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官舍早梅古詩原文及翻譯

官舍早梅古詩原文及翻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22:07:00
1.定風波/魏玩《394》不是無心惜落花。落花無意戀春華。昨日盈盈枝上笑。誰道。今朝吹去落誰家。把酒臨風千種恨。難問。夢回雲散見無涯。妙舞清歌誰是主。回顧。高城不見夕陽斜。

【主題】以落花喻人,以人喻落花。表達青春遠逝的憂傷。

2.寄遠/詹光遠妻《428》錦江江上探春回,銷盡寒冰落盡梅。争得兒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歸來。

【主題】表達對遠行人思念。

3.秣陵道中口占/王安石《39》

經世才難就,田園路欲迷。殷勤将白發,下馬照青溪。

【作者簡介】王安石(1021-1086),江西撫州人,官至宰相,封荊國公。列甯語: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主題】寫罷相後進退兩難的辛酸。

【注釋】将白發:以手掠發。

4.梅花/王安石《70》《52》《17》《186》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主題】改革所處的環境的孤獨和堅守不屈的精神。

5.雜詠絕句/王安石《65》

故畦抛汝水,新壟寄鐘山。

為問揚州月,何時照我還?

【主題】表達對家鄉的懷念。

【注釋】汝水:指江西撫河臨川石門(今金溪)下段。鐘山:在南京北。

6.芳草/王安石《17》《160》芳草知誰種,緣階已數叢。無心與時競,何苦綠匆匆。

【主題】作于二次罷相返金陵之後,作者已近花甲之年,表達珍惜時光之意。【注釋】緣:沿。競:争勝好鬥。有的認為匆匆通“蔥蔥”,意思為茂盛。我認為不妥。前句有“與時競”,說明是與時間有關系,有匆忙之意。

7.江上/王安石《67》《75》《102》《349》江水漾西風,江花脫晚紅。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

【主題】寫離别之情。

【注釋】脫:褪色。被:讓,加……之上。離情随着笛聲。《434》水作上。

8.即事/王安石《17》《160》

雲從無心來,還向無心去。

無心無處尋,莫覓無心處。

【主題】二次罷相後所寫,通過雲之自由,表達黯淡的心境。

9.詠石榴花/王安石《28》《6》

濃綠萬枝紅一點,

動人春色不須多。

【主題】這是王安石詠滿樹隻發一花的石榴花名聯,蘊含着“以少勝多”的道理。

10.梅花/王安石《298》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主題】擇取唐宋4位詩人的詩句。蔣維翰《春女怨》:“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幾家門戶尋常閉,春色因何入得來?”。嚴恽《惜花》:“春冉冉歸何處,更向花前把一杯。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楊巨源《和練秀才楊柳》:“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唯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宋初瞻光茂妻的《寄遠》:“錦江江上探春回,消盡寒冰落盡梅。争得兒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歸來。”

11.江梅/王安石《298》江南歲盡多風雪,也有紅梅漏洩春。顔色淩寒終慘澹,不應搖落始愁人。

【主題】對紅梅報春卻凄慘下場的同情。

【注釋】搖落:凋殘。

12.北山/王安石《5》《55》《74》《39》《187》《377》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滟滟時。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主題】表達熱愛自然,為花飄萬點的美景所陶醉。

【注釋】北山:即鐘山。輸綠:輸送綠色。陂(bēi):池塘。直塹:筆直的溝塹。滟滟:水欲溢貌。

13.北陂杏花/王安石《5》《75》《52》《182》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主題】外表平淡,内心苦楚,但态度堅決為理想而獻身。

【注釋】花影:花與花影。各占春:各有春秋。

14.烏江亭/王安石《34》p242《186》《190》《298》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主題】對項羽民心向背而失敗的感歎。

【注釋】壯士:指項羽。

官舍早梅古詩原文及翻譯(鳴蟬更亂行人耳)1

15.元日/王安石《50》《52》《146》《182》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主題】元日歡樂景象,歌頌變法革新勝利。

【注釋】元日:農曆正月初一。除:逝去。屠蘇:屠蘇酒。佐證材料:陸遊“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有的說是房屋或者草名。曈曈:光輝燦爛。

16.泊船瓜洲/王安石《66》《40》《52》《182》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隻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主題】1075年二次拜相後奉召進京的喜悅精神。

【注釋】京口:鎮江。瓜州:地處揚州。源自唐彥謙“春風自年年,吹遍天涯綠”;汪藻“東風自綠江南岸,不管人間萬事非。”

17.江上/王安石《66》《119》《50》《39》江北秋陰一半開,曉雲含雨卻低回。青山缭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隐映來。

