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具備知覺感應,知覺的基本特性則是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科目中的一個常考知識點,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四個特性如何進行區分會更加容易。
1.選擇性:人在知覚過程中把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優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覺的選擇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叫對象,未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叫背景。
知覺的對象與背景是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當我們從注視黑闆上的文字轉移到挂圖時,挂圖便成了清晰的對象,而黑闆上的文字則成了知覺的背景。知覺的對象與背景的互相轉化在雙關圖形中表現得更為清楚。(看看下面這張圖,你看到的是天使還是魔鬼?)
影響知覺選擇性的因素有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從客觀而言主要有以下幾點。
(1)客觀:對象和背景間的差異(出黑闆報時重點部分用彩色粉筆字迹最清楚)、對象的活動性(閃爍的霓虹燈廣告)、刺激物的新穎性(教師新穎的教學内容和教學方式)等等。
(2)主觀:有無明确目的或态度、定勢、興趣等(進入圖書館之後,喜歡看曆史書的人多把曆史方面的書當作對象,而把其他書作為背景)。
2.整體性:知黨的對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屬性組成的。人在知覺時,并不把知覺對象感知為個别孤立的部分,而總是把它知覺為統一的整體。(你看到的是什麼,是一個圓對嗎?還是說其實是很多的小線段,隻是你以為它是一個圓?)
影響的因素主要涉及的是:
(1)刺激物的結構,包括刺激物的空間分布(空間上的接近)和時間分布(時間上的連續);
(2)個體的知識經驗(可對當前知覺活動提供補充信息)。
3.理解性:人在知覺某一事物時,總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認識知覺對象的特征。(看看下圖,導遊會告訴你這個景點的名字叫“猴子觀海”,看看像不像一直猴子在看雲海?)
影響理解性的因素有:
(1)個體以往經驗;
(2)詞語的作用(“猴子觀海”就是導遊的語言幫助你形成的理解);
(3)動機與期望、情緒與興趣以及定勢等。
4.恒常性:是指客觀事物本身不變但知覺的條件在一定範圍内發生變化時,人的知覺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的特性。在不同的物理環境中,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離知覺某一熟知的物體雖然該知覺對象的物理屬性(大小、形狀、明度、顔色等)受環境情況的影響而有所改變,但是對它的知覺卻保持相對穩定性,知覺的這種特征,稱為知覺的恒常性。(看看這兩個人,是不是差不多高呢?)
影響的因素主要有:
(1)視覺線索;
(2)知識經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