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一定要做胃鏡嗎?除了胃鏡還能有其他的診斷方法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其實,“胃痛”不一定都需要做胃鏡,因為我們的内髒器官的疼痛,定位不一定很準确,有時候你認為是胃痛,其實并不是,而是其他器官的疾病導緻的疼痛。例如,急性闌尾炎,往往先表現為“胃痛”,然後轉移到右下腹痛;再比如冠心病,有時候也可能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如果是病因很明确,也不需要做胃鏡,例如進食不潔食物之後,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等不适,很可能是急性胃腸炎,也不需要做胃鏡檢查。#清風計劃##真相來了#
胃鏡檢查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檢查手段,醫生用一根帶有攝像頭的鏡子,依次從口腔進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腸,所以,胃鏡不僅僅是可以診斷胃部的疾病,還可以診斷食管、胃部和十二指腸疾病。除了診斷疾病,胃鏡還可以做治療,例如取異物,切息肉,切除早期癌症,内鏡下止血等等。那麼,哪些人需要做胃鏡呢?
以下人群需要做胃鏡:1、反複腹痛,尤其是上腹部及臍周疼痛,原因不明的患者;
2、黑便或者嘔血,懷疑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3、經常性惡心、嘔吐,特别是嘔吐胃内容物;
4、有明顯的的消化道症狀,例如,上腹部不适、吞咽不适、異物感、吞咽困難、厭食、反酸、嗳氣、上腹飽脹、燒心感等;
5、胃鏡下治療:取異物、息肉摘除,胃扭轉複位,止血,食道狹窄擴張術等;
6、不明原因的消瘦,原因不明的貧血;
7、不能用心肺疼痛解釋的胸骨後疼痛;
8、上消化道鋇餐造影檢查不能确定病變性質、或者症狀與鋇餐檢查結果不符、鋇餐提示上消化道病變,需要進一步明确診斷;
9、胃術後常規複查,以及其他需要定期随訪的疾病,例如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胃息肉等等;
10、高危人群的常規體檢,食管癌和胃癌的常規篩查。我國對于胃癌的高危人群,是這樣定義的,年齡大于等于40歲,如果有以下任何一條,就需要做胃鏡檢查:①胃癌高發地區的人;②幽門螺杆菌陽性的患者;③曾經得過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後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的癌前疾病;④胃癌患者的一級親屬;⑤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如攝入高鹽、腌制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
我國也是食管癌高發國家,食管癌的篩查,首選胃鏡檢查,對于普通人群,建議從55歲開始接受篩查。如果存在以下任何一個高危因素,應該從40歲起開始接受篩查:(1)、長期居住于食管鱗癌高發區;(2)、一級親屬得過食管鱗癌;(3)、曾經有食管病變史(食管上皮内瘤變);(4)、本人有癌症病史;(5)、長期吸煙史;(6)、長期飲酒史;(7)有不良飲食習慣,例如進食快、熱燙飲食、高鹽飲食、進食腌菜者。
哪些人不能做胃鏡?因為胃鏡是有創的一種操作,有一定的風險,以下人群不建議做胃鏡。
(1)有精神疾病,無法配合的患者;
(2)嚴重心髒病:如嚴重的心律失常、心肌梗塞活動期、重度心力衰竭;
(3)嚴重的肺部疾病:例如哮喘急性發作、呼吸衰竭無法平卧者;
(4)懷疑胃十二指腸穿孔或穿孔的急性期;
(5)咽喉部疾病,内鏡不能插入者;
(6)胃、食管化學性燒傷的急性期;
(7)脊柱嚴重的畸形,無法平卧的患者。
胃鏡檢查的注意事項第一,胃鏡檢查之前需要禁食6至8個小時;
第二,胃鏡檢查有一定的不适,大部分人都可以耐受,如果無法忍受,可以選擇無痛胃鏡,睡一覺就結束了,沒有任何痛苦;
第三,檢查後,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咽喉部疼痛、腹痛、腹脹等不适,屬于正常現象,一般不需要特别的處理;
第四,如果取了病理活檢或者做息肉切除,有可能出現少量出血,一般會自愈,不需要特别的處理;如果腹痛劇烈或出現解黑色的大便或者血便,必須立即到醫院就診。
第五,普通胃鏡檢查後就可以吃東西,建議清淡飲食,不要吃生、冷、硬及刺激性食物;無痛胃鏡檢查後1小時可以喝水,2小時可清淡飲食,避免生、冷、硬及刺激性食物;取活檢或息肉摘除者,胃鏡後兩天(患者具體情況不同,限定天數可能不同,部分患者可能需短暫禁食)内建議半流質軟食,避免生、冷、硬及刺激性食物;
第六,做無痛胃鏡檢查的患者,需要麻醉,所以要有家屬陪同簽字,術後24小時禁止飲酒及從事危險性工作,如騎車、駕駛、高空作業或者進行精細工作等;
第七,檢查後出現不适感及不良反應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多久做一次胃鏡?多久做一次胃鏡,需要根據你第一次胃鏡檢查的結果來決定:
如果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患者,可以在三年後複查一次胃鏡;
胃潰瘍的患者,治療之後需要複查一次,如果治療好了,以後可以每年查一次;
如果胃裡面有大息肉,切除之後,每年要複查一次;
胃癌的患者,手術後需要至少每年複查一次;
慢性萎縮性胃炎,伴有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患者,複查的頻率要更加頻繁,至少每半年或者一年,複查一次胃鏡;
40歲以上, 家族中有胃癌家族史,有胃的癌前病變等疾病的患者,需要每年複查一次胃鏡。
歡迎分享,如果有問題,可以留言,更多醫學科普,請關注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