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已滿一年。今天上午,上海市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通報《條例》推行一年來垃圾分類減量成效及下一步重點。市綠化市容局、市商務委、市教委、市郵政管理局、市城管執法局相關負責人共同出席。
6月垃圾清運量96.86萬餘噸
市綠化市容局局長鄧建平介紹了垃圾分類推行一年來的五方面成效。他表示,上海市民積極履行分類義務,分類實效顯著提升,全程分類體系基本建成,配套制度規範日趨完善,社會宣傳動員取得實效。“垃圾分類已步入法治化、常态化、規範化軌道。”他說。
數據表明,今年6月全市生活垃圾清運總量96.86萬餘噸,相比去年同期實現“三增一減”目标。可回收物回收量6813.7噸/日、增長71.1%,有害垃圾分出量3.3噸/日、增長11.2倍,濕垃圾分出量9632.1噸/日、增長38.5%,幹垃圾處置量15518.2噸/日、下降19.8%。
居民将可回收垃圾投入回收機器中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 攝
上半年垃圾分類實效測評結果顯示,居民區分類達标率從《條例》施行前的15%提高到90%以上,單位分類達标率達到90%,大多數居民已養成自覺分類習慣。
此外,全市已完成2.1萬餘個分類投放點規範化改造,道路廢物箱設置數量優化調整至4.1萬餘個;累計配置濕垃圾車1537輛、幹垃圾車3077輛、有害垃圾車99輛、可回收物回收車239輛;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務點1.5萬餘個、中轉站201個、集散場10個;“十三五”規劃确定的15座生活垃圾處置設施項目全部開工,幹垃圾焚燒和濕垃圾處置總能力達24350噸/日。
各行業已發布44個配套文件
垃圾分類的推進離不開各行各業的支持。截至目前,上海已發布《貫徹〈條例〉推進全程分類體系建設實施意見》及44個配套文件,并成立16支區級志願者服務分隊、53支街道(鄉鎮)志願者服務隊。
鄧建平總結,垃圾分類有成效,得益于多方面。市發改委、市财政局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專項補貼等支持政策,市農業農村委制定濕垃圾農業資源化利用标準,市商務委推動綠色消費,并納入綠色餐廳和文明餐廳創建标準。市房管局細化物業管理區域垃圾分類工作要求,市郵政局在快遞企業寄遞網點設置推廣快遞廢棄包裝物回收裝置,市機管局加大黨政機關垃圾分類巡查力度,市城投集團按時完成應急餐廚垃圾項目建設,保障垃圾分類轉運和資源化利用。
此外,上海10個區已創建成為垃圾分類示範區。浦東新區、徐彙、黃浦、嘉定等區探索打造“一網統管-城市大腦-智慧文明”的智能化垃圾分類管理應用體系。楊浦、寶山、青浦、松江、金山等區積極探索“人防 技防”管理模式。
身為黨員,柴亞君從去年4月份成為了社區垃圾分類志願者 孔明哲 攝
令人感動的是,今年疫情期間,垃圾分類“沒有停也沒有亂”。“居家隔離點、集中隔離觀察點的生活垃圾,按‘防疫第一,安全第一’要求,專人專車上門收集并直運焚燒廠快速無害化處置。為防止疫情傳播風險,志願者也從旁立式改為巡查式。但即便志願者撤離,抽樣調查顯示本市絕大多數居民都能做到自覺分類、破袋投放。”市綠容局副局長唐家富說,上半年垃圾分類實效測評顯示,全市垃圾分類實效保持在優秀水平,各區測評得分均在92分以上。
制定濕垃圾産品推廣政策
垃圾分類邁入第二年,接下來上海将怎麼做?鄧建平表示,上海将繼續提高分類的準确性、投放的便利性和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在分類實效方面,要高标準推進,居住區(村)和單位分類達标率力争達到95%,示範街鎮力争達到85%以上。
同時,上海将完成6000個可回收物服務點、170座中轉站和10座集散場标準化審核;培育一批功能型資源化利用項目,确保低價值可回收物出路穩定,實現全覆蓋回收、全品種利用、全口徑統計。
處置能力建設也是受關注的重點。下一步将新增幹垃圾焚燒能力2000噸/日,幹垃圾焚燒總能力達到21300噸/日。新增濕垃圾集中處置能力1450噸/日、就地處理能力500噸/日,濕垃圾處理總能力達到7000噸/日。預計今年年底,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在政策支持方面,将結合土壤污染治理和化肥減量工作,研究制定濕垃圾利用産品推廣政策。全面實施低價值可回收物回收補貼政策,提高資源回收利用率。此外,上海将持續開展執法檢查,重點關注源頭減量制度、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義務、公共場所分類投放規定執行情況等。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金旻矣)
編輯:龔紫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