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老子國學啟蒙

老子國學啟蒙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4 18:07:31

老子國學啟蒙?作者:張景(江蘇師範大學哲學範式研究院講師),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老子國學啟蒙?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老子國學啟蒙(老子寵辱若驚新解)1

老子國學啟蒙

作者:張景(江蘇師範大學哲學範式研究院講師)

“寵辱不驚”是一個常用成語,并由此引出另一個成語——受寵若驚,這兩個成語最早出自《老子》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這段話中的“寵辱若驚”,被學界普遍解釋為:“得寵得辱,失寵失辱,皆若驚者。”(高亨《老子正诂》)“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受寵驚喜而受辱驚恐。寵辱,都用如動詞,指受到寵辱。”(張松輝《老子新解》)《現代漢語詞典》也把“寵辱不驚”解釋為:“受寵或受辱都不為所動。”

這些解釋乍看起來,很有道理,也符合常理,但聯系《老子》全書及本章内容,就會發現這一解釋并不符合老子原意。《老子》全書的主旨是在讨論最高統治者的品行與治國方略,本章也不例外,因此本章最後指出:“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認為隻有寵辱不驚的忘我之人才可以托付天下。可以托付天下者,自然非天子莫屬。換言之,本章是就天子品德而言。既然是就天子而言,那麼“受寵”二字就失去所指對象,因為天子是最高統治者,隻有他有資格去寵幸别人,哪裡還會有什麼人有資格去寵幸天子呢?

出現這種誤解,是因為後人多從“受寵”“寵幸”這一常用義去理解“寵”字,而忽略了“寵”還有一個更為原始、而今人較少使用的含義——尊崇、尊貴。《說文·宀部》:“寵,尊居也。”“寵”的最早含義是“居于尊貴之位”。這一用法在古籍中經常出現,如《國語·楚語下》:“寵神其祖,以取威于民。”韋昭注:“寵,尊也。”《漢書·佞幸傳》:“諸附倚者皆得寵位。”所謂“寵位”,即尊貴的地位。“寵”還有一個與尊貴近似的含義——榮耀。《國語·楚語上》:“赫赫楚國,而君臨之,撫征南海,訓及諸夏,其寵大矣。”韋昭注:“寵,榮也。”既然“寵”有尊貴、榮耀的意思,那麼與“寵”相對的“辱”,則是低賤、屈辱的意思。在《老子》中,我們也能找到内證:“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二十八章)“榮”“辱”構成一對反義詞。

關于“寵辱若驚”的“驚”,學界都把它解釋為吃驚、驚恐。如果按照驚恐的意思理解,就會有一些滞礙不通的地方:受辱固可引起驚恐,受寵何必驚恐?雖然不少學者曲為之解,但終不順暢。這裡的“驚”應為動亂、不安的意思。《詞源》:“驚:亂貌。《呂氏春秋·慎大》:‘衆庶泯泯,皆有遠志,莫敢直言,其生若驚。’注:‘驚,亂貌,民不敢保其生也。’”《嶽陽樓記》中的“波瀾不驚”的“驚”就是動蕩不安的意思,後人常用“波瀾不驚”形容心境平靜。老子的“寵辱若驚”的“驚”,指的就是内心動蕩不安。

老子的意思是說,作為聖王,無論身處尊貴地位,還是身處危險境地,都能坦然處之,心裡不會産生任何波動。身處尊貴地位而内心平靜如常的帝王典範是舜、禹。《論語·泰伯》:“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朱熹《論語集注》解釋說:“不與,猶言不相關,言其不以位為樂也。”身處天子之位的舜、禹并不因為地位的尊貴而沾沾自喜。《莊子·逍遙遊》把這樣的聖君稱為“神人”,郭象描述神人說:“夫神人即今所謂聖人也。夫聖人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于山林之中,世豈識之哉!徒見其戴黃屋,佩玉玺,便謂足以纓绂其心矣;見其曆山川,同民事,便謂足以憔悴其神矣;豈知至至者之不虧哉!”(《莊子注》)地位尊貴的聖君與隐居山林的隐士具有一樣的平靜心境。

身處逆境而能夠保持心境平靜的帝王典範應是周文王。《史記·周本紀》載:“其囚羑裡,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羑裡時,随時都有可能被殺害,然而他心靜如常,依然能夠安心地從事學術研究。

這些聖王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們已經做到了本章說的“無身”。關于“無身”,馮友蘭解釋說:“人們的許多麻煩,正是因為人們有這個身體,如果沒有這個身體,一切麻煩也都沒有了,也都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哲學史新編》第2冊)任繼愈《老子新譯(修訂本)》把這段話翻譯為:“我所以有大患(虛榮),由于有了我的身體;若沒有我的身體,我還有什麼禍患呢?”并解釋說:“他認為有許多麻煩,是由于自己這個人的存在而引起的,為了避免給自己招來憂患,最好不要身體。身體都不存在了,還有什麼憂患呢?照這樣的邏輯,為了避免牙痛,就不要牙齒,為了不犯錯誤,就不要工作。”如果把“無身”理解為消滅自身,就與老子“長生久視”(五十九章)的思想嚴重抵牾。實際上,老子的“無身”就是人們說的“無我”“忘我”“無私”,也即《逍遙遊》說的“至人無己”。老子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寵辱若驚”,原因就在于把自身利益看得太重。如果一個人達到了無私、忘我的境界,把貴賤榮辱置之度外,他就不會因此而動心,甚至根本不會有榮辱之心。

按照這一理解,本章可翻譯為:“如果地位的尊貴或低賤能夠使之動心的話,那是因為他把大災難(道家視名利為災難)看得像生命一樣重要。何為‘寵辱若驚’?把尊貴地位視為榮耀,把低賤地位看得卑下,所以得到這些地位會動心,失去這些地位也會動心,這就叫‘寵辱若驚’。何為‘貴大患若身’?我們有這些災難的原因,是因為太看重自我,如果能夠做到無我,我們還會有什麼災難呢?因此,隻有重視全身心投入治理天下的人,才可把天下交付給他;隻有願意全身心投入治理天下的人,才可把天下托付給他。”本章講的道理與第七章講的“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一緻,天子以無私精神治理國家,國家治理得安定祥和,反過來也成就了天子的“私利”。

本章主要是在讨論天子的思想境界,但這種境界也可以體現在其他人身上。《屍子》逸文說:“為令尹而不喜,退耕而不憂,此孫叔敖之德也。”《莊子·田子方》對此記載得更詳細:“肩吾問于孫叔敖曰:‘子三為令尹而不榮華,三去之而無憂色。吾始也疑子,今視子之鼻間栩栩然,子之用心獨奈何?’孫叔敖曰:‘吾何以過人哉!吾以其來不可卻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為得失之非我也,而無憂色而已矣。我何以過人哉!且不知其在彼乎?其在我乎?其在彼邪,亡乎我;在我邪,亡乎彼。方将躊躇,方将四顧,何暇至乎人貴人賤哉!’”孫叔敖三次擔任宰相而不以此為榮,三次被罷官而不以此為憂,地位的高貴與低賤都無法引起孫叔敖心境的波動,這就是典型的“寵辱不驚”,也即不為富貴貧賤而動心。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18日11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