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被譽為“百果之宗”,是深受廣大人民群衆歡迎的大衆消費水果。文水縣的梨則以南安鎮的女皇貢梨聲名遠揚,倍受青睐。女皇貢梨體大、皮薄、汁多、味美,南北朝大文學家庾信曾有《奉梨詩》盛贊其美:“接枝秋轉翠,含情落更香。擎置仙人掌,應添瑞露漿。”
文水縣南安鎮梨樹種植曆史悠久,該鎮位于縣城東北角,地處肥沃的晉中盆地,緊臨汾河,自然條件優越,水利設施完善,土壤水肥,非常适宜水果生産。
相傳,公元690年,武則天登基稱帝,家鄉的百姓将南安梨果獻上。女皇品嘗後,龍顔大悅,贊不絕口,命歲貢以入,并賜名“女皇貢梨”。史載,清朝順治10年,文水籍人鄭宗周将梨果帶入皇宮,使之成為“皇宮貢品”,從此,南安梨果名揚天下。
從20世紀70年代起,南安鎮農民開始大面積種植梨樹,到90年代中期,以南安村為中心的梨林已初具規模,成了當地農村産業結構調整的龍頭項目,果農的經濟收益逐年增加,南安鎮一躍跻身于我省最大的貢梨生産基地行列。1998年,當地酥梨被工商局注冊定為“女皇貢梨”,曾多次在農産品展覽會上獲獎。而今,南安梨樹種植已達4萬畝以上,種植品種以酥梨為主,配有雪花梨、小白梨、黃金梨等授粉品種,正常年份年産酥梨1.2億公斤左右,貢梨産品遠銷北京、西安、呼和浩特、昆明、湖北、廣東、廣西等地,還出口到東南亞等國家,成為當地農民緻富的“搖錢樹”。女皇貢梨已成為文水特産,南安鎮也被稱為“貢梨之鄉”,成為華北最大的優質酥梨生産區。
近年來,在文水縣委、縣政府“一核三位五區”戰略指引下,南安鎮黨委、政府為了提高貢梨品質,打響品牌,增加農民收入,引導果農通過實施梨果套袋技術,防止農藥滲透,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生産,逐步走上了綠色食品發展之路,并幫助果農先後建起果袋廠、網套廠和大型冷庫,果農可利用季節差成倍增加收入。
每年的人間四月天之時,柔柔春風裡,萬畝梨花堆雪鋪玉,一團團一簇簇,競相綻放,玉骨冰肌,素潔淡雅,生機勃勃,香飄萬裡,有着”占斷天下白,壓盡人間花“的氣勢。萬畝梨花香雪海,形成文水一道獨特的生态景觀,引無數遊客慕名而來,駐足欣賞,拍照留念,流連忘返。
秋天,正是梨果成熟的季節,南安鎮萬梨壓樹正高秋,梨果辍枝,梨香四溢,就讓宣宣先帶您一覽碩果累累的梨園美景吧!
果然是綠意盎然,碩果壓枝
傳說中的文水一大怪:南安的梨兒套着紙袋賣
先露個小臉兒饞饞你哦!
豐收啦!
小知識
梨有生津止咳、潤燥化痰、潤腸通便的功效,對熱病津傷、心煩口渴、肺燥幹咳、咽幹舌燥、噎嗝反胃、大便幹結等症狀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另外,它還有清熱、鎮靜的功效,對于高血壓、心髒病、頭暈目眩、失眠多夢等患者有較好的輔助作用,它還是肝炎、腎病患者的秋令保健食品,有較好的保肝、養肝和幫助消化的作用。
梨的不同食用方法可以産生不同的功效。吃生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出現的咽喉幹、癢、痛、聲音啞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狀;将梨榨成梨汁,或加胖大海、冬瓜子、冰糖少許,煮飲,對天氣亢燥、體質火旺、喉炎幹澀、聲音不揚者,具有滋潤喉頭、補充津液的功效;把梨煮熟,如冰糖蒸梨可以起到滋陰潤肺、止咳祛痰的作用,聞名中外的梨膏糖,就是用梨加蜂蜜熬制而成的,對患肺熱久咳的病人有明顯的療效。。
梨雖然是佳果,但也不宜多食,過多則傷脾胃,助陰濕,所以風寒咳嗽、脘腹冷痛、脾虛便溏者以及産婦都要慎食。另外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頻者,睡前要少吃梨。梨含果酸多,胃酸較多的人,不可多食。梨不宜與堿性藥同用,如氨茶堿、小蘇打等。也不要與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瀉。
圖片:成新安 常有林
編輯:馬紅梅 冉豔娜 責編:郝宏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