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特殊商品,也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我國糧食連年增産的同時面臨着資源、市場、氣候、生态等各方面的挑戰,實施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勢在必行。本項目在國際化和綠色化背景下,将我國劃分成六個區域,分析如何充分發揮自然禀賦優勢和市場決定性作用,促進資源、環境和現代生産要素的優化配置,形成人口分布、食物生産布局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适應的食物生産格局。
二、我國區域食物安全現狀
(一)食物安全整體格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食物總量供需基本平衡,一方面食物綜合生産能力穩步提高,居民營養健康狀況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在國際化背景下,外貿依存度提高,大宗農産品貿易全部轉為淨進口;農業面源污染問題嚴重,綠色發展面臨挑戰。
1.食物生産能力逐步增強,質量安全水平穩定提升
我國糧食生産整體呈現出産量持續上升、單産不斷提高的趨勢。糧食産量從1978年的3.05×108 t增加到2018年的6.58×108 t,增長了116%,糧食作物單産從2527.3 kg/hm2 增加到5607.4 kg/hm2。增長近2.22倍。同期糖料産量增加4.01倍,油料産量增加5.58倍,蔬菜産量增加1.73倍,肉類産量增加7.12倍,奶制品産量增加近40.0倍,水産品産量增加12.89倍,水果産量增加38.10倍(見圖1),其中動物産品産量(包括肉、蛋、奶和水産品)年均增長達到7.1%。随着質量安全監控力度不斷加大,食用農産品質量安全狀況正在逐年改善,抽檢總體合格率連續多年穩定在95%以上。2018年農産品質量抽檢總體合格率為97.5%,其中蔬菜、水果、茶葉、畜禽産品和水産品合格率分别為97.2%、96.0%、97.2%、98.6%和97.1%,畜産品“瘦肉精”抽檢合格率為99.7%,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持續向好。
圖 1 1978—2018 年我國主要食物産量增加倍數 ( 注: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資料計算。)
2.食物消費水平進一步提高,居民營養狀況明顯改善
食物生産帶動了農民增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恩格爾系數的降低,城鄉居民膳食結構進一步改善,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糧食(原糧)109.7 kg、食用油10.7 kg、蔬菜106.7 kg、肉類29.2 kg、禽類9.7 kg、水産品14.8 kg、蛋類10.9 kg、奶類16.5 kg、幹鮮瓜果59.9 kg;農村居民人均消費糧食154.6 kg、食用油10.1kg、蔬菜90.2 kg、肉類23.6 kg、禽類7.9 kg、水産品7.4 kg、蛋類8.9 kg、奶類6.9 kg、幹鮮瓜果35.1 kg(見圖2)。整體看來,我國居民營養水平已居發展中國家前列。
圖 2 2017 年城鎮、農村居民人均主要食物消費量( 注: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資料計算。)
3.外貿依存度增高,大宗農産品轉為淨進口,東部地區進口額超八成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農産品貿易持續快速發展,貿易格局顯著變化,2017年外貿依存度超過20%(農産品貿易額與農業産值之比),近年來在大豆、棉花、植物油進口繼續保持高位,食糖、乳制品大幅增加的同時,主要糧食作物全部轉為淨進口[1]。大多數産品進口量增加是由于内外價差所緻。分區域看,我國農産品貿易仍以東部地區為主,2017年東部地區農産品出口額占全國的比重為68.1%、進口額占81.7%,前五大出口農産品分别為水産品、蔬菜、畜産品、水果和飲品類,五大進口農産品分别為食用油籽、畜産品、谷物、水産品和食用植物油。
4.内源性環境問題日漸突出,化肥農藥施用強度仍然較大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化肥生産與使用國,農用化肥施用量快速增長。當前,我國以約占世界8%的耕地面積消費了約35%的世界化肥消費總量,過量和不合理的化肥施用造成了嚴重的農業面源污染。由于有害生物的抗藥性不斷增加,加之農民施藥的粗放性,導緻農藥使用量繼續加大,但2016年已經在全國實現了農藥使用量的零增長。
(二)區域食物安全變動狀況
1.生産區域格局發生變化,生産重心由南向北、由東西部向中部轉移
(1)南北方、東中西部糧食作物生産布局變化北方糧食産量于2005年全面超過南方糧食産量,“北糧南運”成為糧食生産南北布局的新特征。與此同時,東、中和西部糧食生産布局也發生了明顯變化,東部和西部比重下降明顯,中部比重提高較快。
