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蘇夏 蘇辰夏亓,隻做學習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鳴謝,如有侵權,立即删除)
蘇蘇:ā á ǎ à
夏夏:不對,是a¹ a² a³ a⁴ a⁵ a⁶ a⁷ a⁸
蘇蘇:什麼???
這次我們來說一說潮汕方言的特點。
在上一篇的文章,主要講述的是潮汕方言的形成、變化發展曆程。
潮汕方言屬漢語方言八大語系之一的閩南語系次方言,也是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之一。
由于它曆史久遠,加上潮汕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經不斷演變和發展至今,仍保留着許多的中國古語,被稱為“古漢語的活化石”。
潮汕方言在聲調、讀法有着許多的特點,在詞語運用、詞法等方面還保留着一些古語的用法。比如有八個聲調;文白異讀;兩字連讀時,前字多變調;沒有唇齒音、沒有撮口呼等等。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這些特點。
八個聲調
中國傳統音韻學上一向所謂的“四聲”,都是把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類,這情形至少在五世紀前就已經存在了。
據《梁書·沈約傳》記載說:“約撰四聲譜,以為在昔詞人,累千載而不悟,而獨得胸衿,窮奇妙旨,自謂入神之作。高祖雅不好焉,帝問周舍曰:‘何謂四聲?’舍曰:‘天子聖哲是也。’”
于是,“平、上、去、入”四聲之名由是确定。
而在潮汕方言中,古四聲各分化成陰陽兩類為“陰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共八聲。
其演變的規律,大體上是:古音屬于清聲母的字,現代都念作陰聲調;古音屬于濁聲母的字,現代都念作陽聲調。
潮汕方言拼音方案中的聲調以1至8表示,聲調符号标在音節的右上角;調值是指聲調輪廓,˩ (1) 為最低,˥ (5) 為最高。
▲潮汕方言八聲調
例如:
▲di、si的八個聲調
文白異讀
潮汕方言有着“文讀”“白讀”兩個體系。那麼,什麼是“文讀”,什麼是“白讀”呢?其實就是一些漢字有着兩種讀音。
一種是讀書識字所使用的語音,稱為文讀(讀書音、文言音、字音)。另一種是平時說話時所使用的語音,稱為白讀(說話音、白話音或話音)。
“文讀”形成的時間比較晚。唐朝時期陳政、陳元光等“河洛人”入潮鎮壓起義,帶來的不少中原人,後來在潮州、漳州定居和唐末五代後,魏晉南北朝入閩的中原人批量移居潮州這兩次事件對當時潮汕方言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 潮州韓文公祠 - 韓愈
唐元和十四年,韓愈時任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激怒憲宗皇帝,被貶到潮州任刺史。
韓愈在潮州最大的貢獻就是興辦州學,提倡教育,他捐出了自己在潮州任上八個月的所有俸銀,用于鄉校的辦學費用。選拔潮州的優秀人才管理教育事業、加以任用。又帶來中原先進的農業技術,使得潮州進一步發展,讀書蔚然成風,英才輩出。
由于韓愈當時辦公、講學用的是普通話(官話),而當時的普通話有潮汕話比較起來有一定的差别。所以使得潮州人在日常生活講一種話(說話音)。讀書時又講一種話(讀書音),這種話也就是現在所謂的“孔子正”、語言上新稱的文讀系統。
文讀系統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形成雛形,此後逐步發展、完善。這是文讀的出現大概情況。
那究竟什麼是文白異讀呢?下面給大家舉一些例子。
以上幾個例子都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漢字。同個字,不同的讀音有着不同的字義,甚至相同讀音不同聲調都會是不同的意思。
所以在講潮汕方言的時候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一些點,因為發音錯誤可能會讓人不明白你講的是什麼,有可能還會鬧出笑話。下面是本人曾經遇到過的情況。
蘇蘇:“我個你呾,許個物好siao¹ dion¹。”
(我跟你說,那個人很siao¹ dion¹)
夏夏:“siao¹ dion¹ 個乜個?”
(siao¹ dion¹是什麼?)
蘇蘇:“siao¹ dion¹ 啊,xiāo zhāng啊!”
(siao¹ dion¹ 啊,xiāo zhāng啊!)
夏夏:“是嚣張,ngao¹ ziang¹。不是siao¹ dion¹。”
(是嚣張,ngao¹ ziang¹。不是siao¹ dion¹。)
蘇蘇:“‘張’讀dion¹ ‘不會’<上下結構>是唔着?”
(張讀dion¹不對嗎?)
夏夏:“‘張’讀dion¹ 會着。但是在這個詞孬讀dion¹,着讀作ziang¹。還有‘嚣’讀ngao¹ ,讀siao¹是普通話。”
(張讀dion¹沒錯,但是在這個詞不能讀dion¹,要讀作ziang¹。還有嚣讀ngao¹ ,讀siao¹是普通話。)
注: “不會”<上下結構>是方言中的 bhoi⁶(下圖),因為輸入法無法輸入這個字,所以用此方式代替。
兩字連讀時,前字多變調
潮汕方言有着8個聲調,在說話的過程中有豐富的連續變調特點。隻要是兩字或兩字以上的語句,前字多數會變調,最後一個字不變調。
比如
這是每個字單獨發音的情況,而如果将這8個字連起來讀,發音是這樣的。
除了“汕”“粉”,其他字均變了調。
又例如這句話,除了“湯”字,其他字都變了調。
那麼為什麼在講潮汕方言的時候會出現這樣變調的情況呢?
這是因為在講話的時候,句子字數比較多,發音的時候音調音長、發音時間相比單字發音的會比較短,因此出現了變調的情況。
潮汕方言的連續變調大緻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變與不變的語法意義不同;
第二,變與不變的詞義不同;
第三,變與不變都行,不起區别意義作用。
還有一些音相同而音調不同的情況。
還有一個字多個讀音的。
潮汕方言在主流上是八個聲調,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異,有些地區并沒有八個聲調,比如潮陽、惠來這兩個地區,就隻有七個聲調。有些字變調有一定的規律,有些就沒有規律性,加上一些個人習慣,字句語境不同,發聲的輕重不同,使得一些語句出現了不同的聲調和變化。
這些呢,都是潮汕方言一些特點。潮汕方言還有着很多的内容,我們下次再來分享。
—— 完 ——
資料參考:林倫倫《潮汕方言曆時研究》、網絡
插圖:蘇夏、網絡
潮汕方言,這是潮人的母語
是一個地方的文化标志和特色
承載着潮人的根
承載着潮人的精神歸屬感和故鄉情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