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是機體與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過程,這看來雖是極簡單的生理過程,但從古到今都被體育家們所重視,而且傳統武術由于動作的需要其呼吸與動作配合較其它一些項目更關鍵。所以,中國的武術向來注重呼吸運動。
春秋戰國時期,有這樣的文字記載:“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莊子·刻 三意»)。這實際是呼吸與肢體運動相結合的保健醫療武術(體操) ;南朝齊梁間道教徒、醫藥學家陶弘景所論述的呼吸與目前體育醫療應用的動靜法極為相似,“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為吸也;吐氣六者,為吹、呼、唏、呵、噓、咽皆出氣也”。 并明确闡述了長息吐氣之法,在明清時代,呼吸在武術中的作用已被各拳派接受。
武術運動中的呼吸、根據動作的前後、快慢、高低、起伏、轉折、跳躍、翻騰節奏的不同,呼吸的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 。
武術運動中的呼吸是口鼻并用,以自然呼吸為主,随動作運動的形式,呼吸的強度自控适中 。其呼吸方法有:“吸” 、“呼”、“屏”、“提”等。
一,“呼氣”的運用
武術的内容豐富多彩,動作千變萬化,但無論什麼套路,都是以攻防意識為主體的,要想體現出這種擊打的意識,就必須要有力量來配合。為了達到發力的順達和協調,内在的呼吸很重要,所以武術動作發力時,一般都同時采用呼氣的方法來配合 。 這種呼氣配合發力的方式就是所謂“内外合一”中發力的形式之一。這種方法,也是武術動作中經常運用的一種規律性呼吸方法。
另外,呼氣配合動作不隻是在發力時采用較廣泛,而且在定式造型及動作節奏中運用也較常見,比如仆步亮掌、提膝亮相常常是套路動作的“段路”定式,此時,一次呼氣即是屏氣的呼吸調解,也有一種藝術美 。在抖腕、甩頭、轉體的同時呼氣,也常常被利用來加強動靜分明,表現武術特有的風格 。 因為短促的呼氣,有助于提高抖腕、甩頭和轉上體的速度,可以使此一動作與上一個動作迅速斷開,從而能夠充分體現出動與靜、快與慢的節奏。
二、“提氣”在跳躍動作中的運用
提氣,就是腹壁内收,胸腔盡力擴展的一種用力的胸式深吸氣方法。吸氣後使氣流自下而升,可使人體重心提高有利于淩空而起 。在武術中跳躍、翻騰動作的起跳一般都采用吸氣來配合。 通過吸氣使膈肌收縮、使腹内壓增大,氣流向胸膛上升,從而起到提高身體重心的目的。
另外,通過呼吸、配合,可使膈肌收縮,氣流向上沖騰和蹬地向上起跳的發力方向形成一緻,從而有助于“内外合 一”的協調發力,起到提高騰空高度的目的。
在武術中采用類似吸提氣的方法的動作很多,如騰空飛腳、騰空旋風腳、側空翻等等都是運用這種吸提氣的方法來配合完成的。
三、“沉氣”的運用
沉氣是一種典型的腹式呼氣法,通過膈肌上下運動和腹肌波浪起伏,可使腹腔産生相應的蠕動 。
武術中有些動作要求提神降氣、氣沉丹田,其目的也是使胸部寬舒、腹部充實。象武術中低姿勢的動作,如仆步穿掌,前後掃腿、坐盤歇步等等。都是采用這種沉氣呼吸方法來配合降低身體重心的,從而達到根基穩健,固若磐石的目的。
四、“合氣”在含展動作中的運用
含展動作中的呼吸法也就是展時為吸,下降含曲時為呼,同醫療氣功中的開合升降式的 、呼吸法相同 。 象馬步雙劈拳、單劈掌、歇步切掌等等。有的動作是先展後含,有的是先含後展。
含展不但在動作與動作連接中運用較廣泛,而且在單個動作的運動過程中運用也較多,比如掄臂砸拳的動作,上步掄臂上舉拳時以吸氣來配合。通過吸氣使四肢展開,動作顯得舒展大方、飄灑、快速有力,緊接着在身體重心下降,震腳砸拳時就是一個含的動作,發力時就是運用呼氣來配合的 。通過先吸後呼、先展後含使身體外部的動作與内在的呼吸揉合在一起,形成“内外合一”的協調發力,從而更能體現出勇猛、頑強、堅毅、強烈的氣概和大小、快慢、高低、起伏的明顯節奏 。
五、“屏氣”的運用
屏氣是指短暫的停止呼吸,屏氣在武術動作中運用也較廣泛 。如在跳躍動作中,為了在空中控制住身體的平衡和延長騰空的時間,常常利用屏氣。
另外,當運動中需要迅速停止或斷開一個節奏時,采用屏氣也較多,如仆步亮掌,提膝亮掌等等 。
就拿仆步亮掌來說,在抖腕、擺頭、屈膝全蹲的同時是呼氣,動作形成後一般都要稍停一下,這時就需要進行短暫的屏氣來配合。
總的來說,呼吸始終貫穿和揉合在每個武術動作之中,與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緊密相關,不可分割。所以,在提高武術技術的進程中,正确地運用呼吸方法,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 。
1,太極拳呼吸法的掌握與運用:三個階段
2,陳氏太極拳的腰裆勁、纏絲勁、腹式逆呼吸原理及其訓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