(2)六大區域糧食作物生産布局變化情況1978年,我國六大區域的糧食作物産量最多的是華中地區,其次是華北地區、西南地區、東南地區、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随着改革開放的推進,各個産區的糧食生産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直接改變了我國的糧食生産布局(見圖3)。2017年,華中地區糧食産量占全國的比重為23.84%,是我國糧食産量最高的地區。華北、東北、西南、西北和東南地區糧食産量占全國糧食産量的比重分别為24.16%、21%、13.8%、13.4%和3.8%。其中,東南區是全國六大區域中唯一一個糧食總産量下降的區域。
圖 3 我國六大地區糧食産量占全國比重變動圖(1978—2017 年)(注: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資料計算。)
2.區域食物自給率不均,東北、華北、華中地區較高,西南、東南地區較低
本研究把食物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口糧,包括稻谷和小麥;二是谷物,包括稻谷、小麥和玉米;三是糧食,包括口糧和将肉蛋奶折算為飼料糧的部分。根據課題組的測算,2015年全國人均消費量,口糧為248kg/人、谷物為424 kg/人、糧食為450 kg/人。以此測算出的各區域口糧、谷物和糧食的産需缺口和自給率見表1。可以看出,我國區域食物自給率分布不均,東北、華北、西北地區較高,華中、西南、東南地區較低。西南、西北、東南地區口糧自給率小于1;華中、西南、東南地區谷物自給率小于1;除東北外其他地區糧食自給率均小于1;華中、西南、東南地區食物自給率小于1。
表 1 2017 年我國各區域口糧、谷物、糧食和食物自給率 %
注: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資料和項目組調研資料計算。
3.谷物各品種消費的區域特征明顯
稻谷消費主要集中于華東、中南和西南地區,玉米主要集中在中南、華東和西南地區,小麥主要集中于華東、中南和華北地區。從區域看,受飲食習慣等因素影響,稻谷消費主要集中于華東、中南和西南地區,2000—2017年,三個地區消費比重變化不大,始終在80%以上,但消費數量減少41.77%;玉米消費主要集中在中南、華東和西南地區,消費量增加188.84%,消費比重增加8.88%;小麥消費主要集中于華東、中南和華北地區,三個地區消費量占比為70.99%,中南地區小麥消費逐漸減少。
4.糧食區域供需不平衡加劇,流通格局發生重大改變
我國糧食區域供需格局發生變化,出現了生産更加集中、産銷加劇分化的局面,這種分化使得原本省内和地區内部的産銷銜接轉化為跨省、跨地區的産銷平衡,最終導緻區域性糧食流通格局由“南糧北運”向“北糧南運”的轉變,并且這一格局在進一步增強。三種類型糧食流通區域基本形成,六大跨省物流通道保障區域産銷平衡。目前,全國已經形成三個類型的糧食流通區域:糧食淨輸出地區,包括東北地區和黃淮海地區;稻谷輸出區和玉米輸入區,包括長江中下遊地區(湖北、湖南、江西,以及江蘇北部和安徽南部),既是稻谷輸出區,又是玉米輸入區;糧食淨輸入地區,包括東南沿海地區、華南地區、京津地區。我國重點建設六條主要跨省糧食物流通道,保障區域間糧食産銷平衡。糧食流出通道為:東北地區(内蒙古、遼甯、吉林、黑龍江)糧食(玉米、大豆和稻谷)流出通道、黃淮海地區(河北、河南、山東、安徽)小麥流出通道、長江中下遊地區(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稻谷流出通道,彙集了全國14個糧食主産省區的糧食;糧食流入通道為:華東沿海主銷區糧食流入通道、華南主銷區糧食流入通道、長江中下遊玉米流入通道以及京津主銷區糧食流入通道。
三、綠色化國際化背景下區域食物安全面臨問題
(一)區域食物安全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
1.農産品普遍國際競争力不足
當前我國積極推動新型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正在主動融入并适應全球經貿規則。但是我國農産品成本和價格普遍不具有競争力,品質競争力仍然不高。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産成本持續上漲,農産品價格剛性上升。并且優質高端農産品生産難以滿足需求,品質競争力不足。國内大米品質研究相對落後,優異育種材料短缺。
2.資源環境約束綠色發展日益趨緊
盡管科技貢獻率在農業領域逐年提高,但農業發展長期靠拼資源、拼投入的粗放增長方式并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農業資源短缺,開發過度、面源污染嚴重,局部地區存在農藥殘留、重金屬等超标現象,糧食、蔬菜等農産品質量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農業農村環境受到嚴重污染,農業生态系統破壞嚴重。
(二)區域食物安全區域性主要問題
1.各區域面臨不同模式資源環境制約綠色發展
