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投資價值及分析?引言: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當在經濟中占據舉足輕重地位的房地産被錘趴時,又有誰可以獨善其身?,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基建投資價值及分析?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引言: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當在經濟中占據舉足輕重地位的房地産被錘趴時,又有誰可以獨善其身?
原以為2021年的房地産企業跌宕起伏隻是偶然現象,但随着暴雷、爛尾、資金鍊斷裂、破産清算......屬于房地産企業的弊端在2022年上半年愈演愈烈。就連背靠國資的綠地,也在今年5月打破國企“金身不破”的信仰,不折不扣成為了中國首家債務暴雷的千億級國資房地産企業!
而我國建築業總産值中超過60%來自房建領域。作為建築業的第一大客戶,建築企業與房地産企業業務聯系緊密。
随着房地産企業陷入持續性财務困境,房地産下行壓力仍在持續,在地産行業動蕩的背景下,身處房地産上遊的建築行業也受到不利影響。
疫情影響反複持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行業轉型已然成勢,建築企業經營愈發困難。重點領域支撐乏力,全年基建隐憂顯現。
一、行業現狀
(1)投資端
基建穩增長政策陸續出台後實際落地舉措不足,基建重點領域(道路、鐵路、水利)增速在年初短暫反彈後,後續增長開始呈現乏力态勢,1-5 月道路投資同比下降0.3%,鐵路投資同比下降3.0%。
(2)政策端,基建投資與開工前置對市場信心的提振作用有限,由于缺少具備可持續性的政策舉措,基建增速在年初反彈後繼續開始持續下行。
當前基建投資對經濟與信心的修複效果不及預期,穩經濟壓力仍然嚴峻,我們認為後續的政策需要明顯加大力度,更關注解決實際問題,下半年有望看到政策演變的幾條路徑:
1) 盤活存量優質資産吸納更多社會資金;
2) 發行特别國債對接重大項目,直接給予資金支持;
3) 适當放松專項債對項目收益性的監管要求;
4) 适當放松城投債發行監管。
(3)項目端
使用專項債用作資本金的項目數占比僅有2.3%,反映真正符合要求的項目很少,導緻專項債總體的撬動作用有限。PPP 項目集中開工,但新入庫項目和落地項目投資額分别下滑7.9%和64.5%,項目回報機制方面,盡管可行性缺口補助類項目的占比顯著提高,但融資條件最好的使用者付費類項目占比仍然較低。
二、企業新簽合作現狀
整體新簽不及預期,央企龍頭優勢擴大
2022 年Q1 建築業新簽合同額6.34 萬億元, 同比增長2.1% , 相對于上年四個季度的增速31.9%/14.4%/7.8%/5.96%持續下行,“穩增長”政策驅動下的實際落地訂單增長略低于市場預期。2022 年Q1,八大建築央企新簽合同額3.25 億元,同比增長19.7%,大幅領先建築業新簽增速。八大央企新簽合同額占建築業新簽合同比例達到51%,同比去年一季度提升7.5 個百分點,反映出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央企龍頭優勢持續擴大。
三、投資闆塊
六月跑輸大盤,靜待明确的政策信号,複蘇邏輯下,闆塊熱度明顯降溫。
6 月1 日-6 月27 日,申萬建築裝飾指數下跌0.08%,同時期上證指數上漲6.19%,滬深300 指數上漲8.84%,在申萬31 個行業中排名第30.年初至今(截至6 月27 日),申萬建築裝飾指數下跌3.48%,同時期上證指數下跌6.97%,滬深300 指數下跌9.63%。
四、投資建議
基建穩增長為主,重點關注裝配式和綠色建築
央企基建企業一季度新簽營收穩健增長,龍頭優勢持續擴大,推薦交通基建龍頭中國交建;裝配式建築在穩經濟的環境下持續承壓,但行業轉型升級的大趨勢仍未改變,随着下半年經濟逐漸回暖和疫情好轉,闆塊具有較強的複蘇彈性,推薦裝配式鋼結構龍頭鴻路鋼構;綠色建築是實現“雙碳”目标下的重點發展領域,BIPV滲透率有較大的潛在提升空間,看好闆塊在疫情後複蘇期的業績兌現,推薦綠色建築設計龍頭啟迪設計。
五、風險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預期;重大項目審批進度不及預期;疫情反複導緻地方财政壓力持續增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