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書友們的要求,今天繼續解析田英章先生楷書《白居易廬山草堂記》。
需要說明的是,單字是從下面作品裡摘取制作的,已解析過的字請在本公衆号裡(從主界面裡進入下部中間的【每日一字】菜單)查閱。
如環佩琴築聲。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
竹架空,引崖上泉,脈分線懸,自檐注砌,
累累如貫珠,霏微如雨露,滴瀝飄灑,随
風遠去。其四傍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
錦繡谷花,夏有石門澗雲,秋有虎溪月,
冬有爐峰雪。陰晴顯晦,昏旦含吐,千變
萬狀,不可殚紀,覙縷而言,故雲甲廬山
第四百七十五個字:屦
屦 jù:半包圍結構,内外協調。
左上部“屍”旁斜勢抗肩,不要寫寬。上面“口”框要緊湊:橫折露鋒入筆,橫畫大抗肩,到位後往上稍提筆鋒、稍重頓筆寫豎,豎身左斜,漸輕,勿長;第二筆橫畫起筆略左探,與上面橫畫平行,略呈俯勢,收筆托住豎筆;長撇起筆擋住橫畫,向左下方行筆,上部稍直,到中部後漸給力出撇肚、稍彎撇出。
右下部上收下展,整體稍寬。左部“彳”旁勿寬:首撇虛接起筆,角度稍平,勿長;第二撇在首撇下面起筆,角度稍立,稍長;豎筆在長撇中部半虛接起筆,稍左斜,漸重,垂露收筆。右邊“婁” 字上收下展:上面“日”字注意位置,上寬下窄,斜勢抗肩,不要寫大。中間“口”形扁寬,上寬下窄,斜勢抗肩。中豎稍重,過“口”即收。下邊“女”字上靠:撇折頂着中豎起筆,撇身稍直,角度稍平,勿長,然後稍回鋒寫反捺,長而有力;第二筆撇起筆不要離遠,撇身要彎,過反捺後快速撇出;最後長橫虛接起筆,抗肩,略呈俯視,右邊漸重,稍長,收筆稍下拉,舒展暢朗。
元 · 趙孟頫 · 杭州福神觀記卷
宋 · 黃庭堅 · 王史二氏墓志銘稿卷
元 · 趙孟頫 · 杭州福神觀記
明 · 唐寅 · 書七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