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讀者聽說過化橘紅,它是目前國内外最為緊俏的中藥原材料之一,有巨大的市場前景。據悉,某廣西農民種植240畝化橘紅,近年來經濟效益可達21~41萬元,呈逐年增長趨勢。化橘紅幹果480元/公斤,鮮果70元/公斤,制成中藥劑價格可成倍上漲。目前,藥用橘紅年需求量約為500萬噸,但多年來主要以廣東化州種植為主(年産量約600噸),可見化橘紅存在較大的市場缺口。種植橘紅已成為不少農戶發家緻富的好路子。那麼,化橘紅是啥,有啥功效咧?小編帶各位讀者來了解一下。
一、植物特征
常綠小喬木,高約3~3.5米,品種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見圖1)。果實圓形或略扁,一般高10~15厘米,寬11~13厘米。花期3月,果期8~9月。果實采收時間在5月初至6月中旬(見圖2)。化橘紅樹苗種植三年後可結果,産生經濟效益。
圖1. 化橘紅喬木
二、功效特點
化橘紅是一種名貴中藥材,具有散寒燥濕,利氣消疾,止咳、健脾消食等功效,有“南方人參”之稱,民間更有“一片橘紅一片金”的說法。早在漢朝、明清被列為朝廷貢品、禦用藥品,在醫藥史上有一千多年的曆史。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橘紅療效獨特,能利氣、化痰、止咳。因橘紅在化痰止咳、風寒咳嗽方面有着較好的治療效果,不管在制藥方面還是在保健飲品方面都有着較大的市場。
圖2. 化橘紅鮮果和幹果
三、地域分布
我國中醫将中藥生産地分為“道地”産區、非道地産區,“道地”産區藥材品質往往高于非道地産區,這與道地産區特殊的生态環境密切相關。廣東省化州市為化橘紅的道地産區,明代《高州府志》載有“化橘紅唯化州獨有”,該市現已被國家授予“中國化橘紅之鄉”的稱号。由于市場對化橘紅的供不應求,近年來其他省(廣西、雲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也有種植,形成化橘紅的非道地産區。通過調研分析,土壤特有的礞石及微量元素可能是化橘紅優良品質形成的關鍵因素,通過向非道地産區補充礞石及微量元素對于提高當地化橘紅品質可能具有較好的效果。
以上即是化橘紅的基本信息介紹,有關其生長特征、田間管理及施肥,親愛的讀者可關注下期動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