盡管全國各地的農業生産都面臨着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加大,但是各個區域所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各有不同。
(1)東北地區黑土地流失嚴重、地下水資源過度開發和地表徑流利用不足并存。根據水利部松遼水利委員會的統計數據,東北平原耕地黑土層已下降60~70 cm,水土流失嚴重。目前西遼河已超過水資源的承載力,黑龍江幹流、綏芬河等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僅10%左右。
(2)華北地區地下水漏鬥問題嚴重,适水農業發展嚴重滞後,農業規模嚴重超過了水資源承載能力。華北平原灌溉節水技術推廣成效不足,需灌溉水較多的作物種植比例持續增加。目前,華北平原農業規模遠超過水資源可承載力,嚴重威脅區域灌溉農業可持續發展。
(3)華中地區化肥農藥的施用量不斷加大,土地污染嚴重。2015年華中地區化肥的施用量達到1.382×107 t、農藥使用量達到5.2×105 t、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達到4.2×105 t。耕地質量整體下降,高産田逐年減少,中低産田不斷增加。
(4)西北地區自然環境制約,幹旱缺水嚴重。西北地區資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水資源總量約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0%,用水粗放和管理無序導緻水資源過渡利用和不合理利用,放大了匮乏的水資源對産業發展的制約作用。
(5)西南地區災害多、耕地少、生态脆弱。西南地區常年受災面積達6.294×106 hm2,占耕地總面積的27.71%。而耕地總面積僅占土地總面積的9.6%,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18.2%。喀斯特地貌和石漠化成為西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和食物安全的極大障礙,生态環境複雜,人地矛盾尖銳。
2.西部地區基礎設施薄弱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改觀
西北、西南地區較低的投入水平制約了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的提升,農業科技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基礎薄弱、發展滞後、體系不全。西北地區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農業機械投入及機耕比例無明顯提高,高标準農田規劃建設面積占耕地比例不足。信息化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尚未充分顯現,現代種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農技推廣體系不健全,科技示範體系成果并不顯著。
3.食物安全區域間協同發展問題仍然存在
(1)利益協調機制不健全擴大食物安全區域間不平衡
糧食主産區與主銷區利益分配不合理,主産區糧食增産不增收。當前由于種糧比較效益下降,糧食價格倒挂、糧食補貼機制不合理,而在目前直補資金來源結構下,糧食補貼資金來源造成了主産區承擔了主銷區糧食安全成本的現象,緻使糧食主産區和主校區利益分配不均。
(2)種糧比較效益差放大區域食物安全發展利益差距
主産區糧食連年增産,但是種糧的比較收益卻在逐年下降,部分糧食價格下降,造成了增産不增收,農民種糧積極性受損。大宗農副産品生産質量不高,導緻農産品供給結構與市場需求結構不相适應。農産品流通環節不暢,造成大量農産品積壓、價格下跌、增産不增收。
(3)協同調控機制不完善凸顯區域間食物安全保障矛盾
南方大量進口:由于價格、品質都缺乏競争力,糧食主産區的玉米、小麥等大宗農産品無法滿足主銷地區居民的農産品消費升級的需要。北方大量入庫:而在過去的幾年間,随着糧食需求的變化和供給的波動,華中等主銷地區糧食進口總量呈上升趨勢,從2010年的9.855×106 t上漲至2015年的1.798×107 t。
四、區域食物安全供求變化趨勢和發展潛力
(一)區域食物安全供求變化趨勢
東北地區食物全部供大于求,2030年稻谷面積可能突破1×108 畝(1畝≈666.667 m2),2035年可調出糧食1.8×108 t。華中地區食物産量增長較快,食物需求平穩增長,口糧、蔬菜和水産品可以大量調出。東南沿海地區食物供求緊平衡,糧食和奶類自給率降至30%以下,糧食缺口将在2035年達到7.625×107 t,蔬菜、水果和水産品可以大量外調。西南地區口糧從淨調出區變為淨調入區,非糧食食物供給大幅增加,食物需求增長平穩,蔬菜水果可以大量調出。西北地區食物供給增長緩慢,口糧自給率呈下降趨勢需大量外調,蔬菜、水果和奶類可大量調出。
(二)綠色發展保障資源潛力分析
