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國君治國之策解讀

國君治國之策解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8 21:52:47

從黃帝開始到周朝滅亡,王制在中國延續2400餘年,基本社會制度保持着大緻上的一緻性。

為這一社會形态提供穩定性基礎的是“法天則地”和“天下為公”觀念。

國君治國之策解讀(大道之行天下為公)1

九州五服天下一統制度和以祭天典禮為中心的禮樂制度,所依據的是“法天則地”思想;

而“天下為公”觀念,則是分封制與平等的封國聯盟、井田制與什一稅制度、設官分職與選賢任能制度的思想基礎。

這樣的思想産生于以農耕為生的中國人對孕育萬物的大地的感激,對高遠無常的昊天的敬畏,以及對宇宙萬物生存法則的感悟。

這使華夏民族很早便形成了天地人之間的深刻觀念,即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二十五章)。

所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禮記·禮運》)就成為各代賢王以“天地為本”确立王制制度的基本原則了。

《禮記·禮運》雲:“故聖人作則,必以天地為本,以陰陽為端,以四時為柄,以日星為紀,月以為量,鬼神以為徒,五行以為質,禮儀以為器,人情以為田,靈以為畜。以天地為本,故物可舉也;以陰陽為端,故事可睹也;以四時為柄,故事可勸也;……五行以為質,故事可複也;禮儀以為器,故事行有考也”。

當然産生這樣的思想,除了與中國質樸的農耕生活有關外,土地相對于人口來說較為寬泛,必定是原因之一,而真正重要的是,這是一個以天心為人心的民族①,一個知性遠勝于感性的民族,化解善惡福禍之心的方法,惟禮樂和法度也②。

國君治國之策解讀(大道之行天下為公)2

中國人首先選擇的是禮樂而不僅僅是法度,是法天則地而不是人為自然之主,是天下為公而不是天下為私,是循道守德而不是張揚欲望和激情。

然而,人處在天地之間,居地而生,靠天吃飯,相對于天地的廣大而言,是無助和渺小的,如何法天則地、循道守德呢?這就提出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天地人的關系問題。

顯然,基于農耕生活的經驗和感悟,華夏族對天地人關系的理解從一開始便是客觀而透徹的,如老子斷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道德經》五章),天地是無所謂仁慈與不仁慈的,它對待萬物像刍狗一樣,任憑着自然的變化而生滅。

萬物如此,人于天地便也是如此,而且人處在天地之間,并不比處于風箱中的老鼠的處境好多少。

天地動靜不止,變化繁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道德經》五章),于虛中産生實物、于無中孕育生機,關鍵就在于所具有的不可窮盡的變化。人要順應這種變化隻能努力“守中”。

“守中”之人,最關鍵的便是做到與天地變化的動靜相宜,甚而成為天地之間的“無”。而與天地動靜相宜的關鍵是人心,人心若能虛、若能空,天地之間便為空、便為“無”,若能如此,便會“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道德經》三十二章)

顯然,天地相合是華夏族對自然變化的的一種感悟,由此感悟引申出男女相諧、陰陽相抱、盈虧相替、禍福相倚,乃至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以靜制動、為而不争的和諧信念。天地相合,循道守德,為而不争,無人可與之争也。

國君治國之策解讀(大道之行天下為公)3

然而,盡管道理如此,又有誰可保證人人會為而不争呢?炎黃戰于阪泉,成湯興師罪桀,武周出兵伐纣,即便是替天行道,也總是一種争戰。聖人尚且如此,況且百姓乎!

大道玄德,不是所有人可以參透得了的,即使參透得了,也不能保證認識上的自覺可自動轉化為行為上的自覺。這給王者提出了一個如何為王的問題。

為王者不僅自己應循道守德,還要以身作則,積德行義,教化萬民,行法度、制正朔,尚禮樂,以彰王道,非如此不能為王。

所謂“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尚書·洪範),這便是王道——王道蕩蕩,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國君治國之策解讀(大道之行天下為公)4

然而,沒有人可以保證所有的君王都能始終如一地奉行“法天則地”和“天下為公”原則,總會因為人性有惡而使大道隐沒,此時,天下為公,就變成“天下為家”了。

在這樣的時代裡,君王會以天下為私家之物而傳子孫,諸侯會以封地為私家之地而世及子孫,百姓則隻能盡力将天下食貨據為己有了。

這種情況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所能做的,是教民以禮、以知、以義、以信、以仁,達到正君臣、笃父子、睦兄弟、和夫婦、賢勇知,設制度、立田裡,以防止百姓被無端禍及。

《禮記·禮運》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執者去,衆以為殃。是謂小康。”這段話便是大同理想和小康社會的出處了。其中,“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這幾句描述的幾乎就是共産主義理想了。

國君治國之策解讀(大道之行天下為公)5

盡管這樣的時代有着諸多的不足,也不及大同之世緻臻完美,但勉強也算得上小小安康之世。

而孔子生活的時代則連小康之世都算不上,因為已經禮樂崩壞、大盜四起,天下為私了。

導緻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孔子認為起因于周厲王(前?-前841年)和幽王(前781年-前770年)。

《禮記·禮運》借孔子雲:“我觀周道,幽厲傷之。吾舍魯合适矣。魯之郊禘,非禮也。周公其衰矣。”按孔子的理解,魯國本是周公封國(由其子代君),到了孔子時代,魯國居然以封國之諸侯地位,行禘禮于郊,這是僭越,因為隻有君王天子才有資格祭祀于郊(祭天地大禮),所以,孔子就離開了這個不遵守禮制的父母之邦。周厲王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引發14 年共和的那個周天子,而周幽王則以“褒姒一笑”而名聞青史。

而像幽王為博得美人一笑,不惜亂點烽火這樣的“不以天下為天下”的颟顸行為,必使天下秩序趨于混亂。至于孟子後來提出的王道與霸道的區别,則流于膚淺——不是孟子膚淺,而是世人膚淺。因為人們經曆春秋戰國亂世之後,已經難以領悟天下為公的王制大道了。

【本文完】

注釋

①《禮記·禮運》雲:“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聲被色而生者也。”食五味,别五聲,被五色,正是人的天性,亦合五行之端,故而教化皆是人做。

②《禮記·禮運》雲:“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故欲惡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測度也,美惡皆在其心,不見其色也。欲一以窮之,舍禮何以哉。”

版權說明本文的内容版權歸作者居原氏所有,轉載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請注明來源及原作者。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往期精彩内容

夏商周王制時代的設官分職與選賢任能制度

夏商周三代的天下為公及井田制與什一稅制度

夏商周三代的分封制與平等的封國聯盟

法天則地:以祭天典禮為中心的禮樂制度

夏商周三代的九州五服制度與天下大一統思想

早期王制的權力系于君王的德性和仁政

西周的仁王、奴隸問題以及公元前841年開始的14年共和

從羅馬共和國到羅馬帝國(上)

從羅馬共和國到羅馬帝國(下)

雅典的平民政體及亞裡士多德對政治生活的意見

斯巴達的共和制、古希臘的四種政體和它們的靈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