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不同,經曆也一定是不一樣的,那麼能否尋出些規律出來,找些共性出來呢?
根據我的觀察,我感覺大多數人,大概都會經曆三個階段的心路曆程。而我的觀察方法,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用,即推己及人,此法甚好,其實讀史讀人,都可以用此方法,我們不知别人心之所想,反觀自己,推己及人,其實人都差不多,八九不離十。
言歸正傳,以下細談人人皆會經曆的三段心路曆程。
一,浮躁,躁動與迷亂的階段。
初入社會也罷,即便是小學升入初中,初中升入高中的年齡段的孩子,也會經曆一個心理上的大變化。從一開始的初心純善,到之後随着環境的變化,而增加了很多“混”的成分,是不是該學學抽煙了?是不是更加強勢一些?是不是需要靠近一些更厲害的人,以避免被他人倚強淩弱等等,這是學生的躁動。
成年人的躁動,比如情感問題,比如工作問題,比如價值觀的問題,所謂的勤懇、踏實、任勞任怨就一定管用嗎?别人對我勾心鬥角,我該如此反擊?我還需要做個老好人嗎?那些一直堅守的價值觀,在現實的社會面前,是不是經不起推敲,不堪一擊?盡信書不如無書,以前書上所學的那些理念,多半都是落伍而騙人的?
很多人不斷地換工作,或者在男女情感問題上、在個人主觀意願上也有想穩定下來之心,但行動上卻“身體很誠實”,内心的躁動無法停止,内心的欲念,使得理智與情感在天平的兩端不斷地遊移,個人的心在迷亂中徘徊亦或彷徨。我現在走在街上,看見那些很年輕的20出頭的男男女女,我都會在内心想,這些人,還将經曆長時間的躁動,還有很多的故事等待着他們,包括内心的磨難等等,然後慢慢才能轉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二,摸索與尋覓、内心沉寂、沉澱直至認準一些事情的階段
經曆的事情多了之後,随着光陰的流轉,人慢慢會變得成熟起來,幻想會越來越少,對現實的客觀認知會越來越多。
這個階段也是容易出現分化的階段,有的人的确變壞了,走向了另一個方向,抛棄了之前的價值觀,變成了與之前不同的一個人。另一部分人,在現實的沉澱中,不斷調整自我,平衡着自己的内心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把夢想往下拉一些,把現實往上拉一些,二者慢慢就能銜接上了。
人的内心亦開始慢慢渴求躁動之後的穩定,不想再那麼心累身也累。
沉寂階段,也是一個劇變的階段,村上春樹說: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再相逢。我認為這段的含義,用于解釋此處我想表達的意思,最為貼切。一些人迷失了,另一些人堅持做自己,迷失者迷失,堅持做自己者,終于在另一個人生的拐角處遇見了同一類人,然後他們彼此回應:歲月,到底沒有欺騙我們,我們找到了我們想要的東西,遇到了我們想遇到的人。
三,回歸初心,山還是那個山、水還是那個水的階段
人生三境有很多比喻,比如說第一境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山,此三境,與我上面所說,略微錯開了些。我是将一開始之初心沒有列入,直接從躁動的階段開始的。而山水之喻的這三境, 則第一是初心,第二是躁動,第三乃回歸初心也,大同小異。
而我們熟知的王國維著名的人生三境界論,亦是如此,第一境,在躁動中苦苦摸索,第二境,過程之艱辛不易,第三境,原來最想要的東西,就在身邊,就是最尋常之物,最尋常之理。
很多最簡單、最樸素的價值觀,比如做個好人,心存良善,比如對人和氣,心有正義,比如與人方便,自利利他等等,最後還是被很多人重新認可了,忠實踐行了,因為人們經過大量的生活經驗之後,發現還是這些信條最管用,最實用,最能使一個人身心踏實,内心充盈。就如這兩句話概括的一樣: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
德行要自修,價值觀要堅守,情感要穩定,追求要高尚,躁動的心緒也終将漸次消除,内心會沉寂下來,淡定起來,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第三個階段還可以延伸,比如說“從心所欲不逾矩”。其實我們不刻意求淡定,生活的智慧、時間的智慧也會教給我們如何去做。
此時的你,處在哪個階段?有個大局觀,内心也好進行自我調整。内心知全貌,方能看得清楚一些,不是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