【主題】泛舟浏覽長江景色,表達罷相後的樂觀精神。

【注釋】《75》《74》《182》《186》曉作晚。18.金陵即事/王安石《67》《349》水際柴門一半開,小橋分路入青苔。背人照影無窮柳,隔屋吹香并是梅。

【主題】寫所居之處的幽美景色,反映者退隐期間恬靜的生活和閑适的心境。【注釋】背人句:柳樹背着在水邊照自己影子。吹:傳播。并:都。

19.商鞅/王安石《64》《186》《197》《383》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主題】贊頌商鞅取信于民,表達變法的決心。

【注釋】非:非難。

20.孟子/王安石《206》《383》《428》沉魄浮魂不可招,遺編一讀想風标。何妨舉世嫌迂闊,故有斯人慰寂寥。

【主題】表達的是作為主要改革者的必然的孤獨和寂寞。

【注釋】沉魄浮魂:指逝去的魂魄。魂魄:古時謂人的精神靈氣。人死後,魂升于天,魄入于地。不可招:指人死不能複生。招:招魂。唐人李商隐《奠相國令狐公文》:“聖有夫子,廉有伯夷。浮魂沉魄,公其尚之。”遺編:指《孟子》。風标:品格,風度。斯人:指孟子。

21.鐘山即事/王安石《54》《182》《349》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

【主題】寫山居甯靜,表達淡泊心态。

22.鐘山晚步/王安石《298》小雨輕風落楝花,細紅如雪點平沙。槿籬竹屋江村路,時見宜城賣酒家。

【主題】閑居時的所見所聞。

【注釋】細紅:細小紅色花瓣像雪之樣點綴廣闊的沙原。宜城賣酒家:泛指酒家。東漢時宜城酒甚為有名。

23.書湖陰先生壁/王安石《70》《75》《52》茅檐常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将綠繞,兩山排闼送青來。

【主題】寫山水相親,贊頌人之高潔。

【注釋】湖陰先生:鄰居楊德逢。靜:淨。護田出自《史記》:護田積粟。排闼:開門。樊哙“排闼直入”。闼(tà):小門。青:青山。《66》《74》常作長。

24.登飛來峰/王安石《40》《52》《146》《182》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主題】登山談感受,表達高瞻遠矚的精神。

【注釋】《39》山作峰。

25.勘會賀蘭溪主/王安石《23》《197》

賀蘭山下幾株松,南北東西有幾峰。

買得住來今幾日,尋常誰與坐從容。

【主題】四個問句,表現詩人意在描寫一個遁迹山林、超塵脫俗的隐者形象。

26.魚兒/王安石《298》

繞岸車鳴水欲幹,魚兒相逐尚相歡。

無人挈入滄江去,汝死那知世界寬。

【主題】對短視者的蔑視。

【注釋】挈(qiè):提攜。

27.春夜/王安石《50》《75》

金爐香燼漏聲殘,翦翦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幹。

【主題】一首政治抒情詩。借用美好春色表達政治上的春風得意之情。

【主題】《66》《119》《182》題《夜直》。直:值。翦通剪:風輕且寒。

28.遊鐘山/王安石《298》《383》《384》

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

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閑。

【主題】表達罷相後鐘情于山水的悠閑自得。

29.題張司業詩/王安石《52》《374》《428》蘇州司業詩名老,樂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主題】對張籍的高度評價。

【注釋】老:曆時長久。奇崛:奇異特出。

30.别鄞女/王安石《298》行年三十已衰翁,滿眼憂傷隻自攻。今夜扁舟來訣汝,死生從此各西東。

【主題】表達夜别小女時的情景和感受。

【注釋】鄞(yín)女:作者曾為鄞縣知縣,其間小女夭折。行年:經曆的年歲,指當時年齡。攻:指責人之過失,自責。

31.江甯夾口/王安石《75》落帆江口月黃昏,小店無燈欲閉門。側出岸沙楓半死,系船應有去年痕。

【主題】表達孤寂中尋舊的複雜心情。

32.悟真院/王安石《5》《66》《75》《119》《182》《349》野水縱橫漱屋除,午窗殘夢鳥相呼。春風日日吹香草,山北山南路欲無。

【主題】寫景之作,表達客觀自信恬淡的心情。

【注釋】漱:沖刷。除:台階。悟真院:在鐘山之東。

33.題西太一宮壁一/王安石《40》《52》《67》《91》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

【主題】強烈的思鄉之情。

【注釋】鳴蜩(tiáo):鳴蟬。酣:濃透。三十六陂:汴京池塘名。江南揚州附近也有三十六陂,故雲“想見江南”。

34.題西太一宮壁二/王安石《40》《75》《52》《182》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東西。今日重來白首,欲尋陳迹都迷。

