把父親稱為“大”,其根源就在羌族。
另外,古代中原地區的人還把這些北方遊牧民族稱為“達子”,這裡的“子”可不是我們今天說的一些口頭語,而代表的是血脈的意思,意為 “達”的後代。不過随着曆史的發展,這個詞慢慢有了貶義,比如當初漢人在元朝就把蒙古人稱為“蒙古鞑子”。
而明朝滅亡後,占領紫荊城的滿族又被稱為“滿州鞑子”,這又是為什麼呢?當時東北地區的女真人興起後,漢人為了區别他們和蒙古人便把他們稱為“滿州鞑子”,雖說大部分老百姓不敢這麼明目張膽地叫,但還是有很多反清複明的組織都喜歡将“滿州鞑子”這個稱呼挂在嘴邊上,意圖複興漢室江山。
其實,“達”或“大”的意思不管怎麼變,它們作為父親的稱呼還是在這麼年裡流傳了下來,隻後面很多人難以區分哪些人是生了三個以上的孩子,哪些人又沒有,做所以便統稱為了“大”。所以“大”和“爹”也就成了一個意思。哪怕到了而今還有不少的人把自己的父親稱為“大”。
更有意思的是 ,還有一些地方把媽媽稱為“姐”,還有的地方還把自己的伯母也稱為“達”,比如什麼“大達”就是大伯的意思,那麼相對的嬸嬸就叫 “達達”。除了這些,縱觀中華上下5000年曆史,對于父親的稱呼可謂是五花八門,《史記》中有記載,劉邦用“太公”之稱代表自己的父親。“老子” 、“大人”、 “尊”、“公”、“翁”、 “爺”、 “爸”“爹”等統統表示的都是父親的意思。
而母親的稱謂,一般比較多的是 “母”,但在古代有“嫡母” 、“庶母”、“生母”之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若要追根溯源,這裡的每一個稱呼我們都能找到出處,還能了解到一些有趣的典故,幾千年的發展讓中華大地上的漢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盡數融合在一起,我們吸收他們的文化,他們融入我們的生活,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壯大。
那麼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稱呼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