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經典語錄全解? 【原文】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論語經典語錄全解?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原文】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譯文】
9.29 孔子說:“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14.28 孔子說:“君子之道有三個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會憂愁,聰明的人不會迷惑,勇敢的人不會畏懼。”子貢說:“這正是老師的自我表述啊!”
同樣的内容,記錄了兩章。兩章的分别是後一章比前一章更加詳細,更為豐富。記錄了孔子是針對“君子之道”而講的三個要點,也記錄了當時在身邊的子貢的反應“夫子自道也。”子貢認為老師在用他自己來說明君子之道。這兩章的内容告訴我們,孔子弟子們記錄老師的言語也是會出“差錯”的。所以,我們在理解孔子的言語的時候,根據語境語義的需要也可以做适當的調整,不必過于死闆。
朱熹《集注》:“明足以燭理,故不惑;理足以勝私,故不憂;氣足以配道義,故不懼。此學之序也。”朱子認為,智者之明足以搞清楚各種道理,所以不惑;仁者的理性足以壓制個人自私的欲望,所以無憂;勇者之正氣符合道義,所以不會恐懼。朱子還說這“知、仁、勇”三者是學習的次序。《中庸》說,“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就是來源于孔子本章的話,也是在繼續給這句話做注解。智慧、仁德、勇敢這三者是天下的大德行。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這三種品質稱為“君子道者三”,認為是一個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須具備的三種美德。
孔子及其學生的邏輯問題就三個關鍵詞的順序而言,第一章是“知、仁、勇”,第二章是“仁、知、勇”。顯然第二章的記載更為符合孔子仁的思想。我們前面篇章中講過,仁是一個總括的概念,包含了義、禮、智、信、忠、孝、愛、親、廉、恥、勇等等内容,仁的内涵是由這些概念共同組成的,具備了其中的一個或幾個都稱不上仁。隻有把所有這些概念都融會貫通并融入自己的頭腦之中,指導自己的行動,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才能說是仁。“仁”包含“智”和“勇”。這裡的“知”通“智”,是智慧的意思。“智”和“勇”兩個概念都是“仁”的的一部分,把“仁”放在“智”和“勇”之間來說就顯得邏輯混亂。第一章的記載有些随意。比如我們做會議記錄,不能完全按照發言人的口語順序來記,該調整的還是要做調整,真實完整的意思表達才是記錄的靈魂。這個記錄的學生邏輯上存在問題,可能比較死闆,認為真實記錄才是最重要的。
另一方面,這三個要點的提出,也說明孔子的邏輯思維存在一定的問題。既然仁包含了智和勇,它們就不能是并列關系,仁處在一個更高的層面。“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可以調整為:“君子之道者仁,仁者必知、勇。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仁者不憂。”或許孔子就是這個意思,隻是記錄的人過于忠實孔子的講話順序,或者說過于在意文學性的語言提煉,而忽視了三個概念之間的内在邏輯。
朱熹是儒學大家,一代宗師,也自稱孔子的學生,他說“此學之序也。”這個評價顯然也被孔子帶入了溝裡。不知道朱子是否認真想過學者如若真的按照這個邏輯混亂的順序去修行的話,會是個什麼樣的結果?先修智慧,這沒有問題。再修養仁德,最後再去修養勇敢,第二步都已經“仁”了,當然是已經有了勇才算得上是仁,那還要去修養勇敢做什麼?所以有時候發現這些先儒們做文字遊戲,顯得憨态可掬。
仁者不憂朱子說“理足以勝私,故不憂”。仁者的理性足以壓制個人自私的欲望,所以無憂。孔子認為他的“四科十哲”中的十大弟子都還達不到仁的境界。說他自己也是“若聖與仁,則吾豈敢?”孔子給仁制定了一個超高的标準。本章孔子重點強調的是仁的内涵中的“智”和“勇”兩個基礎方面。
仁者是無私心的利益衆生者,有仁德的人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為了衆生,他沒有自己,沒有私利,不為名利,不為得失。也就是完全放下了自我,放下了我執,像佛家所說的我都沒有了。仁者的所作所為都問心無愧,碰到困難他有“智”來解決,碰到危險他有“勇”來解決。有智有勇的仁者,既沒有困難又沒有危險,自然不會有什麼事情可以讓他憂心。
