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向古人學家教3

向古人學家教3

時尚 更新时间:2024-07-25 23:00:32
前言

如今社會發展好了,在滿足了基本生活需要後,現代人更多的是追求個性、實現自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總會碰到一些“不爽”的人和事,以前呢,長輩們總是說要隐忍,要客氣,吃虧是福等等。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講究不爽就要怼回去。那麼如何“怼”也是有技巧的,怼也要怼得爽是不是。這裡咱們就跟古人學學

孔融出行

孔融讓梨”的故事人人熟知,殊不知小孔融怼起人來也是毫不客氣。

向古人學家教3(向古人學怼人)1

小孔融怼大夫

孔文舉年十歲,随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

  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陳韪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韪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韪大踧踖

孔文舉:孔融字文舉;陳韪:時任太中大夫了了:聰明伶俐;明白通曉事理譯:孔文舉十歲的時候,随父親到洛陽。當時李元禮名氣很大,是一個司隸校尉。到他家去做客的人,都是那些才華出衆、有清高稱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孔文舉到了他家門前,對下邊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 李元禮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一個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太中大夫陳韪後來才到,别人就把孔文舉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韪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文舉聽後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 陳韪聽了非常尴尬。

這則故事出自《世說新語》言語篇,每篇分為很多則小故事,借古可以鑒今,有興趣閱讀的同學可以買來讀讀,相信會有所啟發。

再看這本書裡記載的另一個故事:

蔡洪赴洛

向古人學家教3(向古人學怼人)2

蔡洪赴洛,洛中人問曰:"幕府初開,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賢俊于岩穴。君吳、楚之士,亡國之餘,有何異才vcn而應斯舉?"

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侖之山。大禹生于東夷,文王生于西羌。聖賢所出,何必常處。昔武王伐纣,遷頑民于洛邑,得無諸君是其苗裔乎?”

蔡洪:西晉文學家。字叔開,吳郡人。吳亡後入晉為松滋令,才名出衆。得無:該不會,莫非譯:蔡洪在吳國滅亡之後,入晉為官。最初以秀才身分奔赴京都洛陽,洛陽本地人因為他是外鄉人,便問道:“朝庭官府剛剛設置不久,衆公卿奉命征召人才,要在平民百姓中尋求才華出衆的人,在山林野逸中選取才德高深之士。先生乃是偏遠的南方士人,本屬亡國遺民,有何特出才能,敢來接受這一選拔?”蔡洪回答說:“夜光珠不一定都出在孟津一帶的河中,盈手的璧玉,也不一定都從昆侖山開采出來。大禹出生在東夷,周文王出生在西羌,聖賢的出生地,為什麼非要在某個固定的‘好地方’呢?從前周武王打敗了殷纣王,把殷代的頑民遷移到洛邑,莫非諸位先生就是那些人的後代嗎?”

總結

在孔融出行的故事裡,陳大夫以孔融年紀小而言曰很多人小時候很有天賦,但成年後可能就泯然衆人了。小孔融用陳大夫小時候可能是個天才來反諷現在其已經”泯然衆人“的”事實”。這實在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怼的漂亮,怼的舒心哪。

在蔡洪赴洛的故事裡,洛陽本地人以蔡乃亡國遺民不是本地人為借口嘲笑蔡洪入晉為官,而蔡洪用寶珠産地,聖賢故裡來強調“英雄不問出處”。最後一句“從前周武王打敗了殷纣王,把殷代的頑民遷移到洛邑,莫非諸位先生就是那些人的後代嗎?”,用他們的口吻與邏輯反諷這些人難道是那纣王頑民的後代。怼的這些人啞口無言,同樣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利用對方邏輯漏洞反怼回去,起到了一擊緻命的

《世說新語》的這兩則故事讀完,除了從字面層次上表達的不要随便評價及諷刺别人以外,從另一個層面我們是不是也收獲了怼人小技巧呢?。”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實在是怼人利器啊,用得好有秒殺之妙用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