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用四篇文章介紹了尼德蘭資産階級革命與猶太人的關系,猶太人在荷蘭推動了可以說是猶太教分支的基督新教“加爾文宗”的傳播,刷到了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的資産階級革命的第一波經驗,并且在養肥荷蘭後,制造“郁金香泡沫”刷走了荷蘭的财富,将目光投向了真正有海洋霸權潛力的大不列颠島。有喜歡的朋友可以在我五月份寫的尼德蘭資産階級革命的文章裡面看看。
尼德蘭
自從1275年英格蘭君主愛德華一世由于支付不起猶太人貸給他的戰争資金,發動排猶運動,将猶太人的财富洗劫一空,并将猶太人趕出大不列颠島之後,就少有猶太人能夠來到這座島嶼了。但時過境遷,随着西班牙葡萄牙的海外殖民搶掠和荷蘭的海外殖民貿易的熱火熱荼地開展,創造了天量的财富,此時的英國眼見他人起高樓,眼見他人宴賓客,早就饞得哈喇子直流了。既然你英國想要财富,而猶太人又是創造财富的好手,這就為猶太人再次進入大不列颠島創造了條件。在進入英國之前,為了讓類似的排猶運動不再發生,猶太人先做了兩個布局。
荷蘭的遠洋艦隊
一、将他們在荷蘭領悟的資本主義生産模式影響給英國人,促進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為發動資産階級革命推翻“可以号令排猶的封建君主專制王權”進行鋪路。
當然,猶太人在英國的布局并不是在攫取完荷蘭的财富之後才開始的,而是伴随着荷蘭的海洋貿易就開始了。猶太商人壟斷荷蘭的海上貿易後就有意和英國小商販的進行貿易,并有一部分Marrano猶太人混入英國從事貿易活動以及宣傳荷蘭的資本主義式生産勞作方式。Marrano猶太人就是為了躲避天主教迫害從而表面信奉基督教,背地信奉猶太教的猶太人,比如根據猶太長老制改革基督教成立“加爾文宗”新教的猶太人加爾文。随着與荷蘭的貿易的擴大,資本主義在英國蓬勃發展起來,制造業不斷壯大。更多的農民從封建土地脫離,進入資本主義式作坊打工,一些小商販逐漸成長為了資本家。(貿易的發展是如何催生了資本主義萌芽我在講尼德蘭革命的時候就講過,這裡就不再贅述)。資本主義的發展擠占封建農場主的土地和農民,推動資本家與封建主的矛盾,為資産階級革命鋪路。在嘗到貿易的甜頭之後,英國也開始打造艦隊去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殖民之外的地方去殖民和貿易。
海洋貿易
二、讓新教思想進入英國,推動英國的宗教改革,讓英國教會成為猶太教的盟友。
此時的英國還處于天主教的封建君主專制統治之下,由于天主教與猶太教的對立,以及天主教封建農場主式社會模式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猶太人想要進入英國發展,光是讓英國人嘗到貿易的甜頭顯然是不夠的,還必須拔掉天主教這個障礙,顯然英國也需要一次宗教改革。而混入英國信仰“加爾文宗”基督新教的Marrano猶太人在與英國人做貿易的同時,也傳播着新教思想。比較戲劇性的是,此時的英國王亨利八世苦于沒有男性繼承人宣布與妻子凱瑟琳離婚,而凱瑟琳是西班牙公主又是神聖羅馬帝國查理五世的姨母,天主教皇攝于查理五世的壓力,将亨利八世開除教籍,英國與羅馬教廷的矛盾激化。猶太人等待的機會來了,開始加緊新教的宣傳,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馬斯·克蘭麥”就被滲透信仰了新教。為了反抗羅馬教廷,1534年,英國通過了《至尊法案》,成立英國教會“安立甘宗”(又稱聖公會)。
亨利八世
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後,年僅9歲的愛德華六世繼位,由接受新教思想的愛德華六世的舅父薩默塞特公爵“愛德華·西摩”攝政。愛德華六世宣布将英國教會作為國教,但《至尊法案》保留了天主教教義和儀式,這對猶太人是不利的,于是信仰新教的大教主托馬斯·克蘭麥設計編導了沿用至今的《公禱書》,用英語寫成的《公禱書》吸收了加爾文派中介于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兩者之間的部分思想,使英國國教會安立甘宗進一步向加爾文宗新教靠攏。為了讓英國教會徹底擺脫天主教,不再發生排猶事件,猶太人利用資本主義發展與教會阻礙的矛盾以及手裡的資金,加緊對新教的宣傳。1560年,英國出現了反對國教會的“非國教徒”,他們主張依照加爾文宗新教來“純潔教會”,要求清除國教會中的天主教教義和教規儀式,清教徒由此而得名。1563年,伊麗莎白一世進一步通過了《三十九條信綱》,完善了英國國教會教義。該綱要成為英國國教會的綱領性文件。至此,猶太人對英國國教“安立甘宗”(又稱聖公會)的改革才算滿意,正是因為加爾文宗和安立甘宗與猶太教高度的重合性,成為猶太教的盟友宗教,才為猶太資本統治世界打下了基礎。
基督教分類
有了資本主義發展和宗教改革的布局之後,猶太人開始正式進入英國,将在荷蘭刷到的經驗在英國再次應用,英國資産階級革命也正式拉開序幕。下一篇我們接着說。
創作不易,有喜歡的朋友,請點贊轉發支持一下,衷心感謝!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