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寒露,時已深秋。
走過了生發的春,肆意的夏,今年的溫熱一去不複返。
可正是知道了冷,我們才懂得了溫暖;
知道了秋風涼薄,才懂得了陽光溫柔;
經曆了冷暖,才明白了愛的意義……
今日寒露,願所有人都被人牽挂。托這風露寄一句:天漸寒,心要暖!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涼風動,凄凄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立栖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袅袅的涼風吹動,凄冷的寒露凝結。花衰荷破,涼風習習,入眼處都是一片衰敗的景象,隻覺夢醒秋涼。
自此,告别了秋高氣爽、秋明空曠,白日将變得幽晦,天寒夜長,秋殘如血的季節到了。
願你有人牽挂,願你記得加衣。無論世界薄涼,總有溫暖在心房。
《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顔。
逆知後應不複隔,談笑明月相與閑。
詩人王安石在庭院散步,一陣風來,絲絲生冷,馬上夾緊了衣衫。他想到了遠方的朋友沖卿,“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不知他是否有加衣,不知有沒有好好保重自己呢?
所有忍不住的關心,都是因為太在乎。
父母擔心子女,無論孩子多大總擔心他吃不飽穿不暖;關心遠方的朋友,隻能遙遙一句注意天氣;心疼愛人,總覺得他笨手笨腳不會照顧自己。
“天寒露重,請君添衣。”
總有些愛,藏在那些笨拙的叮咛裡,卻足以暖慰這一場漸寒的秋季。
《木芙蓉》
唐·韓愈
新開寒露叢,遠比水間紅。
豔色甯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願得勤來看,無令便逐風。
寒露叢中,殘荷亭亭,這樣的景緻别有一番風味!
有人偏愛于春暖花開,有人鐘情于夏日豔陽,有人陶醉于秋高氣爽,有人執着于冬雪素裹。其實,仔細想來,人生何處無風景呢?“留得殘荷聽雨聲”在懂的人眼裡,也是美不勝收。
人間處處有風景。每一處風景都應被珍藏,人生的每一種經曆都應被珍藏。
《齋心》
唐·王昌齡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濛胧。
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朝飲花上露,夜卧松下風。
雲英化為水,光采與我同。
日月蕩精魄,寥寥天宇空。
紫葛、菊花在寒露時娟娟地開放着。早晨喝花上的露水,晚上就靜卧在松下,享受輕風。
在這樣的環境中,王昌齡最後說,日月洗滌了我的魂魄,天空寰宇都倍覺空闊。
素心向秋,清淺入眸。
人除了要懂得怎樣去愛人,重要的是,懂得怎樣去欣賞自己。來時一無所有,去時兩袖清風,留給世人的隻有淺淺笑談而已。
《芙蓉亭》
唐·柳宗元
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
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
潇灑出人世,低昂多異容。
嘗聞色空喻,造物誰為工?
留連秋月晏,迢遞來山鐘。
寒露時節,涼氣加重,最暖心的事,莫過于會有人叮咛,添衣加被。
在這個世上,最可貴的是陪伴,最暖心的是情感。
朋友,不管你在做什麼,有多忙碌,都要照顧好自己,如果疲累了,要懂得放慢腳步,注意休息,保養好身體,健康平安才是最大的福氣。
《秋日望西陽》
唐·劉滄
古木蒼苔墜幾層,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黃河水,銅雀台西武帝陵。
風入蒹葭秋色動,雨餘楊柳暮煙凝。
野花似泣紅妝淚,寒露滿枝枝不勝。
原來,走過人間一趟,隻是為了聞聞桂花香,來來去去皆幹淨,不枉。
人生恰如夢,夢起,姹紫嫣紅;夢醒,繁華轉頭盡成空,短短百年,我們不過是這百年人生的一名匆匆過客。
守一顆平常心,做一個平凡人。
當我們學着慢慢地與生活講和時,我們的臉上會洋溢着溫暖的笑容,我們每天也會有愉快的心情。
《詠廿四氣詩·寒露九月節》
唐·元稹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
千家風掃葉,萬裡雁随陽。
化蛤悲群鳥,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蒼蒼。
二十四節氣中,“寒露”二字最是冰清玉潔。寒露之後,雨季的喧嚣歸于甯靜,烈日的火熱歸于蕭瑟,露寒而冷,繁華不再。
在這樣的景緻裡,看庭前花開花落,年年依舊。賞天邊雲卷雲舒,去意無留。
不管四季如何更替,人生如何悲歡離合,願生命總有恒常的溫暖,美麗。
擁秋入懷,清露濯心,人生才會少幾分匆忙與浮躁,多一些從容與淡定。
露已寒,将為霜。故有幾願,君需記。
一願諸君且珍重,早晚清寒勤添衣;
二願諸君且舒懷,敬往事一杯酒,悲歡如塵不回頭;
三願諸君且寬心,人生處處有美景,活在當下,不留遺憾。
秋色漸深,歲月向晚。寒深露重,願君珍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