真正的仁者也不會為仁所困,他做的一切都是發自内心的自然流露。根本無需考慮這件事是不是符合仁的标準。仁與他已經融為一體了。他做事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我還要告誡自己這類事不仁,所以不要去做;那類事合乎仁,所以要去做。甚至告誡自己日行一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些行為都還遠遠沒有達到仁的标準。不過是修行路上的近仁而已。
知者不惑朱子說“明足以燭理,故不惑”。智者之明足以搞清楚各種道理,所以不惑。智者就是有智慧的人。普通人不能稱為智者,我們是惑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這是唐代大學者韓愈《師說》中的名句,很多人中學的時候就學習過,肯定還背誦過。可是學習、工作、生活中真的能拿來用的人就不多了。我們很多時候,甯願迷惑着,不懂裝懂,或者故意回避這些迷惑點而假裝它不存在,也不去從師解惑。這就是我們隻是普通人的根本原因之一。
佛家認為觀達真理,稱為慧。智慧具有照破一切、生出善法之能力,可成就一切功德,以至成道,故稱慧根,多指能信入佛法的根機。當一個人能夠放下得失,放下私利的時候,智慧就生起來了。佛家認為智慧是你自性中的德流露出來的,不是你學來的,也不是别人教你的。南懷瑾先生說“你隻要把自私自利放下,把你的執着放下,你就會有智慧。放下的愈多,智慧就愈高。你放下了執着,你就有阿羅漢的智慧;放下了分别,你就有菩薩的智慧;如果把起心動念都放下了,那你跟佛的智慧沒有兩樣,你就是佛。這個智慧是本性中具足,本覺本有。”
我們學《論語》,學的也不是知識,這裡也沒有多少知識點可供學習。知識點最多也就是一些春秋時代的曆史知識,禮儀形式和待人接物的知識。整本《論語》卻充滿了智慧。我們要學的是古聖先賢的智慧,學習他們思考問題的方法,學習處理好個人、家庭、社會、國家關系的邏輯。把這些智慧都學到手,融入到生活中指導我們的行動,我們也就不會有困惑了(知者不惑),才能幫助我們以及家族得到成功和幸福。
勇者不懼朱子說:“氣足以配道義,故不懼。”勇者之正氣(勇氣)符合道義,所以不會恐懼。朱子的意思是說勇氣符合道義所以不會恐懼。孔子多次強調“勇”的前提是“義”。“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陽貨》)内心沒有道義這個框框,勇敢就變成了莽撞、野蠻,就是“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述而》)“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适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君子行走天下,義字當先。孔子提倡見義勇為,“見義不為,無勇也。”(《為政》)
勇者可以面對一切危險,以義為前提行事,該做就做,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不該做就不做,根本不會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連結局的成敗都無所謂。這才是真正的勇,“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大勇。
孔子認為修養君子,必需具備許多的品德,這兩章他強調的是其中的三個方面:仁、智、勇。《中庸》說:“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這些都屬于智慧層面的道德修養。蘇格拉底則提出了“美德就是知識”的命題。他認為一切美德都離不開知識,知識是美德的基礎,知識貫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觀念和準則,任何美德都須具備相應的知識,無知的人不會真正有美德。認為:“美德由教育而來”。這個命題的實質其實不是美德是不是知識,而是“美德需要教育”。這跟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完全相符的。孔子認為仁德是需要一點點去學的。孔子的學還更進一步地包含了實踐的行。孔子在跟弟子講仁德的時候總是隻講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概念,然後要求弟子們去身體力行,悟到了真谛再去學習新的概念。正如本章,重點就是講仁之中的智和勇。
道客村曰:
智勇雙全近仁道,
仁者無憂子之告;
修行君子重在行,
步步為營時時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