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階段新理念新征程·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光明日報記者 萬瑪加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中最具影響力的主體文化。發源于青海東部“三河間”地區的河湟文化,是黃河源頭人類文明化進程的重要标志,與河洛文化、關中文化、齊魯文化等一起,構成黃河文化的重要分支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青海東部河湟谷地自古以來物産豐富,多民族繁衍生息、交融共生。如今,走進河湟谷地,人們不僅為這裡雄渾的山川景觀和恬靜的田園風光所吸引,更為這裡瑰麗奇特的曆史文化和民俗風情所感染、所陶醉。柳灣彩陶、古堡邊牆、湟水夕照、古刹晚鐘、六月“花兒”、新春社火、土族“納頓”、撒拉爾“口弦”、皮影、雕塑、酥油花……河湟谷地宛如一條滄桑變幻、流光溢彩的曆史、宗教和民族文化藝術長廊。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古籍保護、研究、利用,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加強各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近年來,青海作為河湟文化的發祥地和核心區,不斷挖掘河湟文化蘊含的深厚價值,彙集起保護黃河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努力實現以河湟文化繁榮興盛全面推動黃河文化傳承創新,不斷增強河湟文化的生命力、傳播力、影響力。
河湟皮影戲是河湟地區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文藝形式之一。圖為群衆在觀看皮影戲。王偉才攝/光明圖片
加大投入打造河湟文化品牌
“河湟”既是一個地理概念,又是一個曆史概念,更是一個文化概念。而今天彩陶故裡、拉面之鄉、青繡之源、醉美海東等美譽,給河湟文化的概念又賦予了新的寓意。
“我們海東被稱為‘彩陶故裡’,就是因為1974年在柳灣出土了大量彩陶。”青海柳灣彩陶博物館館長趙元傑告訴記者,柳灣彩陶的發現被列為20世紀我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位于海東市樂都區的柳灣遺址是中國黃河上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原始社會部落聚集區遺址,出土彩陶文物6萬餘件,占中國出土彩陶數量的80%。
海東還是青繡的主産地和集聚地。“我的傳統刺繡手藝全是母親教的,大到嫁衣,小到鞋墊,都可以繡制。”今年55歲的朱二奴是青繡的省級傳承人,作為一個農民,朱二奴沒有想到,這個再平常不過的技藝,如今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成了青海着力打造的文旅品牌。
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呂霞介紹,“青繡”是青海藏繡、土族盤繡、湟中堆繡、河湟刺繡、撒拉族刺繡、蒙古族刺繡等民間傳統刺繡的簡稱。目前,青海全省有刺繡類非遺項目12項、刺繡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9名、刺繡企業50餘家。30萬繡娘用老手藝繡出新生活,“指尖上的青繡”成為河湟文化的金名片。
河湟地區金銀器皿打造過程的錾刻技藝,千錘萬錘體現了藝人對藝術的熱愛。王偉才攝/光明圖片
“我們出台了《青海省青繡經濟總部組建工作方案》,明确今年将建成國内首家、省内一流青繡産業發展總部平台,打造‘青繡’品牌。”海東市副市長李青川說,打造文化品牌,就要舍得投入。僅2020年,海東市就已累計完成各類文化項目建設投資22.5億元,河湟文化博物館、海東市體育中心、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已全面完工,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項目完成一期建設,成為青海省文旅深度融合、良性循環的優秀案例。
2020年9月,海東市首次籌辦了河湟文化論壇,确定持續推進創建國家級河湟文化(海東)生态保護區,全力以赴把海東打造成為貫徹國家推進黃河文化保護戰略的青海高地。
“河湟文化生态保護實驗區的建設目标,就是加大對河湟非遺資源的挖掘、申報、認定力度,加大傳承人管理培養培訓,非遺進校園、進景區力度,推進非遺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李青川表示,海東市還将以非遺文創和文博文創為切入點,打造一批體現河湟文化元素的文化創意産品,帶動文化創意産業發展,總投資将超過38億元,涵蓋河湟大劇院、碾伯古鎮等16個大項目。
傳承發展讓河湟文化“活”起來
2020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青海西甯非物質文化遺産精品展示月”系列活動中,來自青海湟中的一座高2.8米、口徑達到2.01米的巨大暖鍋吸引了衆多參觀者駐足觀看,巧奪天工的技藝、濃厚的文化氣息深深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千人鍋莊表演。顔金娒攝/光明圖片
“除了暖鍋,還有惟妙惟肖的湟源皮影、精彩的河湟‘花兒’……450多件河湟文化精品在活動上一一亮相。”西甯市副市長陳兆超說,這些遠在高原、藏在“深閨”的寶貝都是第一回來到北京。
