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述諸葛亮和魏延的故事之前,小編要先說一個誤區。按照正史記載,諸葛亮并沒有殺魏延。而且魏延再諸葛亮死後,并沒有謀反之意,而是被政敵楊儀殺死的。
三國演義裡描述,早在魏延投靠劉備的時候。諸葛亮覺察魏延腦後有反骨,當時就想除掉他。但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不能當成真正的曆史故事。
諸葛亮和魏延,都是在荊州投靠的劉備。資曆不相上下,甚至年齡相仿。諸葛亮也隻比魏延大7歲,而劉備比諸葛亮足足大了20歲左右。到了蜀漢中後期,劉關張都已不在,名将凋零,趙雲也老了。魏延可以說成了蜀國唯一的大将。
可是呢,諸葛亮跟魏延的關系很微妙。一方面,後來諸葛亮北伐不得不依靠魏延出力,另一方面又限制魏延,不采納他的"子午谷奇謀"。
說起來,諸葛亮之前跟很多武将的關系都不好。關羽看不起諸葛亮,張飛對他維持表面上的客氣。對于趙雲,諸葛亮也是若即若離。說到底,諸葛亮還是個文臣,跟武将們不太對脾氣。
我們可以仔細分析下諸葛亮的用人,他喜歡用文人,比如馬谡,楊儀,蔣琬等。後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間,雖然收服了姜維這個人才。但更多的是培養他的軍事才能。在諸葛内心裡,是不可能把姜維列為接班人的。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本來形勢一片大好。結果錯用馬谡鎮守街亭,導緻街亭失守,戰局徹底逆轉。也是在第一次北伐,魏延向諸葛亮請命,願帶5000精兵,出子午谷,奇襲長安。諸葛亮拒絕了魏延的這個大膽的計劃。後世很多專家以為,這可能是諸葛亮北伐唯一的機會了,可惜被他錯過。
還有,魏延追随諸葛亮北伐,常常向諸葛亮建議,他分兵作戰,就像漢朝的大将軍韓信一樣。結果,諸葛亮也不允許。
不難看出,諸葛亮用兵謹慎。而魏延的軍事策略是,攻其不備,出奇戰勝。這是兩人在軍事上的矛盾。此外魏延可以說是個翻版的關羽,性格高傲,内心也不怎麼服氣諸葛亮。
因此諸葛亮對魏延,是既用也防。雖然諸葛亮并沒殺魏延,但是魏延之死,諸葛亮逃脫不了責任。
從諸葛亮的角度講,一直打壓魏延,就是魏延太不聽話了,又跟自己的戰略方針不一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