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七個版本紅樓夢對比

七個版本紅樓夢對比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9 19:22:14

作者:至真齋主 潇湘夜雨

《紅樓夢》采用“真事隐”、“假語存”的寫作手法。在封建專制時代,這種寫作手法本身就是在提示我們:《紅樓夢》這部書一定涉及時事政治,其隐寫的部分在當時一定屬于敏感的史實。《紅樓夢》開篇說“然朝代年紀,地輿邦國,卻反失落無考。”這是障眼法,就像這段文字處批書人說的:“據餘說,卻大有考證。”每一部小說作品都有時代背景,隻不過《紅樓夢》礙于情勢不能明确交代時代背景,而是采用隐寫的方式,讓我們根據文本提供的蛛絲馬迹索隐出來。如果我們能夠準确定位《紅樓夢》的時代背景,那麼隐寫的史實和主旨思想就好破解了。目前關于《紅樓夢》的時代背景主要有兩個觀點:一是主流紅學認為的清中期,二是大多數民間紅學研究者認為的明末清初。那麼哪個觀點正确呢?其實書中有很多種信息向我們表明了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民間研紅者也從多方面論證了時代背景。我們今天僅從書中所隐寫的京城這個方面來論證時代背景。

一、《紅樓夢》中的京城在哪裡?

我們先梳理一下書中有關京城的情節,搞清楚了京城所在地,我們也就知道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了。

烏帽猩袍:烏帽指烏紗帽,猩袍指紅袍。這是明朝的四品官服。到了清代,官員的烏紗帽被換成紅纓帽。明朝官員的官服:一至四品,用绯色;五至七品,用青色;八至九品,用綠色。補子不同。而清朝都是藍色,且裝飾不同。在明朝,知府為從四品,穿紅袍。

賈雨村被罷官後,林如海書信賈政為賈雨村起複謀官。正巧賈家派人來接林黛玉,“(黛玉)随了奶娘及榮府幾個老婦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隻船,帶兩個小童,依附黛玉而行。有日到了都中,進入神京,雨村先整了衣冠,拿着宗侄的名帖,至榮府門前投了。彼時賈政已看了妹丈之書,即忙請入相會。見雨村相貌魁偉,言談不俗,且這賈政最喜讀書人,禮賢下士,拯溺濟危,大有祖風,況又系妹丈緻意,因此優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協助。題奏之日,輕輕謀了一個複職候缺,不上兩個月,金陵應天府缺出,便謀補了此缺,拜辭了賈政,擇日到任去了。”

林黛玉和賈雨村乘船從揚州出發“有日到了都中”,這裡的“有日”指多日,說明揚州距離京城很遠。賈雨村謀了個金陵應天府知府的空缺,這裡很明确地交代了賈雨村做的是明朝的官。應天府,或稱京師,是南京在明朝時期的名稱,為明朝前期首都。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親自帶兵分三路用十天時間攻破集慶路(今南京),三月,改集慶路名為應天府。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建為南京。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至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的25年間,應天府為明朝的京師。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北遷,以順天府為京師,以南京應天府為留都。清初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攻克應天府後改名為江甯府,從此,“應天府”和“南京”的稱謂在有清一代不複存在。

第七回,有以下文本:周瑞家的聽了笑道:“阿彌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兒!等十年未必都這樣巧的呢。”寶钗道:“竟好,自他說了去後,一二年間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從南帶至北,現在就埋在梨花樹底下呢。”周瑞家的又問道:“這藥可有名子沒有呢?”寶钗道:“有。這也是那癞頭和尚說下的。叫作‘冷香丸’。”

七個版本紅樓夢對比(通過兩京看紅樓夢時代背景)1

薛家從金陵出發,到了京城。通過薛寶钗的話,可知薛家是從南到北的,那麼金陵以北的京城是哪裡呢?隻能是北京。

第十二回,賈瑞夜裡進賈府欲私會王熙鳳,被賈蓉賈薔捉拿算計。賈薔又道:“如今要放你,我就擔着不是。老太太那邊的門早已關了,老爺正在廳上看南京的東西,那一條路定難過去,如今隻好走後門。若這一走,倘或遇見了人,連我也完了。等我們先去哨探哨探,再來領你。這屋你還藏不得,少時就來堆東西。等我尋個地方。”這裡出現了隻有明朝才能出現的“南京”稱謂。

