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而篇第15篇感悟?【原文】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論語學而篇第15篇感悟?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原文】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譯文】孔子說:“沒有人了解我啊!”子貢說:“為什麼說沒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說:“我上不怨恨天,下不責備人,下學禮樂而上通于天命,了解我的恐怕隻有天吧!”
《為政》篇中有兩個“寡尤”。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阙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阙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這裡的“尤”是“過錯”的意思,言寡尤就是說話謹慎言語方面少犯錯誤。本章的“不尤人”的“尤”又該怎樣來解釋呢?“尤”的本義是手上所生多指或贅疣,無論是多指還是贅疣,都是病态,這個意思後來由專造的“疣”字來表示。“尤”引申為罪過、過失。“尤”做動詞講,又從罪過、過失引申為認為誰有罪過、過失,即怪罪、責怪。也就是由本章的“不怨天、不尤人”演變出的成語“怨天尤人”的“尤”的意思。
莫我知也夫!
“莫我知也夫!”孔子歎息道:哎!沒有人了解我啊!《論語》中孔子一直都在教導學生不要在意别人不知道自己,不了解自己。《學而》開篇第一章就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學而》篇最後一章還呼應首章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擔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擔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裡仁》篇孔子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無需擔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擔心自己不具備讓人了解的本事。本篇孔子又重複了這個意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還用荷蒉而過孔氏之門者的話說:“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沒有人了解自己,就專守己志算了。下一篇《衛靈公》中還說:“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再一次強調要在乎的是自己有沒有能力,而不要在乎别人不了解自己。我們可以總結說孔子内心的想法是并不在乎别人是否了解自己,隻在乎自己是否達到了應有的修為。自己隻需要努力地修行君子,修養仁德,做得更好,成為一個值得别人了解的人物。
聖人也有情緒低落的時候
但聖人也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也會抱怨一下當權者不了解自己的理想抱負!子貢說:您這樣偉大一個聖人,為什麼說沒有人了解您呢?于是引出了孔子為數不多的自我評價:“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朱熹注:“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學而自然上達。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無以甚異于人而緻其知也。然深味其語意,則見其中自有人不及知而天獨知之之妙。蓋在孔門,惟子貢之智幾足以及此,故特語以發之。惜乎其猶有所未達也!”得不到上天的授權不會去抱怨老天的不公,與統治者思想不合,也不會去指責當權的國君、大夫。知道自己隻要堅持去埋頭鑽研學問,就一定能夠上通天命。朱子說,這個話很有意思,你能感受到人不能了解而唯獨天了解的妙趣。還說,在孔門隻有子貢的智力水平可以理解孔子的這個思想深度,所以特意說給子貢聽。隻可惜子貢也沒有聽懂孔子之意。這裡朱子還暗含了一層意思,那就是先賢如子貢者也有聽不懂孔子話的時候,但我朱熹聽懂了!
朱子在《論語集注》中引用了程子的話:“不怨天,不尤人,在理當如此。”又曰:“下學上達,意在言表。”又曰:“學者須守下學上達之語,乃學之要。蓋凡下學人事,便是上達天理。然習而不察,則亦不能以上達矣。”這也正是前述朱子所言:“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無以甚異于人而緻其知也。”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理。人事與天理是相通的,隻要認真研習,反己自修,循序漸進,從人事入手就能通曉天理。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孔子說:我上不怨恨天,下不責備人,下學禮樂而上通于天命,了解我的恐怕隻有天吧!這個世界上沒什麼人能真的理解我,能理解我的恐怕也隻有上天吧!這是聖人的無奈,這是聖人的哀歎,這是聖人的孤獨!
道客村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身負天命孤獨行;
下學上達學之要,不怨上天不尤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