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七言絕句名作《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早已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最近六歲孫兒背古詩,突然問:詩的第四句話到底是“随君直到夜郎西”,還是“随風直到夜郎西”?我問他,你為什麼會提出這個問題呢?他回答說我看見書上有的寫的是“随君直到夜郎西”,有的寫的卻是“随風直到夜郎西”,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其實如果對于成年喜歡古典詩詞的人,這一問題似乎還是不難回答的。但是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這個問題就非常難回答了,因為孩子年齡還小,對于一些版本問題,一些字詞的理解,其實還是很難聽懂接受的。
其實不論是“随君直到夜郎西”,還是“随風直到夜郎西”,不能簡單地說,哪句是對的,哪句是錯的,因為這首詩确實存在着不同的版本的區别。清代王琦《李太白詩集注》用的是“随君直到夜郎西”,但注明了别的版本用的是“随風直到夜郎西”。因此我們今天讀這首詩可以允許有不同的版本存在。一般說來,不存在對與錯這樣的判斷。因為時間太久遠了,到底哪一個是李白認可的,今天已經很難說清楚。不過近些年來各種選本基本都傾向于“随君直到夜郎西”。
于是這讓我們聯想起了影響非常大的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一個選手答題時答成“随風直到夜郎西”,竟然被當成了錯誤答案,于是淘汰了這位選手。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武斷的,極不應該的!
那麼我們對這兩句不同的詩句,到底該怎麼理解?其實這倒可以,每個人有每人的看法,所謂見仁見智,說出哪一句更好一些,而不是說出哪句是對的,哪句是錯的。
竊以為,還是“随君直到夜郎西”要好于“随風直到夜郎西”。如果從用語的準确來考慮的話,“随”的主語。應該是承前省略的“明月”,“君”指的是李白的友人王昌齡。“明月”可以“随君”,那是“明月”“随風”就很難講通了。
從詩歌表現的意境來看,李白此時不能和友人王昌齡同行,但是他又非常關切王長玲的遭遇,于是他展開想象,說把“愁心”寄托給“明月”,“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月亮代表我的心”,所以才有“随君直到夜郎西”。
淩宏憲《唐詩廣選》:梅禹金曰:曹植“願作東北風,吹我入君懷”,齊浣“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懷”,此詩兼裁其意,撰成奇語。
李白這樣的描寫詩境是非常浪漫的,把李白與王昌齡之間的友情也表現得極為深厚。如果是“随風直到夜郎西”,不僅語感上有疙瘩,不那麼十分的通暢,而且詩意境的美感也因此大大的降低。
再從事理上講,李白當時在揚州一帶(這首詩還有一個版本,第一句是“揚州花落子規啼”),王昌齡被貶龍标,是步步向南走,直到“夜郎西”。此時的季節,已是“楊花落盡子規啼”,也就是意味着到了暮春時節。這時如果是刮風的話,大概多刮東南南方,于是“明月”就沒有辦法“随風直到夜郎西”。
綜上所述,兩句詩好像還是“随君直到夜郎西”更好一些。
可能也有的讀者會說,李白不是有這樣兩句詩嗎,“狂風吹我心,西挂鹹陽樹”?這不就是把“心”和“風”連到一起了嗎?于是便認為這句話應該是“随風直到夜郎西”。其實這種理解是不合理的。因為這兩句詩裡面沒有“明月”,就是直接說,狂風吹走了我的心,把我的心挂在了鹹陽樹上,以此表明對友人的思念,和“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不一樣的,不能拿來簡單的類比。
當然我們每位讀者都可以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如果您認為“随風直到夜郎西”也不錯,也可以陳述您的理由。古人有雲,詩無達诂。我們絕不應該自己認為這種說法好,一定就把另一種說法說得一無是處。從這一點來說,中國詩詞大會判定那位選手答題錯誤是非常不合适的。
再回到少年兒童背古詩的問題上。由于小孩很難理解這樣深細,所以老師或家長給孩子選擇讀詩的版本很重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