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江孝友坊
清同治元年(1862年),為旌表福州駐防軍正黃旗通奉大夫賴通照的“孝友淳笃”,經當地官員逐級呈報奏請,一座雄偉壯觀的“孝友坊”矗立在長樂琴江村的旗營大街上,至今仍是當地的地标性建築。
據《琴江志》所載,賴通照字天華,後人尊稱為封翁,生活于乾隆、道光年間,是雍正年間從福州抽調至長樂琴江三江口水師旗營滿人之後。賴通照生前家境一般,從未當官,其死後被旌表并被朝廷诰授為通奉大夫,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他生前待人謙恭,急公好義,家貧卻能奉親至孝,在鄉裡留下了極佳的口碑。二是其子嗣多有顯貴,在賴通照死後不久,其子賴安青雲直上,官至正四品的護兵備道一職,孫輩也“接踵顯貴”,四代之内為官者達10餘人。三是官方認可賴通照“孝友”品性,以其道德典範引領社會價值,涵養當地淳樸民風,進而達到基層社會的有效治理。
“孝友坊”建築樣式為仿傳統木構建築,立面是典型的四柱三間形制,每根柱子底部均夾有兩塊起穩固牌坊作用的石碑。牌坊建築材質皆為石料,柱子等承重構件為質地堅硬的白色大理石,柱梁之間的空間多由青鬥石材質的構件填充,故整座牌坊疊砌平整,青白相雜,富有層次感。
牌坊從上至下可分為三層,建築構件裝置中間高、兩邊低,前後兩面内容對稱雕刻。牌坊上層主要為旨牌空間,其中心為“雙龍捧旨牌”,上書“聖旨”二字。旨牌兩邊分布一對盤龍柱,旨牌底下的橫梁則為“雙龍戲珠”圖案,龍為螭龍卷草樣式,火珠則象征太陽,這些有關龍的元素都有天子降恩的隐喻。
旨牌上方為坊頂,仿照傳統建築屋頂樣式雕刻,就連屋頂的瓦當也都予以雕刻顯示。屋頂瓦當之下有如意雲頭和仙鶴的組合圖案,天高雲闊的意境意在突出坊頂位置之高。坊頂中間為寶葫蘆,屋脊兩側為鸱吻樣式的雙魚,波浪滿布其間,皆取鎮火之寓意。坊頂的立柱上有浮雕人物造像,兩側各立一隻威猛的石獅,作辟邪之用。
牌坊中層為“孝友”牌,為旌表主題内容。中間刻“孝友”兩個大字,兩邊文字石刻則說明了旌表人物及立坊時間。左邊方形石闆上書“福州駐防軍正黃旗通奉大夫賴通照立”,右邊則書“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七日蒙禮部題請旌獎”字樣。
牌坊下層為三組人物主題雕刻。中間長幅石雕刻有官員、侍從、士子以及普通百姓等各色人物,形态不一,中間建築書“至公堂”三字,顯示雕刻主題場景是在科舉試院中的大堂,這是一幅表現科考取仕的主題圖稿。由于曆史原因,牌坊曾遭受破壞,原構件的人物頭像皆有損壞,影響了圖像辨識。局部建築構件是在2001年以後修複,左右兩邊的石雕就是當代新作,明顯帶有機器雕琢的痕迹。左圖突出“孝”的主題,為二十四孝之一的晉朝吳猛“恣蚊飽血”的故事;右圖突出“友”的主題,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孔融讓梨”的故事。
在牌坊底部橫梁也雕刻了十分精彩的祥禽瑞獸圖案。中間橫梁為“龍鳳呈祥圖”,兩邊巧妙各雕一個張嘴的龍頭,中間則有鳳凰飛翔在中間,居左者為單尾翼的雄鳥“鳳”,居右者為多尾翼的雌鳥“凰”,造型優雅,動态自然。兩側橫梁前後各雕一圖,均是一走獸配以一飛禽,分别為“麒麟蝙蝠圖”(象征降瑞賜福)、“梅花鹿鳳凰圖”(象征官祿吉祥)、“獅子喜鵲圖”(象征喜事連連)、“寶馬錦雞圖”(象征金馬玉堂)。另外在4個柱子的柱頭還刻有“琴”“棋”“書”“畫”的“四藝”圖案。
牌坊的宣教作用還可以從四對柱聯裝飾中呈現。後面兩對柱聯分别為:“潛德必彰,達乎朝廷,始乎鄉黨;令名無忝,泐之金石,永之雲礽。”“移孝可作忠,孫子各登循吏傳;因心惟克友,裡闾長仰義門風。”對聯表明賴通照因高尚品德,受到朝廷表彰而流芳後世;家族忠孝傳家,睦鄰友好,子弟人才輩出,門風受到本鄉推崇。
正面牌坊兩副柱聯則為:“至性九重知,劍嶼特旌新綽楔;清風千祀永,琴江猶照古衣冠。”“簪绂衍餘慶,善氣駐田荊謝樹;絲綸褒内行,天恩及孟筍姜魚。”前一則對聯誇贊琴江自古地靈人傑,民風淳樸,如今又有品德高尚之人受到旌表,新添牌坊;後一則對聯則突出了“孝友”主題,說明在祖德皇恩蔭澤下,百姓都能既“孝”且“友”。其中“田荊”“謝樹”“孟筍”“姜魚”都用了典故。
“田荊”取自“田真分荊”的典故,西漢田真兄弟三人分家,庭院中紫荊樹因而枯萎,兄弟感動遂不分家,紫荊樹複榮如初;“謝樹”取自“謝家寶樹”的典故,指東晉謝玄回答謝安家族子弟成才原因的故事。這兩個典故與家族兄弟、子弟有關,故突出“友”的主題。
“孟筍”“姜魚”分别取自二十四孝中的“孟宗哭竹”和姜詩“湧泉躍鯉”的典故。之所以不用“孟竹”“姜鯉”,而用“孟筍”“姜魚”,顯然是為了與上聯中的“田荊”“謝樹”作平仄對仗之故。
琴江“孝友坊”不論是旌表事迹、對聯文字,還是建築裝飾主題,都突出了以“孝友”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内涵,宣揚了官方所秉持的治理社會的理念,也體現了琴江滿族人對儒家思想文化的高度認同。
琴江“孝友坊”所體現的文化交融和故事文化,說明博大精深、開放包容的中國傳統文化在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今天,挖掘和講好“孝友坊”故事,讓文物發聲,讓曆史說話,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