【主題】撫今追昔,思念親人。

【注釋】持:攜帶。東西:走遍。

35.古松/王安石《160》《298》森森直幹百餘尋,高入青冥不附林。萬壑風生成夜響,千山月照挂秋陰。豈因糞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廊廟乏材應見取,世無良匠勿相侵。

【主題】古松形象高俊立身純潔,既具獻身精神,有具處世理性,乃詩人自我寫照。

36.送劉和父奉使江西/王安石《298》劉郎今日擁旌麾,傳到江南喜可知。上冢還須擊羊豕,下車應不問狐狸。無人敢效公榮酒,為我聊尋逸少池。亦見嶺頭花爛熳,更将春色寄相思。

【主題】對友人赴江西的勸誡及鄉思之情。

【注釋】麾:旗幟。上冢:上墳。擊羊豕:殺豬宰羊。狐狸:指奸猾小人。典源自東漢侍禦史張綱彈劾梁冀。張綱代表皇帝去視察地方。餞行酒後叫人把車輪打碎埋在地下。張綱說:豺狼當道安問狐狸。即光懲治那些像狐狸一樣的地方官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要懲治豺狼般的外戚。公榮:典源晉代劉昶(公榮)喝酒不拘禮俗。一次阮籍“不與飲酒”,劉昶神情自若。阮籍說:勝公榮者,不得不與飲酒;不如公榮者,不可不與飲酒;唯公榮,可不與飲酒。引申為名士飲酒相酌。逸少池:王羲之字逸少,乃其練字之池。

37.葛溪驿/王安石《40》《75》《91》《119》《182》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滅照秋床。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涼。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

【主題】一幅“驿站秋夜難眠圖”,寫旅愁鄉思。

【注釋】葛溪驿:在江西弋陽。

38.明妃曲其一/王安石《52》《67》《74》《75》《345》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鬓腳垂。低徊顧影無顔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着盡漢宮衣;寄聲欲問塞南事,隻有年年鴻雁飛。家人萬裡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主題】借明妃寫人生失意處處有。

【注釋】明妃:即王昭君,晉人避司馬昭諱,改昭為明。春風;比喻面容之美。“畫圖省識春風面”。着盡漢宮衣:指昭君仍全身穿着漢服。《50》《71》《203》作幾曾有。

39.明妃曲其二/王安石《65》《52》《71》《298》《345》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兩皆胡姬。含情欲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黃金捍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主題】注重心裡刻畫,贊頌民族大義為重的明妃。

【注釋】兩通輛。捍撥:一說彈琵琶工具。《錢鐘書宋詩選》解釋為:腦胡琵琶的面闆。春風手:形容手能彈出美妙的聲音。胡自一作胡恩。漢恩為勸慰王昭君的話。《40》捍作杆。

40.示長安君/王安石《40》《65》《91》《119》《298》少年離别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裡行。欲問後期何日是,寄書應見雁南征。

【主題】寫溫馨親情。

【注釋】長安君:王的大妹封号長安縣君。怆情:悲傷。後期:後會的日期。《39》後作歸。供有時作共,然而從王炎“草草杯盤供一笑,暫時耳熱發清狂”來看,當為供。

41.寄曾子固/王安石《298》

鬥粟猶慚報禮輕,敢嗟吾道獨難行。脫身負米将求志,戮力乘田豈為名。高論幾為衰俗廢,壯懷難值故人傾。荒城回首山川隔,更覺秋風白發生。

【主題】對誤解的辯解。

【注釋】曾子固:即曾鞏,比王大兩歲,二人有親戚關西。鬥粟:漢文帝弟淮南厲王劉長謀反失敗押解路上絕食死。民謠:一尺布,尚可縫;一鬥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後以“鬥粟”譏兄弟不和。負米:子路父母随孔子遊學,歎華車豐肴,懷念為父母背糧食之事。表示侍奉父母。乘田:魯國主管畜牧小吏。借指小吏。傾:傾軋。

42.河北民/王安石《65》《66》《75》《119》《193》河北民,生近二邊長苦辛。家家養子學耕織,輸與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裡赤,州縣仍催給河役。老小相攜來就南,南人豐年自無食。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過者無顔色。汝生不及貞觀中,鬥粟數錢無兵戎!

【主題】諷刺政治腐敗,導緻民不聊生。

【注釋】二邊:遼和西夏。事:供奉。赤:空。給:應承,負擔。南:到南方就食謀生。

43.桂枝香.金陵懷古/王安石《50》《52》《55》《72》《73》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裡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鹭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歎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随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主題】寫金陵壯麗的秋色,對六朝覆滅發出慨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