我國耕地資源南減北增總量基本持衡,但區域間差異大,耕地數量有限,質量以中等質量為主,提升難度大,生産力提升空間非常有限,确保食物安全潛力不容樂觀。同時,“水減糧增”矛盾突出,水資源的缺乏已經成為糧食作物生産的制約性因素,對我國糧食安全的可持續性造成巨大威脅[2]。
(三)應對國際化沖擊經濟潛力分析
1.國家和地方農業政策資金支持力度越來越大黨和國家一直對農業、農村和農民工作高度重視,出台了一系列利民惠民和幫扶“三農”發展的政策。2004年開始增加各種農業補貼,2005年開始全面減免農業稅,2006年開始實施農業保險,2007年開始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入新世紀來連續出台了14個“中央1号文件”來關注“三農”,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2.勞動力數量減少,有效勞動投入不足
農業勞動力是進行農業生産的主體,在機械化和技術水平一定的情況下,勞動力投入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一個地區糧食的生産能力。1978—2012年,我國農業勞動力占農村就業人口的比重一路下降,呈現出穩定的減少趨勢,這表明,有相當規模的農村勞動力從農業生産中轉移出來,投向了收入更高的二三産業,而目前在我國的很多農村中,留在糧食生産中的勞動力多為女性、兒童或者老人,農業生産勞動力不足。
3.農業生産保障技術資源積累速度較快
我國農業生産物質裝備水平和機械化程度有了極大提高,2015年,我國農業機械化率已超過62%,開始由“農業機械化”逐步向“機械化農業”轉變。機械化生産的發展,有效提高了勞動生産率和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加快了農業生産進度。在勞動力大量減少的情況下,農業機械的投入可有效減緩糧食産業萎縮。
(四)綠色化區域食物安全保障環境潛力分析
1.農業環境污染問題突出,防治難度較大
工業“三廢”和城市生活污染向農業農村擴散,全國土壤主要污染物超标率為16.1%。镉、汞、砷等重金屬不斷向農産品産地環境滲透,污水灌溉帶來土壤重金屬超标等問題。化肥農藥利用率、稭稈綜合利用率、農膜回收率、畜禽糞污有效處理率、農村垃圾收集處理率和村莊污水處理率有待進一步提高。農業農村環境污染呈現局部向整體蔓延态勢,直接影響了農産品質量安全和人民群衆身體健康[3]。
2.生态脆弱區環境承載能力有限
西北和西南區生态環境相對脆弱、資源環境承載力有限,農業基礎設施相對薄弱。随着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西北、西南大面積地區出現連年幹旱,農作物生長影響嚴重。農田基本建設及水利設施建設力度不足;農牧業投入産出效率下降,經濟發展困難壓力增大。随着退耕還林還草、高标準農田建設、耕地生态“紅線”等政策的實施,區域食物安全的生态環境條件得到改善,也顯示出較大的食物生産的環境潛力。
(五)國際化背景區域食物保障綠色發展科技支撐潛力分析
1.科技創新支撐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不斷增強
我國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并不斷更新升級,先進農機具及其使用技術、物聯網、分子育種等在農業生産中廣泛應用,雨養農業、節水農業、生态農業、循環農業等技術模式加快推廣普及,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技術支撐。農業科技院校不斷增加,農業科研實力不斷增加,農業科技人才培育力度不斷加大,已初步形成農科教、産學研結合的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子。
2.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區域差異巨大,糧食增産科技優勢明顯
通過近些年的科技創新,我國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為63.8%,森林覆蓋率為21.66%,2016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56%,預計到2035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将進一步提高,農業發展進入到更加依靠科技進步的新階段。
五、區域食物安全可持續發展戰略構想
(一)總體目标
食物供給保障能力穩步提高。到2025年、2035年,我國谷物總産分别達到6.16×108 t、6.23×108 t,播種面積分别降至9.8×107 hm2、9.7×107 hm2,單産分别增至6281.39 kg/hm2、6428.72 kg/hm2;2025年、2035年糧食總産分别達到6.75×108 t、6.89×108 t,播種面積分别降至1.181×108 hm2、1.173×108 hm2,單産分别增至5717.96 kg/hm2、5874.23 kg/hm2;到2025年、2035年,豬肉總産量将達到5.7×107 t、6.234×107 t,雞蛋總産量分别為3.488×107 t、3.696×107 t,奶類總産量分别為4.195×107 t、5.014×107 t。未來園藝作物、經濟作物總産出保持持續增長态勢,面積基本穩定或有所縮減,主要依靠單産提升實現總量增加,供求基本平衡,産品自給有餘[4]。
