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糖
家長群不應成為老師和家長的枷鎖。
随着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人們之間的溝通交流越發便捷了,尤其是家長和老師之間,以前隻能尴尬的面談,如今可以在互聯網進行溝通交流,微信家長群成為二者有效溝通平台。
但科技的進步有時是好事也是壞事,微信家長群的存在既有便利也有尴尬,部分家長在群裡的輸出讓老師承受不了。
那些家長群的尴尬瞬間
★不懂一元一次方程的家長
一元一次方程是小學六年級學習的内容,利用xy能解決很多看似繁雜的應用題,按道理來說上過小學的都應該知道。
沒想到這波家長理解能力如此差,把老師所說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為解一次方程收1元錢,信誓旦旦地反駁道:“還收錢啊,可以投訴嗎?”
可想而知遇到這樣的家長,老師有多無奈,内心的OS一定是:“沒文化真可怕!”
★“金蓮老師”很順口
老師姓潘,當一連串的“辛苦了潘老師”出現在家長群中,一位家長開始變得恍惚了,脫口而出“金蓮老師”.
可想而知看到“金蓮”2個字,老師有多麼無奈,隔着屏幕都感覺到尴尬的氣氛要溢出來了。
★意料之外的錯别字
一些家長面對家長群中老師發的消息非常不走心,大多是看過一眼,就會回複收到,因此很容易出錯,比如這位家長将好的回複成“媽的”。
後面一位家長更沒心直接複制,試想一下家長群滿屏飄着“媽的”是怎樣的情景。
★“今天這個群必須姓劉”
微信群名稱隻有群主和管理員能修改群名,一般家長群的群主是老師,管理員是家委會成員之一,這位管理員不知道是不是工作太累了,眼睛撺花了,非要把群名修改為“劉子涵爸爸”。
老師多次糾正多次被修改,好像在與老師對着幹,放出豪言壯語:“今天這個群必須姓劉”,無奈之下老師将劉子涵爸爸踢出群。
家長群變味了
上述家長在家長群裡的烏龍操作讓老師哭笑不得,家長看似讨好的行為,卻不白老師待見。
老師發完一條消息後,并不希望看到滿屏的“收到”,既浪費時間又影響辦事效率。
這還不是最招老師反感的,一些家長無理由的拍馬屁,老師但凡發一條消息,回複收到後面都會加一句“老師辛苦了”,這讓老師感覺到很尴尬。
更尴尬的是,每到節假日那些喜歡拍馬屁的家長,會在網上複制一段誇獎老師的詩句,一股腦地發到家長群中,這種無用的誇獎除了制造尴尬氣氛毫無意義,老師并不受用。
家長群除了讓老師感到尴尬外,一些家長也喜歡不起來。
比如部分家長喜歡在家長群中炫富,有意無意地發一張照片,裡面有奢侈品牌包包、豪車、大房子等等。
再比如老師什麼事都在群裡通知,家長要時時刻刻關注家長群,一不小心漏掉消息就要往上翻上百條消息。
這也能忍受,關鍵是有些時候老師太過于依賴家長群,什麼事在家長群中通知完就啥都不管了,其餘責任就落在了家長的肩上。
本來工作就夠繁忙的,每天還要應對家長群,讓家長痛苦不堪。
家長、老師作為教育的兩方當事人,都對家長群産生意見,那麼家長群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取消家長群”呼聲越來越高
家長群慢慢變了味,讓老師和家長都痛苦不堪,一些家長不堪重負選擇退群,因此取消的聲音越來越大,甚至鬧上了央視。
網絡時代下,微信群作為有效的溝通渠道,還是有存在的必要的,節省了很多時間,但是一定要善用微信群才能起到作用。
首先,老師是家長群的發起者,一定要起到監管的作用,平時可以在群中發“不允許私聊”這樣的限制信息。
其次,老師不要過于依賴家長群,比如将學生作業發到家長群中,讓家長去監督學生寫作業,造成家長的負擔,完全可以直接面對面告知給學生,這樣效率更高,而且還能鍛煉學生的規劃能力。
最後,除了家長群外,家長和老師還要建立更有效的溝通方式,私聊、面談都比家長群更有效,且更有利于學生的教育之路。
教育本就是意見麻煩的事,作為當事人之二,家長和老師千萬不能怕麻煩。
今日話題:
你在家長群中遇到過哪些尴尬的事?屏幕下方留言分享吧。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