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随遷子女入學選擇積分入學嗎

随遷子女入學選擇積分入學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9:44

随遷子女入學選擇積分入學嗎?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實習生 許林傑,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随遷子女入學選擇積分入學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随遷子女入學選擇積分入學嗎(随遷子女中考錄取線高于戶籍生)1

随遷子女入學選擇積分入學嗎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實習生 許林傑

近日,一名在四川成都生活、工作了十多年的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闆”反映,因其戶籍不在成都,孩子若在成都參加中考,按照現行政策,部分高中錄取線要比本地戶籍考生更高,其希望成都能夠調整相關政策。4月15日,該網友生活所在地成都市雙流區相關部門回應稱,考生僅有學籍而戶籍不在該區,隻能填報普通高中調招計劃,“按中考成績由高到低錄取,調招計劃報考人數多,(錄取)分數相應較高”。

對此,有專家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稱,如何實現随遷子女“入學待遇同城化”是我國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各地應該對中央的相關政策進行落實,保障随遷子女和城市戶籍學生同等的受教育權利,不應該區别對待。不過,這需要逐步實現,“學位的增加、師資的配備需要真金白銀的教育投入,應理順機制穩步推進”。

網友稱非戶籍生中考錄取線高于戶籍生,呼籲調整政策

上述網友在留言中稱,其是成都雙流區一名個體戶,外地戶籍,來成都十幾年了,去年買了房,社保、養老及醫療保險均在成都。“給本地提供了十幾個工作崗位,或多或少也是為成都做出了一點點貢獻。”這名網友稱,其小孩從幼兒園、小學、初中全部在雙流區就讀,學籍從幼兒園開始便在雙流區建立,但在中考中,因孩子戶籍不在成都,要想考取某一所高中,相較于本地戶籍考生,或需要更高的分數。

該網友舉例,2021年雙流中學本地戶籍考生錄取線為550分,外地戶籍考生為565分;棠湖中學本地戶籍考生錄取線為545分,外地戶籍考生為566分;永安中學本地戶籍考生錄取線為508分,外地戶籍考生為545分,相差高達37分。

“我在成都生活了十幾年,也曾考慮過遷戶口,但沒有資格。”這名網友認為,上述政策對長期生活在成都的外地戶籍家庭“有些不公平”,希望“能夠做出調整”。“據我了解,很多省份已經取消這種政策。成都外來人口多,為了保護本地戶籍學生利益,這可以理解,但是政策可以設置為,學籍、社保、居住、務工等必須在成都滿3~5年後,就可享受和本地學生同等待遇,否則就加分(更高的錄取線)。”該網友認為,這既能照顧到長期在成都生活的外地人,也可以保護本地學生利益。

4月15日,雙流區相關部門對上述網友反映的事項作出回應稱,《成都市教育局關于印發〈2022 年成都市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統一招生考試工作實施規定〉的通知》(成教辦〔2022〕1号)規定,“學籍在成都市、戶籍不在成都市的應屆初中畢業生,原則上應回戶籍地報名參加中考。若考生需在成都市參加中考的,可向學籍所在學校提出申請,随學籍所在學校報名并參加各項考試,按成都市招生政策規定升學”。

雙流區相關部門稱,按成都市現行招生政策,戶籍不在雙流區,隻能填報普通高中調招計劃。錄取時,根據計劃數、報考數,按中考成績由高到低錄取,調招計劃報考人數多,分數相應較高。如報考民辦學校,錄取線則相同。

據澎湃新聞了解,成都初中升學招錄分為統招、調招。戶籍、學籍在同一招生區域,或戶籍與學籍不在同一招生區域,但選擇在戶籍地升學,則為統招;戶籍學籍不在同一招生區域,但選擇在學籍地升學,即為調招。一般而言,調招招生人數遠少于統招招生人數,因此調招考生需要更高的分數方能被錄取。

澎湃新聞注意到,對于學籍在本市而戶籍在外地的初中畢業生,不少城市的中招政策和成都類似。以廣州為例,當地規定,具有該市三年初中完整學籍、父母一方或其他監護人持有在廣州辦理且在有效期内的《廣東省居住證》的非本市戶籍初中畢業生,可報考廣州公、民辦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