第三十三回,寶玉挨打,賈母斥責賈政:“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賭氣的。你的兒子,我也不該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厭煩我們娘兒們。不如我們趕早兒離了你,大家幹淨!”說着便令人去看轎馬,“我和你太太寶玉立刻回南京去!”在這裡賈母也使用了明朝的“南京”稱謂。

第四十六回,賈赦要娶鴛鴦做妾,鴛鴦不依。鴛鴦道:“事到如此,臊一會怎麼樣!你們不信,慢慢的看着就是了。太太才說了,找我老子娘去。我看他南京找去!”

第五十二回,薛寶琴提到真真國女孩會作詩,寶玉忙笑道:“好妹妹,你拿出來我瞧瞧。”寶琴笑道:“在南京收着呢,此時那裡去取來?”寶玉聽了,大失所望,便說:“沒福得見這世面。”

第五十六回,賈寶玉得知江南甄家也有一個叫寶玉的,以為是甄家的婆子為了讨賈母喜歡編造的。後來賈寶玉去看湘雲,史湘雲說他:“你放心鬧罷,先是‘單絲不成線,獨樹不成林’,如今有了個對子,鬧急了,再打很了,你逃走到南京找那一個去。”寶玉道:“那裡的謊話你也信了,偏又有個寶玉了?”湘雲道:“怎麼列國有個蔺相如,漢朝又有個司馬相如呢?”寶玉笑道:“這也罷了,偏又模樣兒也一樣,這是沒有的事。”

第七十五回,尤氏問道:“今日外頭有誰?”佩鳳道:“聽見說外頭有兩個南京新來的,倒不知是誰。”

從上面提到的南京情節,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書中的故事是兩京并立的明朝,而清朝隻有北京是首都,南京已經被更名為江甯府。如果《紅樓夢》的故事發生在清中期,書中人物稱江甯為南京,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二、《石頭記》也可以理解成《石頭城記》

《石頭記》是作者自譬被女娲遺棄在青埂峰下的補天石,經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幻化成通靈玉,随赤瑕宮神瑛侍者下世,曆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态的一段故事。訪仙求道的空空道人從青埂峰路過看見了石上所記之事,與“石兄”(也就是這塊大石)一番對話後,把“石兄”親身經曆的故事從頭至尾抄錄下來,問世傳奇。我們從石頭記錄的“曆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态”故事和開篇交代的“末世”時代背景可以看出,這部書雖然表面上寫的是賈家這個大家族興亡的故事,卻分明是在隐寫朝代興亡的故事,即明亡清興改朝換代的故事。《石頭記》書名的字面意思是“石頭所記之事”,其隐含的意思卻是“石頭城的故事”。

七個版本紅樓夢對比(通過兩京看紅樓夢時代背景)2

石頭城又名石首城,後來成為南京的别稱。(明)高啟《送謝恭》:“涼風起江海,萬樹盡秋聲。搖落豈堪别,躊躇空複情。帆過京口渡,砧響石頭城。為客歸宜早,高堂白發生。”石頭城有時又省作“石頭”、“石城”。《晉書·王恽傳》:“既而王濬破石頭,降孫皓,威名益振。””(唐)楊炯《和劉長史答十九兄》:“石城俯天闕,鐘阜對江津。”(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難》:“報長江鎖開,報長江鎖開,石頭将壞,高官賤賣沒人買。下官馬士英,五更進朝,才知聖上潛逃;俺為臣的,也隻得偷溜了。(清)周亮工《步韻酌龔半千》:“我傍秦淮住,君家亦石城。”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滅掉越國,為防止日後有人在此稱王,便在獅子山以東一帶埋下金制小人,以鎮“王氣”,稱金人陵寝為“金陵”。同時在石頭山上修築一座城邑,取名“金陵邑”。金陵得名即始于此。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曾在金陵關西南丹陽(今江甯區丹陽)經過,回途又從“江乘”渡江北返。随行術士認為金陵山勢險峻,便對秦始皇說:“五百年後金陵有王氣。”秦始皇聽後龍顔大怒,當即派人鑿斷方山地脈,令淮水流貫金陵與長江彙合,以洩“王氣”,金陵段淮水由此得名“秦淮河”。秦始皇覺得僅洩“王氣”尚不能滿足其傳之萬世的心願,于是又下令将金陵改為秣陵。“秣”是草料的意思,意即這裡不該稱金陵,隻能貶為牧馬場,讓王氣洩散。

