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北半球居住的人,多以“坐北朝南”為正 ,原因很簡單: 冬天能暖和一點兒 。
之所以稱為“倒座兒”是相對“北房為正”的“正房”而來。
四合院兒效果圖
北房(正房)是四合院兒的“中心”須由主人或長輩使用。按傳統禮制: 家族中人都要聽從主人召喚 ,體現在建築上就是“四面合向中間”。
北房“坐北朝南”,而南房倒過來“座南朝北”與正房相對,“倒座兒”之稱謂就是這麼來的 。最牛的“倒座兒”莫過于北京地壇“皇祈室”。
座南朝北的地壇皇祈室
“倒座兒”一般不如“正房”講究,少有“出廊”。 房前的院子也不大,更說不上日照和通風,所以一般不安排住人。
倒座兒的用圖是根據主家兒的具體情況來安排的。但 最東一間一般用來做“私塾教室”、最西一間則必須是茅房。之間的房子可以是: 門房兒、賬房兒、客廳等多種用途 。
“倒座兒”的後牆大多是胡同兒,因為噪音和安全問題即使“住人”也多為男仆。後牆上雖然少見開窗,但 大戶人家的倒座兒後牆約四五尺高處都有幾個“小石頭洞”。
“石洞”裡邊兒都有個小指粗細的鐵環兒,一般都管它叫“拴馬洞”。這是當初砌牆時預留的,裡邊兒是“頂梁柱”。後牆砌到四五尺高處,放上雕鑿好的石槽。
石槽不大,高有六寸,寬約四五寸,進深大概三寸許。同時 将一個茶杯口兒大小的鐵環兒 固定在柱子上。
每個人家在“倒座兒”後牆上開的“拴馬洞兒”多少不一樣,主要取決日常需求和“倒座兒”間數的多少。
“拴馬洞”無意間給“倒座兒”後牆和四合院整體增添了“點睛”般裝飾。隻是 随着“工業革命”的到來,以畜力為“主導”的交通逐步衰落 。
“拴馬洞”一類的東西,在現代人眼裡 已經成了“稀罕物兒”。
以前被稱為“車把式”的“司機師傅”,也許在不遠的将來 也會成為“稀罕物兒”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