産品質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到2025年,糧食生産全部達到無公害及以上标準,40%~60%的糧食生産達到綠色食品标準,20%~30%的糧食生産達到有機食品标準。到2035年,全面建成供給穩定、産品高端、運轉高效、标準健全、體系完備、監管到位的糧食數量質量安全保障體系。
科技支撐與物質裝備水平顯著提升。增強科技對食物增産增收的支撐能力,到2035年,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8%以上;農業科技入戶率、農業信息化覆蓋率均達到100%;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升到75%。農機裝備水平逐步增強,2035年農機總動力達到2×109kW。
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水平明顯提高。逐步提升耕地産出水平和化肥農藥投入資源的利用效率,到2035年,每立方米水産糧食達到2.0kg;糧食單産達到6750 kg/hm2;農田有效灌溉率達到65%,農作物稭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規模化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提升至785%,農業水功能區水質達标率達到90%,農膜回收率達到100%,廢棄農藥包回收率達到80%[5]。
(二)整體思路
1.糧食安全“紅線”與區域生産“底線”雙線約束機制
糧食安全是食物安全的重點,也是“紅線”,要實現區域食物安全,既要保證糧食安全“紅線”,也要保證區域生産“底線”。我國口糧、谷物和糧食的自給率應保證在95%、90%和80%以上,确保糧食總産在6×108 t以上。為實現紅線約束機制功能,要在資源環境承載适度前提下,穩定北方糧食保障功能。适當發揮南方經濟比較優勢,恢複南方區域食物自給保障能力水平。開創多模式發展,拓展西部農業大食物保障功能。同時建立區域生産“底線”約束機制。東北地區着重保護東北黑土地資源;華北地區則圍繞“節水優先”和确保“口糧絕對安全”兩大戰略重點開展工作;華中地區要基本建立以高标準農田為基礎、以“兩區”為支撐的産能保障格局,提高主要農産品産量;東南沿海地區确立“穩定基本供給、轉變結構增加總量”的目标;西南地區則以保護長江上遊生态屏障和可持續發展為前提,穩定地區适種産品生産;西北地區需要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實施農業綜合節水、耕地質量保育、草畜産業能力提升等重點工程,保障良好生态,确保區域糧食安全、畜産品自給有餘。
2.中央政府頂層再配置再平衡機制
從再配置再平衡機制出發,為實現區域食物安全可持續發展,需建立主産區中央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機制,完善主産區利益補償,設立全國新型青年職業農民種糧專項資金等。強化财政政策協調區域食物生産的功能,對糧食和畜牧大縣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完善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機制,支持食物生産大縣發展。擴大食物生産大縣獎勵額度,制定差異化、制度化的動态變動方案,穩定、提升大縣生産積極性。組建一批現代化的青年種糧大戶隊伍,促進我國糧食生産的規模化、标準化經營。
3.食物主産區與主銷區協作共赢機制
基于當前糧食主産區和主銷區之間的利益分配不均問題,建議構建主産區與主銷區政府購銷合作機制,同時探索建立多元化市場化産銷合作模式。鼓勵食物産銷區政府間簽訂産銷合作協議,開展食物購銷合作。此外,依托當前的對口幫扶制度構架,鼓勵政府間積極開展合作,實現食物安全的區域協作共赢。
(三)主要戰略
現階段我國區域食物安全面臨的主要矛盾,不是總量問題,更多是結構性矛盾和市場競争力下降的問題;不是短期内生産能力不足的問題,更多是資源環境壓力巨大和發展不可持續的問題;不是局部單一問題,更多是區域間食物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一是實施區域大食物安全戰略。适應現代社會食物消費觀念新變化與國家營養健康指導标準,逐步确立新型大食物安全觀,以提升質量營養為核心,着眼于區域居民食物營養健康以及膳食結構合理搭配的多樣化需求,加快構建以确保口糧絕對安全為基礎、區域優勢食物特色開發的區域現代食物産業體系,變基本保障型為優質供給型發展,強化區域優質食品供應保障能力,促進區域食物生産、消費與營養、健康的協調發展。
二是實施區域全産業鍊融合戰略。延長産業鍊,培育壯大新産業、新業态,加快種養加一體化的區域産業協同體系和三産融合産業體系建設,推動區域種養業與加工、流通等環節相銜接,區域農業主導産業與農村服務業、旅遊業、文化教育産業等第三産業深度融合,實現區域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和食物全鍊條增值。
