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須拍馬的真正用意?現實生活中,溜須拍馬、戴高帽、捧臭腳的人大有人在,我們在質疑、鞭撻這些惡劣品質的同時,還有很多推崇“厚黑學”的人想學習這些内容涉世未深,尤其是剛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很容易被這些内容所迷惑如何做到不做這樣的人,并進一步認清這種人,避免被這種人忽悠上當,筆者有意把這些關鍵詞進行了梳理,縷清它的來龍去脈,以便于準确把握,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溜須拍馬的真正用意?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現實生活中,溜須拍馬、戴高帽、捧臭腳的人大有人在,我們在質疑、鞭撻這些惡劣品質的同時,還有很多推崇“厚黑學”的人想學習這些内容。涉世未深,尤其是剛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很容易被這些内容所迷惑。如何做到不做這樣的人,并進一步認清這種人,避免被這種人忽悠上當,筆者有意把這些關鍵詞進行了梳理,縷清它的來龍去脈,以便于準确把握。
“拍馬屁”。“拍馬屁”一詞源于元朝。蒙古族是馬上民族,十分喜愛駿馬。所以,兩個人牽着駿馬在大街上相遇時,就會互相拍拍對方馬的屁股,摸摸馬膘,由衷地誇上一句“好馬、好馬!”,主人聽到誇贊,自然十分高興。但是,有一種人,不管對方馬的品種好壞,隻是一味地說奉承話讨好對方。時間一長,人們就把這種人的行為稱之為“拍馬屁”。随着時間的推移,“拍馬屁”逐漸演變成了不顧客觀實際,專門阿谀、谄媚、奉承、讨好上司的行為。
“捧臭腳”。“捧臭腳”一詞源于宋朝。也稱作“捧腳”,意思是明知道對方是錯的、不可以的、沒能力的,卻毫無原則地恭維對方是正确的、可以的,有能力的。傳說,宋神宗讓宦官李憲巡邊,邊軍守将聽說李憲的腳很臭,就争先為其洗腳,脫靴捧腳之時常常先嗅上一番而後贊歎曰:“太尉之足,何其香也!”這是一個版本。還有另一個版本最為流傳,故事的主人公有了具體指向,即北宋名将彭孫。彭孫,字仲謀,此人很有軍事才能,隻是為人世故圓滑。當他得知太尉李憲是皇帝身邊的紅人,便想着如何讨好李憲。聽說李憲的腳特别臭,彭孫就端來一盆水,親自給李憲洗腳。洗完後,故意捧着李憲的雙腳聞了聞,昧着良心說出一句話:“太尉足何香也!”沒想到的是,李憲聽到此話,渾身一哆嗦,用腳踩着彭孫的腦袋說:“你太過分了,這不是坑我嘛。”彭孫被羞的無地自容。漸漸地,彭孫捧腳聞香的故事一點一點傳開了,他也因此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一個笑柄。
“溜須”。“溜須”一詞源于宋朝。故事的主人公是北宋真宗時期的宰相寇準和副宰相丁渭。副宰相丁渭這個人,善于察言觀色、阿谀奉承,深得宋真宗的喜愛,很快就把他提拔為副宰相。當時的宰相正是我們熟知的寇準,寇準為人正直,他看不慣丁渭的為人,在日常交往中除了工作不怎麼愛理他。丁渭雖然得到皇上的喜愛,但他也知道,無論是能力還是皇帝的信任度,自己都比不過寇準,所以就找一切機會極力讨好他。一次,寇準、丁渭等大臣聚餐,寇準的胡須比較長,吃飯時,不小心一個飯粒粘在了胡子上,丁渭看見了,趕緊湊過去把飯粒扒拉下來,順便捋了捋寇準的胡子,對身邊的人說:“這胡須太漂亮了,保養的這麼好,真讓人羨慕。”沒想到寇準哈哈大笑,對丁渭說:“這世上居然還有溜須的宰相啊。”丁渭滿臉通紅,哂笑而退。
“戴高帽”。“戴高帽”一詞源于清朝。據百度百科介紹,“戴高帽”是一個俗語,通常把當面奉承讓人高興的話叫做“喜歡戴高帽”,諷刺了一些所謂的“師者”對阿谀奉承也難以抵禦的社會現實。百度百科講了“戴高帽”的故事經過,但沒有說出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其實,讀過《随園詩話》的人都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清朝大才子袁枚。袁枚這個人極其聰明,二十三歲就中了進士,先在翰林院為官,後到江蘇溧水縣做縣令。這一變化,讓袁枚思想發生了變化,他分析了自己官運不順的原因,決定不再清高自守,而要主動适應官場。赴任之前,袁枚前去辭别他的恩師尹文端。這位乾隆年間的名臣問袁枚:“外面的官不容易做,你前去赴任,都準備了什麼東西?”袁枚說:“學生我也沒啥可準備的,就準備了一百頂高帽,遇到意見不合的人就送他一頂。”尹文端一聽有些不高興:“年紀輕輕,你怎麼能搞這一套呢?還是應該真誠、直率對待上司、勤政務實做好本職啊。”袁枚說:“天下像老師您這樣不喜歡戴高帽的能有幾個人呢?”尹文端點了點頭面露喜色。後來,袁枚在與他人講起這個故事時說:“我原來有一百頂高帽子,現在隻剩下九十九頂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