從2014年開始,廣州中考報名人數分為戶籍生人數和非戶籍生人數,普通公辦高中對非戶籍生的錄取比例限定在8%。2021年,廣州實施“中考新政”,普通公辦高中開始提高随遷子女錄取比例,從8%調整至8%~18%。

也有部分城市嘗試改變。據溫州市教育局發布的《關于做好2022年溫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報名和考試組織工作的通知》,省内非本市戶籍在該市就讀的考生,參加該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享受同城待遇;省外非本市戶籍在該市就讀的考生,在本市初中學校連續就讀三年,學生或其父母一方(其他法定監護人)在本市取得《浙江省居住證》一年及以上(2023年起需兩年及以上,2024年起需三年及以上),享受同城待遇;不具備連續學籍和居住證條件的,可報考民辦普高和中職學校。

南京市也規定,在南京市就讀初中并取得學籍的非南京市戶籍的外來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如在南京市繼續升學,報名、考試、錄取與所在區的南京市戶籍的考生相同。

“随遷子女入學待遇同城化”勢在必行

據新華社報道,2021年12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切實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公辦學校為主,納入當地教育發展規劃和财政保障。嚴禁收取借讀費、贊助費。創造條件,為随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中考提供更多機會。

2022年4月初,17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的意見》中明确指出:加大基礎教育投入力度,完善免試就近入學制度,鞏固控辍保學成果,逐步實現進城務工青年随遷子女入學待遇同城化,讓義務教育階段青少年獲得公平的受教育機會。

“各地應該對中央的相關政策進行落實,保障同等的受教育權利,對随遷子女入學不應該區别對待。”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院研究員、教育專家儲朝晖告訴澎湃新聞,如何實現随遷子女“入學待遇同城化”是我國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有關政策随着時間推移在不斷調整,整體來看,入學政策也在不斷放寬。

儲朝晖認為,最新出台政策中的“同城化”是一個目标,内涵主要是保障同等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但也存在一些制約因素,例如一個城市原有居民的傳統觀念,新增學位對于教育經費、場地的需求等。推進入學待遇“同城化”,各個城市要盡可能地根據當地情況減少當地入學門檻,簡化手續;入學以後的教育資源配備也要盡可能地做到周全考慮、平等對待。

澎湃新聞注意到,早在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堅持以輸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确保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研究制定進城務工人員随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

今年年初,教育專家熊丙奇曾在《羊城晚報》撰文指出,在上述綱要頒布10年餘之後,随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中考,在一些地方依舊存在機會有限的問題,這是因為這些地區缺乏推進教育公平的緊迫意識,還依舊實行以戶籍為主的中考報名、錄取制度,隻是對少數符合條件的随遷子女開放異地中考,或者僅開放報考中職、中高職貫通(5年制高職)的異地中考。

“要做到‘為随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中考提供更多機會’,具有明确的針對性。”熊丙奇稱,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降低随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中考的門檻條件,以及允許報考更多高中學校,包括普通高中,享有和城市學生一樣的中考錄取機會。

不過,也有人擔心,實行以學籍為主的中考報名制度,會導緻高中資源豐富的地區,湧入更多人員,擠占流入地戶籍考生的教育資源和升學機會,甚至會進一步影響到流入地戶籍考生的高考利益。“這一擔憂是現實存在的,但需要通過進一步推進高中教育資源相對均衡配置,以及統籌調整升學錄取指标加以解決,而不能成為限制随遷子女中考的理由。”熊丙奇指出。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桑錦龍等人在《我國城市流動人口随遷子女高中階段入學問題初探》一文中稱,從長期發展來看,要從根本上解決流動人口随遷子女高中教育乃至高中後教育問題,還是要靠一系列改革的有效推行。

比如,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将流動人口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管理之中,建立涵蓋流動人口、以常住人口(不僅僅是戶籍人口)為服務對象的公共教育服務模式;進一步推進跨區域的升學考試制度改革,建立适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型教育資源配置方式,等等。

責任編輯:湯宇兵 圖片編輯:陳飛燕

校對:施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