三是實施區域統籌協調發展戰略。以發揮比較優勢為出發點,立足區域資源禀賦和要素潛力,依托糧食生産功能區、重要農産品保護區、特色農産品優勢區“三區”建設,明确區域食物的發展定位與主攻方向,推動生産要素在空間和産業上的優化配置,加快形成區域特色鮮明、産業分工合理、産業體系完備的現代食物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四是實施區域綠色可持續戰略。落實最嚴格的資源管控措施,加大生态環境保護與修複力度,發揮區域資源利用效率和生産潛力,推廣農業綠色生産方式,依托青山綠水發展綠色農産品,加強農業品牌建設,通過優質優價機制倒逼産品品質提升,推動形成資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統穩定、産地環境良好、産品質量安全的區域現代食物綠色發展新格局。
五是實施區域國際化開放戰略。合理利用國内、國外“兩個市場”與“兩種資源”,利用區域比較優勢參與國際經濟分工,加大糧食定價的國際話語權,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參與全球農業競争合作,提升糧食及重要農産品的國際競争力,加快形成開放合作、互惠共赢的區域現代食物國際化發展新格局。
六、對策建議
我國主要食物的成本、價格和品質普遍競争力不強。同時,資源環境約束偏緊,農業資源過度開發與科技利用不足并存。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是确保食物安全,應将食物安全戰略融入鄉村振興的具體工作。
(一)落實各級政府食物安全保障及環境保護雙責任
為實現“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和區域食物安全可持續發展,應制定各級政府環境保護和食物安全雙責任制,從而明确各級政府的責任與義務。建議在行政手段與經濟措施相結合的基礎上,制定完善的評價指标體系,同時,将區域食物安全可持續發展和生态環境治理情況作為考核政府工作成果的重要内容。
(二)合理規劃和統籌區域重大專項資金支持确保食物生産的資金投入
合理規劃并制定系統的區域農業重大專項資金整體框架,統籌安排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資金以及各類非公資本,合理分配各區域重大項目和工程的資金支持規模。确保财政資金落實到位,監督有據可依,保障資金投入确實有效益産出。
(三)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确保食物生産的人力資本投入
應從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參與“兩區”建設等方面入手,着力培育一批示範家庭農場、示範合作社和示範農業産業化聯合體,使這些示範主體能夠成為規範運營、标準化生産和帶動農民的标杆和骨幹,也成為我國食物安全的中流砥柱。
(四)以質量興農帶動現代農業發展
以質量興農帶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積極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通過整建制的方式推進标準化綠色生産,确保農産品品質穩定在較高水平。同時完善市場機制,建立“優質優價”商業信用體系,激勵生産中高端農産品[6]。
(五)加強合作充分發揮“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食物安全保障優勢政策
充分利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業資源優勢,實現區域食物安全可持續發展。建立邊境農業自由貿易區,設立跨境農業合作項目綜合服務中心,提供跨境農業綜合服務。鼓勵建立多種新型跨境貿易交易方式,實現市場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和現代化。
(六)創新推進适水、節水的水資源政策,落實綠色協調發展理念
為了充分發揮華北地區的糧倉作用和西北地區生态安全屏障作用,應堅持節水優先、适水種養、差别用水、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調整目前的節水限采補貼政策,堅持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研發節水适水作物,通過提高農業水利用效率促進區域食物安全可持續發展,确保區域食物安全可持續發展。
(七)落實專項治理行動,加快土壤治理和修複
要不斷加大對東北黑土地的保護力度和華中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治理力度。推廣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在重度污染地區實行退耕、休耕,在輕中度污染區實施以農藝技術為主的修複治理,改種其他經濟作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