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這個場景:你晚上洗漱後躺到床上,打開手機的一刹那,屏幕放出的亮光直射眼球,仿佛被扔了顆閃光彈;
或者中午出門辦事,打開手機後屏幕一片黑,甚至以為手機關機了就長按電源試圖開機,聽到關機音才追悔莫及......
究其原因,手機的亮度影響用戶體驗的方方面面,而nit值就是形容亮度的一種參數。
但是,很多用戶看到廠商标注的峰值nit之後毫無頭緒,到底這個nit值和屏幕亮度有什麼關系呢?是不是簡單粗暴的越高越好呢?看下去你就明白了。
01 nit(尼特)值到底是個啥?
簡單來說,nit就是一種亮度單位,數字越大就相對越亮。完。
你沒看錯,就這麼簡單。許多液晶電視、顯示屏都采用了nit值來表示亮度,是一種業界常用的表現設備亮度的方式。
那有的用戶就要問了:“我看這台手機的屏幕1700nit,你這部600nit,兩個手機拉滿亮度看上去差不多啊?廠商是不是在唬人?”
這個事吧,說“唬人”其實也算不上錯,因為峰值亮度這玩意,一般人也确實用不太上。
一般來說,廠商在屏幕參數界面中會提到以下幾種亮度規格:
“全局典型亮度”、“全局激發亮度”、“局部峰值亮度”,這哥仨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應用的場景也完全不同。
OPPO的亮度數據,描述的十分清晰詳細
許多手機廠商都喜歡大肆宣傳手機的“局部峰值亮度”,數越大看着越爽啊。至于這仨參數所代表的是什麼,哪個用的最多,接下來筆者為你詳細談一談。
02 “白天看不清”——我亮度1000多nit,為什麼還是一片黑
“全局典型亮度”,其實是最貼合用戶使用習慣的一個參數。
它代表着用戶在日常使用環境下,手動能調整的最高亮度,一般定在4~500nit左右。
這個值是三項參數中相對最低的一種,因為這個值是行業間的共識,廠商覺得500nit夠你平時用,就給你卡在這了。
其次就是“全局激發亮度”,它代表着整塊屏幕在“激發”時能達到的最高亮度。
看到這裡就有朋友要問了,這個“激發”什麼意思?
其實,“激發”指的就是屏幕在某些“特殊場景”下,需要顯示更高亮度,全體像素都把自己的亮度“幹”上去了一些,當然也不能持久顯示,它“把持不住”。
陽光下手機看不清屏幕
比如你走到了陽光下,手機有時候亮度還會再提升一下,這就是手機通過光線亮度傳感器感應到了強光,開啟了“陽光激發模式”。
同樣的場景還有用戶浏覽HDR視頻時,屏幕需要更高的亮度才能展示出接近本體的色彩,也會“激發一下”。
但是,“全局激發模式”并不能支持很久,其發熱非常明顯,手機一感到過熱就會采取降溫措施,比如蘋果用戶“喜聞樂見”的降頻。
最後是經常在廠商宣傳頁上出現的“局部峰值亮度”,動辄1500、1600的nit值看着就爽,不過這其實是日常使用中最少用到的。
以前廠商還老老實實把“局部”兩個字加在峰值前面,現在幹脆給删了,就離譜。
某款手機京東參數頁
與全局激發亮度類似,局部峰值亮度就隻是一小塊激發到那麼高nit。
由于OLED屏是每個像素點單獨發光,HDR畫面需要提升亮度時,就可以暗掉一部分像素點,再全力“激發”部分像素區域。
現在手機都在宣傳HDR10 ,除了色彩表現更加鮮豔,nit值的上限也決定了其對比度的高低。
4K-HDR開關對比
HDR照片用手機很明顯就能看出亮度高于屏幕,但顯示屏不支持,就不會顯得那麼亮
但對于消費者來說,你平常使用手機中接觸不到那麼多HDR視頻,也沒那麼多HDR照片供你欣賞。
拿着手機在外頭溜達時陽光“激發”亮度也堅持不了太長時間,否則也有可能會對屏幕産生不可逆的傷害,比如“燒屏”。
不可逆的“燒屏”現象,現在已經很少出現了
總之,這個1000多nit的局部峰值跟用戶在陽光下的顯示内容沒啥關系,而是在一些較特殊的環境下才能發揮其作用,光看它買手機就有些“以偏概全”了。
03 “晚上亮瞎眼”——為什麼廠商都不再宣傳最低亮度了?
講完了某些廠商的“峰值亮度”後,“晚上亮瞎眼”的情況也來簡單聊一聊。
其實刺眼的問題并不隻是因為手機亮度,藍光、頻閃都有影響。
米粉應該都有印象,小米曾經大力宣傳過自家手機搭載“陽光屏”“夜光屏”,除了狹義上的針對畫面動态調整像素曝光度,廣義上還是突出其“nit值範圍廣”的一種說辭。
就比如當時宣傳搭載“超暗護眼屏”的小米6,其亮度最低可降至1nit。
小米6的“1nit”模式,日常環境下看上去跟息屏沒什麼區别
不過,目前大部分OLED屏幕手機在理論上最低亮度可以設置到10nit,甚至1nit,隻是廠商把最低亮度的阈值固定在了“夠暗”的程度。
如果廠商真的讓用戶一口氣降到1nit,那但凡有點亮度的環境看屏幕就是一片“死黑”,容易發生文章開頭的那種事故。
如果你調到最低亮度還覺得刺眼,可以開啟反色模式、護眼模式來降低刺眼藍光。(也許還能省電)
一般手機在下拉菜單中都可以進行設置,筆者是全天開啟的
最後就是OLED屏幕最為用戶诟病的問題:PWM調光傷眼。
因為PWM調光與DC調光的工作原理存在區别,相對來DC調光屏幕看起來比較舒服。
采用OLED屏幕的廠商也針對用戶需求推出了類DC調光模式,相對會讓眼睛少承受一些負擔。
真我GT Neo2等AMOLED手機基本都搭載了類DC調光
總結一下,如果你拉低了亮度、開啟了護眼模式後還是覺得刺眼,筆者有兩個建議給你:
1、換個其他廠商的OLED屏手機,因為廠商設置的最低亮度阈值可能不同;
2、直接換LCD屏,比如iPad mini 6,大屏看得更爽。
不過晚上不看手機才是最護眼的。筆者不建議任何用戶在黑暗環境下長時間使用手機。
筆者總結:
總的來說,手機亮度nit值這個東西其實很好理解,用戶在購買手機之前不要被局部峰值亮度的大數字所迷惑,要詳細查詢一下相關參數,洞察好自己的需求再下判斷購買機型。
如果你經常需要在陽光下查看手機,筆者還是比較推薦iPhone 13系列,其全局激發亮度能達到1000以上,智能HDR也能展示出清晰明亮色彩鮮豔的畫面。如果你喜歡在晚上玩手機(不建議),那購置一台LCD屏幕平闆則是不二之選。
(7811155)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