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的花序。雲南農科院供圖
三七的果實。雲南農科院供圖
近日,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王元忠博士團隊在《植物科學前沿》(Frontiers Plant Science)發表最新研究論文,提出藥用植物三七的多區劃建模理論,該理論可為西南山區其它藥用植物的生态适宜性研究提供新視角。
目前,三七分布區域環境條件複雜、不同産地适宜生境特征差異大、常規适生區物種分布調查不全、建模區劃方式單一、欠缺生态适宜性和品質适宜性協同評價。該研究基于前期廣泛調查與數據收集,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開展當前和未來氣候條件下三七适生區研究。
同時通過采集高度适生區三七樣品的多源化學信息結合深度學習,對三七品質和生态的協同一緻性進行評價,并建立快速鑒别不同适宜生境樣品的新方法。
研究發現,三七當前适生區主要位于中國西南地區,其中高度适生區面積約10.01×104 km2。全球氣候變化不利于三七種植業的發展,氣候變暖可能導緻三七高度适生區面積嚴重退縮。
未來氣候變化背景下雲南省仍然是三七的主要适宜産地,四川則是三七擴種的重要潛在适生區。
對于地形地貌差異較大的區域,依據不同區劃建模能預測出更大面積的三七适宜生境,為未來三七引種栽培提供更多選擇。
三七種植場。雲南農科院供圖
三七品質生态适宜性分析表明,高度适生區有利于培育出優質藥材,區域内三七樣品同時具備品質适宜性和生态适宜性。
上述研究為高品質三七的科學種植決策與規範生産奠定理論依據。嶽佳祺為論文第一作者,左智天副研究員和王元忠為共同通訊作者,雲南省農科院藥植所為唯一署名單位。該項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雲南省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面上項目和雲南省重大科技專項資助。(李晨、李榮福)
來源: 中國科學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