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雖然沒有一雙“慧眼”能讓我們看懂這變幻莫測的世界,但是我們可以培養自己變成一個能抓到事物本質的人,迅速捕捉事物的關鍵,并快速做出應對措施,決勝千裡之外。
01.
意識和潛意識
如果說人與機器人之間最大的差别是什麼,就是機器人是沒有意識的。
機器人的每個動作,包括嘴角微笑的弧度,行走邁腿的速度,都由精準的數值控制。如果沒電,機器人就會立即停止工作。
但人不一樣,人是有意識的,就算暈倒,人也會受潛意識控制,心跳呼吸不會立刻停止。除非死亡,人的潛意識不會消失。
我們的大腦很聰明,進化出了意識分層,包括潛意識和意識。
它讓潛意識負責生理系統,讓意識負責社會系統,分工明确,意識就得到了解放,可以全身心投入更高級的社會活動。
02.
模糊-人生困擾之源
但是這種進化也帶來了一些副作用,比如模糊。
因為大腦對信息的處理不對等,意識很難進入潛意識,潛意識卻能輕易左右意識。
想想自己是否經常在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過不知如何選擇的困難時刻。做的一些自己都無法理解的事情。
比如明明知道學習很重要,轉身就拿起了手機耍起來,明明知道有些擔憂多餘,卻總是陷入焦慮。
就像身體裡有兩個小人,潛意識是理智小人,意識是情感小人,一旦發生分歧,兩人就打的不可開交,經過多次交戰,情感小人勝利。轉頭看一眼理智小人,它早已消失遠去,模糊不見了。
模糊,正是人生困擾之源。
而人生也像是一場消除模糊的比賽,誰的模糊越嚴重,誰就越混沌;誰的模糊越輕微,誰就越清醒。
理智小人也就是潛意識在影響着你,但是你不知道它是什麼,一片模糊。
例如我們通常用模糊的潛意識解釋一些并不理解的東西。
這種模糊讓人心生疑惑。從而影響着我們的認知,行為習慣,甚至人生走向。
03.
為什麼要消除模糊
值得慶幸的是,潛意識雖然是出生就存在的,意識卻可以後天刻意練習掌握。
我們掌握的認知越多,消除模糊的能力就越強。知道了我們的大腦也是可以改造的,就能激發它的威力。
優秀的人,通常更願意做挑戰和一些高耗能的事。
消除模糊,才能制造清晰。
如果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區,不善于思考,重複的做已經熟悉的部分,其實很難更進一步,對稍微困難一些的部分選擇逃避,并以此為借口來保護自己,甚至懶得思考。
所以人們會在同一個問題上反複摔倒。
真正學到東西的時候往往都是嘗試新事物的時候。不能隻是簡單的重複性思維。
有的人一年中工作了365天,有的人工作了一天,隻是重複了365遍。
04.
怎麼做才能消除模糊
從内心正視它
想要擺脫心魔,就要面對心魔。不管多小的事件都是如此。
心理治療師通常在治療患者的時候會做一件事,喚醒潛意識裡發生的事情,讓患者正視它,看清楚,拆解、化解,從而将其徹底瓦解。
不想被模糊左右,唯一的辦法就是直面它,不給它進入潛意識變模糊的機會,即使已經進入潛意識,我們也要把它深挖出來。
所以當你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時候,趕緊對自己發問,可以用手頭的任何東西記錄下來,紙筆,或者畫思維導圖,甚至是在用粉筆在黑闆上寫下來。
我為什麼要去健身房,理由是什麼?是為了炫耀标榜自己,還是真的有健身需求?
面對困境,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該怎麼做?如果搞砸了,最壞的結果是什麼?自己能不能接受?
面對人生的岔口,我該何去何從?我對什麼感興趣,哪些是我的興趣?哪些是我的職業?我應該為此付出什麼努力?具體該怎麼做?
一層層地深挖下去,一直到挖不動為止。通過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方式,去尋找内心最真實的想法,哪怕這些想法十分可笑,難以啟齒,正視它,接納它。一旦将它看的清清楚楚,我們的生活就會舒暢無比。
本着實事求是的态度,大事化小,化繁為簡的處理方式。雖然不能短時間的解決問題,但是至少會讓理智主導形勢,不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感到無所适從。
那些頭腦清晰的,會抓住事物本質的人,往往能迅速洞察到事物的關鍵,他們能在大環境變化之前就提前布局,成竹在胸。
裡清外明,付諸行動
當思路邏輯理清之後,最終還要付諸行動。很多人執行力不足的原因歸結為外部幹擾和意志力薄弱,其實不然,行動力不足的關鍵還是選擇模糊。
西奧迪尼的《影響力》中,有一個影響力武器是社會認同原理,消除多元無知的方法就是從諸多選擇裡面确定性地指出一條,然後執行。我們很多時候都在強調方向的重要性,然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選擇一個方向,咬緊牙關幹到底才是最重要的。
當我們面對衆多選擇時,無法做出最清晰正确的選擇,目标過于空泛,通常是會陷入既想要這個,又想要那個,始終站在十字路口,徘徊不定,猶豫不決。這個事情就離我們最終的目标越來越遠了。
當我們沒有足夠清晰的目标時,就容易陷入享樂階段,本能的放棄那些本該堅持但是比較燒腦的選項。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先思考如何擁有更清晰的目标,并把過程細化,具體化。
比如未來一年中,我的目标是成功減重30斤,那半年内就要減15斤,每個月減2.5斤,每周就必須減0.625斤。
每個階段都透明化,并在多種可能性中建立一條單行道,讓自己處于“沒得選”的狀态。
猶豫要不要健身的時候,就直接去,
猶豫要不要洗頭的時候,先把頭發打濕了再說。
猶豫要不要跑步的時候就直接出門去跑。
讓自己處于沒得選的狀态,告訴自己,我沒有退路,必須破釜沉舟,關鍵時刻逼自己一把。
05.
最後
迷迷糊糊的沉睡了這麼久将近三十年,該醒醒了。
消除模糊,需要主動反本能,所以注定是一條艱難少走的路。
鼓起勇氣去走吧。
人生不就是從模糊到逐漸清晰的過程嗎?
我害怕那些擁有大智慧的人,他們似乎可以看到未來,洞察一切,他們對自己未來的人生規劃清晰明了,看待事物總能一針見血地直戳人心,透過現象看本質,撥雲見日穿越迷霧。
我也想成為那個讓我我害怕的人。
與其在沉睡中滅亡,不如在沉睡中覺醒。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