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也叫黴雨或者黃梅雨,是在每年6、7月份的東南季風帶來的暖濕氣流,氣候特點是悶熱、多雨,空氣濕度很大。一般是6月中下旬開始入梅,7月上中旬出梅,是一段持續時間不算太長,但比較難受的階段,而梅雨季過後,正式進入炎熱的夏季。關于梅雨季節釣魚,民間有“梅雨季節越釣越喜”的說法,不少釣友誤以為悶熱潮濕導緻魚不好釣,其實是方法不得當。多雨的季節,對于夏季來說怎麼可能魚不好釣?一段氣候特殊的階段,釣法自然也會有變化。
一、雨天做文章
梅雨季節多連陰雨,陰時悶熱,但是雨中雨後涼爽很多,出門時機上宜多注意降雨情況。講究的是釣小雨中、陣雨後、雷雨後、大雨漲水之後,這幾個時機在梅雨季節很容易出現,都是爆護的絕佳時機。降水能夠改善水溫也能提升水中溶氧,會讓魚情有根本的變化。不但提升了魚吃口的好壞,關鍵還在于淺水涼爽而且弱光,魚的覓食時間變得更長,釣到更多魚的幾率自然大增。
二、宜釣活水
氣溫高,氣壓低,水中容易出現缺氧的情況。如果晴天、陰天出門,魚情會比較差,吃口不好,魚的覓食時間也不長,最适合選擇活水釣點。因為活水釣點溶氧更充足,水溫更低,導緻越是其他區域缺氧時,這些活水釣位魚往往就更多一些。而梅雨季節本就是多雨的季節,降水會導緻水位上漲,可以比較輕松地找到出入水口,水淹地等釣點,或者是釣閘口附近,都是天氣悶熱時魚紮堆的好地方。
三、釣法要變化
小雨天、雷雨後、陣雨天,往往降水量并不大,不會造成水位快速上漲的情況,對于水溫和溶氧的改善也隻會在淺水層。這就導緻中上層的溶氧很高,水溫很低,而高溫的夏季魚類逐溫逐氧的特點異常明顯,這就會導緻部分魚類會上浮。比如小雨中,浮釣鲫魚不錯;雷雨後、陣雨後,草魚、大翹嘴會在水皮活動。所以要注意不能隻盯着釣底,可以适當的釣浮。
四、注意目标魚的選擇
高溫、濕度大、氣壓低,其實對底層魚類的影響比較大。因為底層魚類不喜歡高水溫,總是會尋找涼爽的地方。比如深水中涼爽,但是深水容易缺氧,這會導緻底層魚類食欲不振。雨天出門,底層魚類會好釣一些。如果晴天、陰天出門,最好改變你的目标魚,選擇中上層魚類做目标魚。中上層魚類可以通過改變水層,來達到趨氧的目的,越是悶熱時所在水層就越淺,所以反而更好釣一些。比如草魚、鲢鳙、翹嘴、白條,這些中上層魚類,都有較強耐高溫的能力,高溫下依然可以正常覓食。
還有另外兩種魚類需要注意,比如黃颡魚、鲶魚,此類無鱗魚因為有皮膚黏液可以護住呼吸,缺氧情況對這類魚影響較小。黑魚的魚鳔有肺的功能,魚鰓退化,需要浮出水面吞食空氣來獲得氧氣,所以根本也不會受到缺氧的影響。梅雨季節野釣,最好在“雨”上做文章,出門時機、釣位選擇,跟下雨都有直接關系。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