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弘揚青海傳統文化土族盤繡

弘揚青海傳統文化土族盤繡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0-05 07:21:36

聞名遐迩的青海熱貢藝術中,銀器獨樹一幟,從事這種工藝的手藝人,被稱為“銀匠”。他們除了制作銀器之外,還制作金、銅、鐵等金屬器物。隆務鎮吾屯上莊的龍知布,是遠近聞名的銀匠,他從父輩羅藏旦巴手中繼承了這門傳統手藝,又把這門家傳的手藝教授給更多的人,帶動了家鄉脫貧緻富。

弘揚青海傳統文化土族盤繡(文化十分青海熱貢藝術傳承人龍知布)1

青海省南部的隆務河,沖刷和滋養出了一片神奇的土地,藏族稱之為“熱貢”,這裡聚居着大批從事熱貢藝術的藝人。他們世代相傳,以繪畫、雕塑為業。龍知布從小就在父輩制作銀銅器的敲打聲中成長,家中祖祖輩輩都是手工銀銅器制作匠人。

非遺項目熱貢藝術(金銀敲雕)縣級代表性傳承人 龍知布:我從1995年,開始跟父親學這門技藝,為什麼要學這個呢?我們家以前是祖傳有爺爺、太爺爺,傳到最後是到我爸爸了。我爸爸就另外的親戚全都沒有了,已經失傳了。必須要傳,不能失傳,現在隻剩你一個人,必須要傳好了。

12歲那年,龍知布小學辍學,跟随父親打制銀器,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可以獨立完成一些銅銀器的制作,小到燈盞、手镯,大到碗具、壺具,大多數都能通過父親的檢驗。

弘揚青海傳統文化土族盤繡(文化十分青海熱貢藝術傳承人龍知布)2

非遺項目熱貢藝術(金銀敲雕)縣級代表性傳承人 龍知布:1995年的秋天,我就小學五年級,六年級沒有畢業我就罷學了,在學傳承技藝。那時候我爸爸就已經可能做不成了這些,他的身體(很)衰弱。把銀子熔化了之後要敲,敲的時候他這個錘就拿不動,他身體弱,拿我們當地的那個紅土(替代),這樣學,這樣教我。

弘揚青海傳統文化土族盤繡(文化十分青海熱貢藝術傳承人龍知布)3

金屬器物藝術品制作在同仁有着上百年的曆史。它從鑄造、鍛打、镂絲到抛光、鍍金全部采用手工制作。工藝表現形式有高浮雕、淺浮雕、嵌絲、镂空、鑲嵌等。其鮮明的民族風格和獨特的工藝,使得大多藝術品具有造型别緻,紋飾精美等特點。學藝25年來,龍知布在傳承古老技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青海省同仁縣的熱貢藝術包括唐卡、堆繡、雕塑等多種藝術形式,給銀銅器制作藝人帶來了豐富的創作題材。

非遺項目熱貢藝術(金銀敲雕)縣級代表性傳承人 龍知布:我們這邊最好的是我們是獨特的技藝,為什麼是獨特的呢?是我們村子裡有畫匠,已經800多年傳承下來的有畫匠,有泥塑匠,圖案什麼都有,我們的條件跟别人條件不一樣,是很豐富的。

這些年來,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大力推進文化扶貧工作,充分發揮熱貢唐卡、泥塑、銀銅器制作等民族藝術優勢資源,把非遺保護與扶貧行動相結合,通過幫助非遺項目和傳承人振興傳統工藝,帶動一批貧困群衆就近就業、技術創新,增收緻富。龍知布的銀銅器制作基地也成了村裡的扶貧車間。

弘揚青海傳統文化土族盤繡(文化十分青海熱貢藝術傳承人龍知布)4

非遺項目熱貢藝術(金銀敲雕)縣級代表性傳承人 龍知布:學生有二三十多(個),但是出師的有州級(工藝美術)大師有兩名。(村民)他們一邊是種莊稼,在中間有時間他們過來這裡做,做了之後給他們工錢,也是改善他們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

非遺項目熱貢藝術(金銀敲雕)縣級代表性傳承人龍知布:這戶家裡面就是我的幾個徒弟,在這邊建了一個手工基地,他們聚在這裡幹活,從村子裡來的話近一些,我那裡有一點遠,所以在這裡建一個基地。有的(村民)一年有個兩三個月,有的七八個月,因為這裡幹一點就是增加他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他們就在這裡幹活。這是我的徒弟,也是州級(工藝美術)大師,尕藏才讓。

弘揚青海傳統文化土族盤繡(文化十分青海熱貢藝術傳承人龍知布)5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州級工藝美術大師 尕藏才讓:以前靠種田生活,然後家裡條件也不是很好。然後初中畢業以後就跟随我師父一直差不多學了十年,生活也改善了很多,希望一直努力下去吧。

弘揚青海傳統文化土族盤繡(文化十分青海熱貢藝術傳承人龍知布)6

除此之外,龍知布從民間不斷尋覓徒弟,并傾心培養,學習過程中龍知布為他們安排食宿,提供場地,傳授技藝,用心用情關懷。言傳身教中不僅讓徒弟們掌握技藝,更讓他們練就沉穩、堅韌的“匠心”。來自青海省西甯市湟中區的90後學徒楊明便是其中的一位。

學徒 楊明:學手藝已經7年了,今年25歲。為什麼要來這兒呢?主要是這兒的手藝比其他地方的要好一些。他(龍知布)就是毫無保留的,隻要他能教的我能學會的所有的都會教給我。

非遺項目熱貢藝術(金銀敲雕)縣級代表性傳承人 龍知布:我把這個金銀銅器的傳承,必須要傳下去,必須要把它很多人會學到這個手藝。我現在也就十幾個二十個(徒弟),要是(徒弟更多一些),(能達到)幾十人、幾百人,他們手藝學得很好之後,他們的生活都改善了。現在來說的話,我還有責任把最好的(手藝)要傳下去。

龍知布打破了家族傳承的傳統,潛心教授,不僅讓傳統民族手工藝得以傳承,更帶動了村裡旅遊産業的發展。更多的年輕人以此為契機返鄉創業,成為推動民族特色文化産業發展的生力軍!(總台央視記者桂株蕾)

(編輯 李茗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