三國時期,公元229年,孫權命人在西臨長江、南控秦淮河入江口的石頭山上,利用懸崖峭壁,依山築起了城垣雄偉的石頭城,并将秣陵改稱建業,以示其決心在此建立帝王功業。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析建業縣西南置臨江縣,太康二年改為江甯縣。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建業改稱建邺。西晉建興元年(公元313年),為避晉愍帝司馬邺諱,改建邺為建康。此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均相繼在建康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

五代十國之一的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改金陵為江甯,是為“江甯府”。北宋時江甯府為江南東路的首府。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改江甯府為建康府,并作為宋朝行都,稱“東都”,建康府仍為江南東路首府。1138年定建康為留都。南宋名将嶽飛曾在建康府牛首山一帶大敗金兵,并有抗金故壘遺存。元朝時,江甯府改為集慶路。

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慶,将“集慶”改為“應天府”。1368年建立明朝,朱元璋下诏以金陵為南京,将元大都更名為北平府,取“北方安甯平定”之意。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南京為京師。南京是明朝初期的首都。明初京師總人口約70萬人,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修造曆時達27年的南京明城牆,是世界第一大城垣。

1402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建文帝帝位,攻占南京後稱帝,改元永樂。1421年,朱棣正式遷都北平。永樂十九年(1427年)“北平”改名為北京,與南京對應,将南京改為留都,設南京六部等機構,行使雙京制,應天府(南京)和順天府(北京)合稱二京府。應天府為南直隸首府。

1644年,明思宗朱由檢殉國後,同年五月朱由崧被四鎮擁立于南京,改元“弘光”,建立南明政權。1645年,清軍兵臨江南,攻陷南京後遂即廢除國都地位,改應天府為江甯府,成為江南省省府。江甯府成為統轄今江蘇(含上海)、安徽和江西三省軍民政務的兩江總督都署駐地。在經濟方面江甯府也具有相當的重要性,清朝在江甯府設立規模龐大的江甯織造府,生産絲織品以供應皇家需求。康熙六年(1667年),将江南省劃分為江蘇(含今上海市)、安徽二省,“江蘇”乃是取江甯、蘇州二府首字而得名。

由此可以說賈家生活在北京。但是,從書中人物的生活習慣、語言、氣候、植物、自然現象等描寫來看,又有很明顯的南方特征,這是怎麼回事?我們覺得這透露了作者的一些信息,作者很可能是在北方生活過一段時間的南方人,在描寫生活和自然環境細節的時候不自覺地融入了南方生活的體驗,而對北方一些生活細節的不熟悉由此露出了破綻。

既然賈家生活在北京,為何書中對女子稱為“金陵十二钗”、“副十二钗”?有一個書名也叫《金陵十二钗》。如果按照賈家生活在北京,女子叫“京城十二钗”,書名叫《京城十二钗》似乎更确切。我們覺得作者之所以強調“金陵”是因為“金陵”比“京城”更有意義。《石頭記》正文開篇是“當日地陷東南”,意在主要講述江南地區遭受大的災難的故事,作者強調“金陵”契合《石頭記》主旨。

《石頭記》書名還隐含着亡國之意。正如孔尚任《桃花扇·逃難》所雲:“報長江鎖開,報長江鎖開,石頭将壞。”明清易代,明朝的北方京城北京成了清人的京城,名稱也未改變,而明朝的陪都“南京”作為京城的使命卻結束了,那是明朝的發祥地,創業之基。從曆史來看,北京的淪陷并不是明朝的徹底敗亡,在南方還有南明政權。在明遺民的觀念裡,1644甲申之變更不是改朝換代的标志,南明的敗亡才是明朝的徹底敗亡。《石頭記》作者的曆史觀與清統治者的曆史觀是不同的,我們解讀這部書其實是在解讀作者的思想。

————————————————————

校對:王華東 編輯:潇湘夜雨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