“湟中區在河湟地區開展非遺保護與開發工作比較早,目前擁有縣級以上非遺137項。”西甯市湟中區委書記李曉舸介紹,2015年,湟中區建立了八瓣蓮花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體驗中心,使非遺保護從單純的“項目傳承”走向“大衆性”的文化體驗與良性保護。
“花兒”是河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每年夏季,古老的民歌——“花兒”就開遍河湟高山大野,成為一道最動人心魄的景觀。海東市作為河湟“花兒”的主要傳承地區之一,2015年就成立了河湟“花兒”研究會。
“研究會對青年歌手進行原生态‘花兒’聲腔藝術培訓,這些年先後湧現出了馬俊、索南孫斌等一大批聞名西北乃至全國的‘花兒’歌手。”河湟“花兒”研究會會長馬清華介紹,近年來,研究會緻力于保護與傳承傳統“花兒”、打造“花兒”品牌,成為民間歌手的搖籃。
“近年來,青海按類别特點對非遺資源進行分類保護,搶救性、生産性、整體性、數字化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過去公認的瀕危項目得到有效保護。”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會長顔宗成介紹,其中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程通過影像完整記錄70歲以上非遺傳承人的技藝口述、傳承實踐;民間手工技藝類項目通過生産性保護既傳承了核心技藝,又提升了項目的生存品質,各種古老手藝得到空前發展,尤其是唐卡、刺繡、金銀銅器制作、藏醫藥制作等手工藝已經取得示範效果,也成為群衆增收緻富的重要渠道。
“目前,像河湟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花兒’、黃南藏戲、河湟皮影戲等非遺項目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呂霞說,非遺保護與發展已成為河湟文化旅遊建設的新亮點,在促進文化名省、旅遊名省建設,擴大社會就業、增加群衆收入、助推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系統謀劃打造河湟文化産業體系
“世界上‘第一碗面’是出自我們河湟大地。”青海省扶貧開發局局長馬豐勝自豪地說,2002年1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專家在青海喇家遺址考古發現了一碗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條,它的曆史足有4000年。如今千萬個青海拉面人讓青海拉面産業遍布全國,甚至跨洋越海,飄香中外。
一碗面的智慧穿過4000年的時光,依舊閃耀。
“化隆拉面店已遍布全國270多座大中城市,數量達1.7萬家。”青海省海東市化隆縣拉面産業服務中心主任馬春雲告訴記者,截至2020年年底,來自河湟谷地的拉面人已在全國各地及境外地區開辦拉面店達3.3萬家,從業人員約19.5萬人,年經營性收入近200億元,從業人員工資性總收入達70億元,人均年收入3萬元以上。
河湟文化是一個大的概念,其内容涵蓋方方面面。因此,傳承河湟文化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如今,青海正緊緊抓住發展機遇,突出“母親河、河湟魂”主題,以“大文化、大規劃、大産業”的思維謀劃河湟文化發展。
2020年12月15日,西甯市公布了13家入選西甯河湟文化創意扶貧工坊的企業名單。
“這個工坊就是依托文化資源,将河湟文化元素融入手工藝品制作當中,打造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通過小創業帶動大就業,實現傳承文化與脫貧緻富雙赢。”馬金福是首批河湟文化創意扶貧工坊的負責人之一。作為西甯玻璃畫非遺傳承人,馬金福不僅繼承了原有玻璃畫的手藝,還自創了3層、5層和7層玻璃畫,使玻璃畫更富有立體感。随着手工藝品訂單的增多,馬金福說,他可以幫助更多貧困戶學習傳統技藝,幫助他們就業增收。
“近年來,西甯市通過啟動西甯河湟文化産業園建設、舉辦西甯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等系列品牌活動,推進了河湟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西甯市市長張曉蓉說,西甯市多點發力推動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先後打造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5家,省級文化産業基地單位45家,省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2家。
“未來5年,海東市文化産業方面的投入将比‘十三五’時期翻一番,實施的項目八個大類177項,總投資将超過437億元,2021年将實施56項。”海東市市長王林虎介紹,這些重點建設項目包括海東市新華書店、河湟大劇院、青繡扶貧産業園、河湟文化産業園等具有海東特色的文創産品生産加工産業;在運營好河湟文化博物館的同時,還将舉辦青海省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河湟文化藝術節、青稞酒文化藝術節、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等文體活動,以及全面提升互助土族故土園5A級景區、喇家遺址、瞿昙寺等“王牌”景區内涵。
黃河,湟水,滔滔東流。厚重的河湟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在大美青海競相綻放。
《光明日報》( 2021年02月22日07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